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踐表明層遞式教學方法獲得了很多教師的認可,被廣泛應用于作文教學。掌握層遞式教學理念,明確現階段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高效層遞式作文教學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初中語文;寫作;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情感復雜、邏輯思維趨近成熟,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科內涵,激發學生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點和難點,不少學生拿到作文題目后覺得無從下手,或者寫出來的文章空洞無物,缺乏真情實感。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層遞式”成為當前應用廣泛且高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層遞式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層遞式教學方法
層遞式教學法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是“分層”,即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如學習興趣、理解能力、寫作現狀等將其分成不同層次,制定個性化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遞進”,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將其分成不同層次,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獲得最優發展。層遞式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發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第一,學生閱讀量少,寫作素材有限。語文是對閱讀量要求極高的一門學科,但初中生課余時間有限,課內閱讀尚可,能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少之又少。同時,學生學業負擔較重,很少參加社會實踐,也缺少發現身邊美景的“眼睛”,導致學生在寫作中沒有扎實的語言積累,也沒有優質的生活素材,其文章缺少現實代入感,缺少激發閱讀者情感的要素。第二,寫作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欠缺主動性。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雖以創新為主,但是仍有部分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圍繞中考展開教學。寫作教學多是教師出題,學生在2課時內完成,教師評閱打個分數。這樣的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沒有表達的欲望。再有,有的教師不分析學生心理,總是按照既定的教學方案刻板教學,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其中,使得學生作文水平整體較低。
三、層遞式教學方法在作文教學中的策略
(一)精準分層,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
要想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教師就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首先,根據學情分層,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思維。教師可從學生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然后,從學生身心差異、個體差異等方面進行目標分層。比如,要求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A類目標:促使學生明確心理描寫的作用,掌握心理描寫的特征及手法,幫助學生熟練運用3種方法進行心理描寫。要求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完成B類目標:分辨心理描寫且學會運用心理描寫,能至少運用2種方法進行心理描寫。要求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C類目標:能簡單掌握心理描寫的概念,至少運用1種方法進行心理描寫。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了解學情,精準分層,促使學生各有所得,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思維、提升寫作能力。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立足語文教材,帶領學生分析課文中人物心理描寫特征、手法等,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技巧,從而明確寫作邏輯。例如,學習《最后一課》時,通過分析描寫小弗朗士對過去溜冰、找鳥窩等逃學行為的悔恨以及對學習法語的渴望,加入感嘆與反問,讓讀者感受到小弗朗士的悲傷。讓學生了解這種心理描寫手法為“內心獨白”,運用第一人稱的念叨、自述等,增強人物心理描寫的真實性。對比魯迅的小說《故鄉》,其中也有多處心理描寫,分析作者運用動詞及比喻、擬人等手法,表達人物內心世界,讓學生了解這種心理描寫手法是“虛幻想象,表達感情”。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文本為基礎,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引導學生了解心理描寫的特征及多種寫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都有進步空間。
(二)分層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這里說的分層,是指寫作中由遣詞造句到段落結構,再到整體優化的寫作訓練。
1.注意遣詞造句,提高語言表達技巧。王力先生多次強調學好遣詞造句是寫好文章的關鍵。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就是把閱讀中理解掌握的詞語“學以致用”。首先,要準確掌握詞義,如在運用成語時,學生應該明確詞語使用的含義和適用范圍,進而恰當運用。其次,要注意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分清褒義、貶義。第三,要引導學生掌握遣詞造句的語法規范。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恰當推薦經典文章,讓學生多讀多練,體會遣詞造句的使用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結構,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仿寫加深印象,逐步提高語言表達技巧。
2.提高段落質量,深化寫作主題。段落既是詞句的匯聚體,也是作文的重要構成部分,提高作文段落質量,有利于深化寫作主題。由此,學生應在確定作文主題及核心思想的基礎上,組織并合理調整段落。加強學生的段落寫作能力,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表情達意,將傳統的盲目式寫作轉為精細化寫作,讓作文更靈動、情感更動人。學習《敬畏自然》一文,筆者引導學生分段,從人類征服自然、探尋人與自然的關系到敬畏自然,循序漸進、逐步理解。然后讓學生學習課文分段表達的技巧,設計相似主題“人與自然的關系”,鼓勵學生嘗試仿寫,特別要求學生重視段落的邏輯順序、段落的情感表達,正確理解段落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3.整體入手,優化作文結構。從遣詞造句、組織段落到完善整體,此種層遞式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的作文結構更加精致,既具有工具性,提高學生的作文成績,也具有人文性,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教師可通過開展作文評估,評價學生的習作,促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改進。同時,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建議。對于寫作基礎薄弱的學生,應指導學生修改錯字、錯句、理清結構以及積累素材等。對于具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學生,應指導學生優化句式、段落并進行情感升華。對于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應指導其深化作文內涵、加強情感共鳴,采用更為豐富的寫作手法。
(三)分層答疑與練習,布置寫作任務
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寫作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問題。由此,教師應進行分層答疑,既符合課程標準,也能立足于學生認知水平、能力,有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相互討論,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查缺補漏。教師還可設定任務,如分享好書好報,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加強自己詞匯和語言的積累,閱讀課外書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每周選取一節或多節課進行閱讀賞析教學,讓學生自由分享優秀文章,或者是布置寫作任務。為了提高寫作質量,要恰當運用寫日記、小練筆等寫作方式,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寫作訓練,教師要認真閱讀并及時批改,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情況。例如,學習《最后一課》后,教師選取一段,讓學生編制劇本并進行演繹,檢驗學生的心理描寫、情感描寫、細節描寫以及場景描寫等方面的能力。
總之,層遞式教學法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寫作思路,教師要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合理、高效的分層教學方案,以期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學科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志剛.層遞式教學模式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3).
[2]鐘志杰.芻議層遞式教學法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相關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3).
[3]方麗芳. 論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作者簡介:胡吉人(1985— ),男,上海世外教育附屬吳江云龍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之友202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