葛伶俐
摘 要:英語教育的高質量實施能夠針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培養,也能夠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在學生終身成長中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文章在研究中認為,新課標背景下,我國教師在實施應用教育中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注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定堅實基礎。之后則從英語教育目的的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突出思想的建設、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思想建設等方面明確英語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并制訂相應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夠為英語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資料支持。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教育;教學方法
一、新課標對于高中英語教育提出的新需求
新課標對于高中英語教育的需求大致可以分成四個組成部分。
第一,學生主動性。教育改革背景下認為學生主動性的提升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習的深入程度,讓教學效果能夠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而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也能夠將學生原本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讓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教學全面性。在針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中,教育不再是單一地進行書本知識的教育,而是需要從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入手,針對學生進行教育,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第三,教學多樣性。教育改革工作中的重點在于教學多樣性方面的探索,教學多樣性的提升一方面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師尋找更為貼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法,讓教學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1]。
第四,能力培養綜合性。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活動而言,新課標背景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要求教師在針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中,不僅僅需要提升自身聽說讀寫的能力,也需要針對學生進行團隊協作能力、探索分析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
但是從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我國雖然說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工作,但是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信息化技術應用質量偏低、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學策略單一等方面的問題,教學改革仍需要進一步地開展[2]。后文將建立在新時期教學思想之上,針對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方法進行闡述與
分析。
二、新課標背景下實施高中英語教育的方法
時代在發展的同時,我國對于英語教育的需求也發生較大的變化,教育工作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實際需求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在研究中認為需要明確新時期英語教育的目的、注重學生主體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究,能夠讓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更為貼合。
(一)明確英語教育目的
從英語教育目的角度出發,針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的目的大致可以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的英語知識進行教育,要求教師教育工作需要盡可能全面地將書本中的知識教授給學生[3]。第二,針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提升,建立在聽說讀寫的基礎之上,針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提升。第三,針對學生綜合素養進行提升,要求在進行英語教育中不簡簡單單地只是進行英語教育,也需要融入其他與學生終身成長相關的教育內容。如:針對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將素質道德教育融入英語教育之中等。總而言之,新時期背景下,教育需要建立在原有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從學生終身成長角度入手,針對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各項能力進行培養,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定基礎。
(二)注重學生主體體現
學生主體體現主要是建立在學習金字塔理論基礎上所提出的教學思想之一,其思想在實際研究過程中認為不同的學習策略對于學生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度越低,教學效果越是不理想。傳統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大致在5%,學生閱讀進行學習對于知識掌握程度大致在10%。學生參與度越高的活動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效果更好[4]。故而,本文在實際研究中認為教師在英語教育中需要適當地進行教學策略等方面的改進,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讓教學效果能夠最大化。
(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是現階段教學改革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傳統教育工作中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重視程度不高,這種問題的產生造成學生出現理論知識扎實而實踐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問題,造成學生培養目的與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之間出現偏差。在此基礎上,文章研究認為,在新課改的需求上,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提升學生知識扎實程度的同時,也需要提升學生知識的運用、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英語教育實施策略
上文在研究中認為,教師在針對高中學生進行英語教育中需要將學生主體以及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作為教學改革之中的重點內容,本部分將從教學方法角度入手,針對英語教育中實施的具體策略進行闡述與分析[5]。
1.問題引導策略制訂,提升教學趣味性
問題引導策略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在進行教學中以問題的形式進行書本核心內容的展示,并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索。教師在問題引導策略中首先需要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明確課本教學的核心內容,并將課本教學核心內容與單元教學的目的相互結合,制訂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通過書本閱讀、小組討論、網上信息收集等多種形式,確定教學內容的合理性,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如:在進行《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核心內容分成不同的小點,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將教學的內容以及需要學生養成的能力融入問題之中,針對學生進行培養。例如:“你在與人發生矛盾的情況下是怎么進行問題解決的?”“你認為你和其他人在進行交往過程中影響親密關系構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準備怎么樣進行問題的解決?”“如果讓你進行親密關系的構建,你會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會通過什么樣的手段進行關系的構建?”這樣的方式不僅僅能夠讓教學的核心內容更為突出,也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我的反思,實現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2.多媒體技術引入,豐富教學資源
