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琴
摘 要: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英語的地位越來越突顯,同時對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詞匯作為英語表達的基礎,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下的英語詞匯教學問題不斷。基于此,文章以高中英語為研究對象,簡述了核心素養內涵,指出了當今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論述了英語詞匯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后又討論了英語詞匯教學要遵循的原則,最后對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的開展進行了研究,期望在有效策略的引領下突破詞匯教學的障礙,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實踐
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通過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為學生日后更好的提升與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新課標明確了基于核心素養視角開展詞匯教學的要求,通過詞匯教學豐富學生的表達與寫作基礎,助力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隨著教學改革的推動,英語教學開始從“知識型”走向“核心素養發展型”。但當下的詞匯教學理念、方法卻無法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由此可見,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加強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刻不容緩。
一、核心素養內涵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了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要求,核心素養不單是學生必備的一項素質,更是當下教學工作的重點。英語核心素養包含如下幾個方面:第一,語言能力。需要立足現實情境,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的含義,并從中強化學生的語言意識。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就是通過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與思維品質,同時促進學生學習力的提升。第二,文化意識。文化意識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取向,以提升學生的理解、文化鑒賞力為目標。第三,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即學生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對現實事物做出客觀判斷來提升他們對事物的認知。第四,學習力是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必備條件,主要是通過一些方法的應用促使學生主動進入英語學習中來。本項能力的提升還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路徑,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1]。
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
教學改革的發展推動著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需要在完成基礎知識之余,注重學生自身能力、思維品質的培養。而且新高考制度的頒布,對學生對語境的理解提出了要求,所以豐富學生詞匯是他們提升語言應用力的前提。但在當下的詞匯教學中,教師重語法輕語境的現象依然沒有改變,甚至個別的教師只會從單詞表面含義講解(從發音到詞義到造句),導致學生根本不能將詞匯合理地應用于具體語境中來。同時,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詞匯課堂枯燥、缺乏活力,不能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再者,教師采取聽寫的手段檢驗學生的詞匯掌握效果,未能從學生本身的情況出發制訂合理的詞匯學習計劃。
通過上述的分析,大家可以了解到:在傳統的詞匯學習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違背了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著他們詞匯學習效率的提升[2]。
(二)學生層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固然教師的手段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但核心在于學生的“學”。在當下的英語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重語法輕詞匯的現象,他們認為學好語法是提升英語成績的關鍵,能力差是因為語法沒搞懂,從而忽視了基礎的詞匯學習。還有部分學生在詞匯記憶中,只是盲目地對照詞匯表拼寫和翻譯,最終的結果是花費了時間和精力過了一段時間又忘記了。另外,一些學生除了在課堂聽講外,很少在課下互動中應用詞匯,所以很容易一邊學一邊忘。再者,依照新高考提出的學生要達到3500個英語詞匯量,要想開展交流,詞匯量不少于5000個單詞。但是大多數學生卻沒有達到要求。從上可以看到,當下的高中生詞匯學習異常艱難。
(三)英語詞匯教學訓練設計不足
從整體來看,英語教材內的詞匯訓練設計比較多而且結合的內容也很多,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但是在實際教學開展中卻發現:詞匯內容雖然多但分布散亂,學生可以使用的詞匯訓練比較少,更多的是側重教材閱讀,從而導致學生對詞匯的認識停留在書本中,影響著學生詞匯量的拓展。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力,迫于高考的壓力,他們的詞匯訓練學習更多的是機械化的記憶,掌握知識表層未能做出深層次的挖掘,無法讓學生根據所學作用于實踐中來。例如:“Healthy eating”一課的習題訓練,只是對部分詞匯的考查如動詞短語搭配、介詞短語搭配等,沒有與文本主題詞匯聯系起來,無法達到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詞匯學習的關鍵在于在學生心中的內化,而教材展現出來的詞匯訓練卻停留在淺層,未能發揮好訓練的作用[3]。
三、高中英語開展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1.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詞匯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著支撐作用。首先詞匯量的擴大體現在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上。我們都知道,語音、詞匯、語法是英語學習的三大要素,而詞匯又是關鍵,要熟練地與他人交流就必須以足夠的詞匯量為支撐。正如詞匯學家凱文·麥卡錫所說“一個人的語法和語音掌握得不管多好,如若缺少詞匯量展現自己的觀點,就無法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所以學好英語的關鍵是詞匯量,這樣才能在交流中準確了解他人的想法,同時也能夠準確地應用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
