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合理規劃閱讀進程,指導學生掌握選集類詩歌閱讀策略。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對學生閱讀成效進行有效評價。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閱讀策略;《艾青詩選》
艾青的詩歌處處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那顆搏動的赤誠之心和熾熱的家國情懷。因此,教師可借助《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引領學生感受艾青詩歌獨特的內在美和詩人的拳拳赤子之心,引導學生在時代浪潮中精準定位,實現人生價值,并將理想與祖國和人民緊密相連。
一、初讀激趣訂規劃,整本閱讀知策略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并有效掌握整本書閱讀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品質。
(一)以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由于《艾青詩選》與學生生活的時代有一定距離,這容易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對此,在開展《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后續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九年級學生已經學習過《黃河頌》等著名的現代詩歌,積累了一些關于現代詩歌的知識。除此之外,編者還在九年級上冊安排了現代詩歌學習單元,《我愛這土地》一詩就位列其中?!栋嘣娺x》是這一單元名著導讀的必讀篇目。單元教讀篇目和名著必讀篇目的安排上充分體現了“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理念。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我愛這土地》為《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欣賞《艾青詩選》中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激發學生積極主動開展《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
(二)以閱讀規劃確保學生閱讀的持續性
《艾青詩選》整本書篇幅長、內容多、主題厚重,僅靠一節課或者一次閱讀活動是難以達成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的。要想確保學生的持續性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規劃閱讀時間,并對其閱讀過程進行有效監督。根據艾青詩歌創作的四個不同時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訂詳細的閱讀計劃,以此確保學生按期、有效地完成整本書閱讀。在學生有計劃地閱讀時,教師要全程指導學生運用泛讀、精讀、賞讀等閱讀策略,深入感受艾青詩歌的語言、意象、情感和旨趣。
(三)以閱讀策略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展情況,適時進行閱讀方法方面的指導,以此幫助學生有效開展閱讀并深入感受詩歌內涵。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默讀與誦讀相結合。學生不僅可以帶著問題閱讀,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天語文早讀時間誦讀《礁石》等詩作,最終讓學生能夠對名篇熟讀成誦。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對大多數詩歌可以采用泛讀策略,但對于《光的贊歌》等代表詩人不同時期思想的優秀詩篇,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反復精讀、深入品析,走進詩歌,理解詩歌的旨趣。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對比閱讀與賞讀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我愛這土地》與《陽光在遠處》進行對比閱讀,對兩首詩歌在意象選擇、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分析和鑒賞,體會詩人不同時期的思想情感變化。
在初讀階段,教師可立足教材,以教讀課文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對艾青詩歌的認知。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通過精讀名篇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詩歌的有效策略,領會艾青詩歌的獨特價值。
二、精讀品鑒有專題,個性閱讀育思維
為了讓學生真正讀懂艾青詩歌的內涵,體會詩人心靈深處深厚而博大的家國情懷,教師可指導學生開展專題閱讀、精讀品鑒、個性閱讀,以期提高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和品質。
(一)以專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
為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艾青詩歌的旨趣,感受詩人熾熱的家國情懷,教師可通過開展《艾青詩選》專題閱讀活動,指導學生深入梳理、探究艾青詩歌的典型意象。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歌中的典型意象進行分類梳理、摘抄詩句和詩篇,并對其象征意義和情感內涵等進行批注式分析、品讀、鑒賞。如“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一句中的“土地”就象征著多災多難的祖國。詩人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內心無比憂傷,抒發了其傷感情懷。又如“若火輪飛旋于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一句中的“太陽”不僅象征著崇高、光明、自由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也象征了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二)以個性閱讀促成學生閱讀體驗生成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對作品的思想主題、人物形象、語言技巧、創作手法等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思考。教師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要給予尊重和保護,適時地點撥、評價、激勵,以此不斷促成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和閱讀品質的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詩歌意象、語言表達、思想主題等角度為《艾青詩選》寫一則詩評。撰寫詩評的任務,一方面提升了學生對艾青詩歌的品鑒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個性化閱讀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撰寫詩評的教學設計可以促使學生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后,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真正學會讀詩。