多媒體技術融入英語教學之中是促進英語教學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策略之一,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圖片資料等方面的資料融入教學之中,豐富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為多樣化,提升學生對于教學的興趣,使得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6]。而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教學之中,首先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提升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接受程度以及認可程度,更為積極地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其次,需要注重線上教育資源庫的建設與共享,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線上資源庫的建設工作,為教學工作提供資源支持,而學生也能夠進行線上教學資源庫相關資料的整理,為自身自學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依據。
如:在進行《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之中的視頻資源進行播放,也可以引入相關的紀錄片、圖片等,讓教學的內容能夠更加豐富,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感觸
從英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多數英語教學策略在實際應用中并不能夠獲得較好的應用效果,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學內容得不到使用,英語學習內容在學生成長中的價值較為有限,應用價值不高,加上學生興趣不足兩方面的因素足夠讓大腦放棄英語。在此基礎之上,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最為有效的策略就是提升英語的應用質量。下文將針對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質量提出一定的意見與建議。
第一,積極與同學進行英語對話的練習,營造一個較為合適的英語練習環境,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認識。
第二,通過看電影等形式進行英語的學習,要求學生在英語電影觀看的過程中盡可能地不去看翻譯字幕,去聽懂電影講述的內容,讓學生在享受電影的同時,也能夠針對自身的聽力進行訓練。比如說,在進行《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學中,可以將《吸血鬼日記》作為素材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分析不同國家學校生活的差異,也在這個過程中增長學生見識,提升學生英語聽力。
第三,通過多渠道與國外或者是其他的英語學習者進行溝通,比如說在進行英語教育中可以引導學生使用QQ國際版或者是其他的渠道與其他英語學習者,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進行互動,在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質量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國外的認識,增長見識。
4.合作學習策略,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
合作學習策略是英語教學中所采取的主要的策略之一,相比于其他的策略而言,合作學習策略更為關注學生自身主動性以及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主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內部的學生在學習中除了調動自身主動性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的同時,也需要針對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面能力進行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目的[7]。比如說,在針對《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針對課本的知識進行分析之外,要求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內部成員需要結合書本知識點的實際內容,分析自身如果在美國的學校會發生些什么事情,并通過英語的方式進行展示。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通過想象力,將自身的生活與美國學生的生活進行對比,分析自身可能的生活方式,并將不同學生的觀點進行整合,整理成為一份更為合理的計劃表,而在翻譯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進行知識點的訓練,針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提升。
5.方法教育策略,引導學生梳理學習知識點
方法教育是傳統英語教育中常常被忽視的部分,傳統英語教育在實際實施中對于學生自學能力、自學方法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造成學生學習能力較差。而在教學改革下,直接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自身能力的不足會造成學生產生手足無措的情況,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容易讓學生對學生主體的教學方法產生抵觸情緒。
在此基礎之上,文章研究認為,針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方面的指導是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的最為重要的策略之一。而建立在學生能力與教學基礎之上,需要對學生進行的方法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閱讀方法教育。目讀法以及問題引導閱讀法是教學中采取的主要的閱讀方法,目讀法主要應用于快速閱讀之中,要求學生在幾分鐘之內快速地進行文章的閱讀,分析文章的結構。問題引導式閱讀方法,則是建立在課后習題的基礎之上,分析閱讀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更具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
第二,知識梳理方法教育。知識梳理方法教育是學生自學能力培養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按照內容進行文章的梳理,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認識。本部分在研究中認為可以進行的學生知識梳理方法教育包含:(1)標題分析教育。要求學生在進行課本學習中首先需要進行標題的分析,通過標題的分析,大致明確文章的內容,文章的重點等,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如:在進行《Back to school》部分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要求學生針對題目進行分析,通過題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學內容講述的是一個進入學校的故事,學生可以此作為核心,分析進入學校可能會遇到什么事情,分析文章可能會簡述的內容,通過這部分的分析,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認識。(2)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知識點,針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教育,提升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認識,并能夠按照思維導圖的指引,進行知識點的梳理。本部分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與上文闡述的閱讀方法教育進行結合,要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針對教學的大致內容進行明確,之后,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者是從聽、說、讀、寫要求等幾個角度進行文章知識點的梳理,讓文章闡述的內容更為明確,邏輯更為清晰。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英語教育工作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完善,提升學生群體對于英語教育的接受程度,也讓英語教育能夠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提升。總體上來說,在后續的英語教育中仍需要將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教學策略多元化建設以及教育現代化建設作為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參考文獻
[1]高美金.優化新課標模式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的對策[J].讀與寫,2021,18(32):79.
[2]王銀萍.基于高中英語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方式探討:以“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為例[J].考試周刊,2021(86):94-96.
[3]栗欣,趙玲芝.探究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策略[J].新作文:教研,2021(2):143.
[4]關恩娣.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2022(9):3.
[5]王芳.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12):78-79.
[6]周天芬.支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J].考試周刊,2021(58):104-105.
[7]王英全.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高中版,20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