(三)以品鑒閱讀培育學生的閱讀思維
在《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閱讀、品鑒詩歌的層次,促成學生詩歌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進階式發展。如以詩人創作時間為主線,梳理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艾青詩歌的主題思想,了解詩人行走了大半個中國,目睹了戰爭殘酷、國土淪喪、民族危亡,即使如此,詩人依然用最熾熱的情感表達對祖國的深沉的愛,用詩歌為號角,呼喚“黎明”、呼喚“太陽”、呼喚“光明”。學生閱讀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艾青詩作,被詩人的赤誠靈魂、熾烈的家國情、對偉大的新中國的無限熱愛深深感染。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艾青詩歌與同時代的聞一多、洛夫等人的詩歌進行對比閱讀,體會不同作者詩歌情感表達上的異同。
通過專題閱讀、個性化閱讀、品鑒式閱讀等精讀策略,教師對學生整本書閱讀進行有效指導,提升了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能力和品質。
三、展讀分享與創作,多元評價促閱讀
在整本書閱讀展讀階段,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搭建閱讀成果展示交流平臺,努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鑒賞品味和對美的發現創造能力。
(一)以詩冊匯編分享閱讀成果
首先,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反復交流、討論,從入選詩歌中精選文本,并匯編成詩冊。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為新詩集命名、寫序言、設計封面和插圖,并裝訂成詩冊。然后,各學習小組為新詩集挑選、培訓朗誦者,并為朗誦的作品選配適合的背景音樂。最后,師生共同策劃并舉辦班級“新詩選”詩歌朗誦會。各學習小組在詩歌朗誦會上展示本組所推薦的詩歌朗誦作品,交流、分享本組閱讀詩歌的有益嘗試?!靶略娺x”選編和展示交流的過程是學生對《艾青詩選》的詩歌特點、詩歌主旨、讀詩方法深度學習內化的過程。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探討、交流閱讀《艾青詩選》時所遇到的困惑及所采取的有效解決辦法,旨在加強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分享共進能力,引導學生將閱讀與思考、閱讀與實踐結合起來,深化閱讀體驗,提升詩歌閱讀的品質。
(二)以個性創作表達真摯情感
在大量誦讀《艾青詩選》后,學生內心涌動著豐富的情思。教師可及時組織交流展示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創造美、實踐美,實現由“閱讀”向“創作”的質的飛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艾青詩歌閱讀后的體驗加以梳理、整合、提煉、升華,將自己閱讀后的獨特體驗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形成獨有的閱讀成果。比如,有的學生寫了一封長信《寄“時代歌手”的一封信》。在信中,學生從艾青詩歌創作風格及其人生經歷中感受到了詩人深層的創作動機。同時,學生也借閱讀《艾青詩選》之機,深入探討了現代中學生對時代應當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等。對于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可以利用學習小組內推薦、小組間展示交流、全班積分評選的模式,推選出學生優秀閱讀成果作品并結集成冊;也可以請繪畫功底好的學生進行設計,師生共同將學生的閱讀成果裝訂成冊、編輯整本書閱讀原創文集。在交流展示閱讀成果和制作班級原創文集過程中,學生的審美和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并激發了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和持續閱讀的動力。
(三)以過程與終結評價為學生終生閱讀奠基
在《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評價階段,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交流、互評共進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和反思,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選集類詩歌閱讀技能和方法。在《艾青詩選》展讀和評價階段,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反思評價表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首先,教師應當從學生制定閱讀規劃和專題學習探討交流情況,到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合作互動學習情況,再到學生品鑒閱讀和撰寫詩冊序言的表現,最后到學生掌握詩歌選集類作品閱讀策略情況等幾個主要的方面,對學生整本書閱讀整體情況做出過程性評價。然后,教師再從“能”“基本能”“不能”三個等級層面考查學生詩歌選集類整本書閱讀的學習狀況。最后,教師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成效給予客觀且富有激勵性的評價,以評促讀。
在閱讀成果展示交流中,學生的匯編詩冊和創寫文集是對《艾青詩選》的重新建構和深度閱讀。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評價策略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以及審美品位,還能夠激發學生持續閱讀的動力。
在《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真閱讀,讓艾青筆下的每一首詩篇、每一個詩節都能叩響學生的心靈、撥動學生的心弦。
【基金項目:此文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院2022年自治區“以校為本”小課題“基于初中語文名著導讀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結題成果,課題批準號為XKT—2215004】
作者簡介:錢忠敬(1977— ),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教育局教研培訓中心高級教師,哈密市學科帶頭人,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之友202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