2.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學生詞匯量增加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的詞匯量的多少會影響他們的閱讀層面,詞匯量大其閱讀范圍就會寬,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在學生閱讀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因對某個詞的不了解影響對整個句子的把握,在寫作中也是這樣。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才能精準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詞匯學習并非了解其表面的含義,而是要將其應用于句子或語篇中來。因此英語學習對學生的詞匯量要求比較高,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在閱讀、寫作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師要在把握新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明確英語詞匯學習的目的,并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必要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持續深入,詞匯教學被賦予了和語法同樣的地位。而在談及語言學習這一話題的時候,很多教育學者認為詞匯更加重要。正如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所說“如若缺少語法我們只能傳遞有限的信息,如若缺少詞匯我們則無法傳達任何的東西”。詞匯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缺少詞匯就無法構成語言。所以學好一門語言的關鍵就是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作為語言學習關鍵部分的詞匯必須被重視起來。同樣新課標也對學生的詞匯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高三畢業階段能夠掌握3500個詞匯量,而要想開展交流詞匯量必須達到5000個。新課標對學生英語學習詞匯量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來看肯定了詞匯教學的地位,同時也加大了師生詞匯教學的難度,所以詞匯教學成功與否決定著英語教學的成敗。
四、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要遵循的原則
(一)系統性與聯系性原則
每個單詞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單詞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系,而且每個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下有著不同的含義。所以在詞匯教學開展中,教師要遵循系統、聯系的原則來開展,讓學生能夠根據一個單詞聯想到其他的單詞,從而擴大學生的詞匯體系,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詞匯量和學生記憶質量并重的原則
因高中生的英語知識掌握度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師要秉持詞匯量與記憶量并重的原則,不能只關注詞匯講解忽視學生的本身情況。所以,教師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詞匯教學:第一,及時測評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情況,不理解的地方注重訓練。第二,注重課堂中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以在強化學生理解的同時,擴充學生的詞匯量[4]。
(三)真實情境教學的原則
要想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教師就要為學生構建真實的英語情境。英語是學生的第二門語言,而且英語以現實生活為依托,如若脫離這些開展詞匯學習,勢必會加大學習的難度。為了降低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難度,教師可以借助情境開展教學,在情境的推動下學習單詞,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準確把握詞匯的用處。
(四)多次復習的原則
多次復習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可以讓學生在利用單詞造句中就能快速搜索出相應的詞匯。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次復習掌握英語詞匯。基于多次復習的原則開展詞匯教學,需要教師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復習中,多舉例子,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化對單詞的記憶。第二,增加新鮮詞匯,保證學生在復習中學到更多的單詞,進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五、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實踐
英語不單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更是學生思維培養的有力手段。語篇是詞匯的載體,在學生閱讀能力、寫作素材積累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詞匯教學只有消除模塊化、表面化的弊端,在學習中不斷地拓展,在高中學習活動開展中不斷地滲透,才能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構建情境詞匯學習語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教師可以整合多種手段構建詞匯情境,在情境的推動下促使學生主動進入英語學習中來,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做保障。因此在詞匯情境化的構建中,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英文歌曲或者影視片段,將學生引入詞匯學習情境中來。例如:在“The Value of Money”的詞匯學習中,首先明確本單元的主題為“金錢的價值”,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的影視片段,引出本節內容。比如“The Value of Money”,其中的經典臺詞為“Don't give up your illusions ,When the fantasy is gone ,You can still survive,
But you're still alive”,本句中就涉及了本單元內的重點詞匯,首先播放片段而后引出臺詞;再讓學生對著臺詞學習,在完成后找出不認識的單詞;最后再一次播放電影片段,要求學生將掌握的寫出來,對于學生感到陌生的詞匯,教師進行領讀。在情境化的英語詞匯學習中,學生可以借助多樣化的形式開展學習,同時自身的核心素養得到了訓練。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而學生的詞匯應用水平的提升非常關鍵。通過上述的教學形式,不僅調動起了學生的詞匯學習熱情,還提升強化了學生的詞匯應用能力[5]。
(二)開展詞匯造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造句訓練來達到詞匯與情境的結合,這不僅會鍛煉學生的詞匯整合力,同時還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鍛煉。例如:在上述的詞匯情境創設中,學生對單詞judge、scene、spot以及詞組by accident、in return、to be honest等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接下來的造句中,就可以利用情境進行引導。例如“I forgot the cards by accident/Sometimes we succeed by accident”,以情境為依托的詞匯造句訓練,不但讓學生掌握了詞匯的用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拓展思維。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索和整理有關的詞匯,完成替換造句練習。如此一來,學生在日后遇到此類詞匯,會自然地帶入情境中進行思考,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詞匯應用力。
在上述課堂的教學開展中,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詞匯的敏捷度,而且讓他們精準把握了詞匯的含義,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出于詞匯學本身特點進行的,通過此過程的開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具體的做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構建具體的英語情境,而后發布詞匯學習任務,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等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詞匯學習,每個人員再擔任細化的任務。例如:在“Natural disasters”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在下發學習任務后,各小組可以根據不同自然災害劃分為“earthquake”“Debris flow”“rainstorm”等,讓學生自主查找資料將有關的詞匯以課件的方式展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對詞匯開展查找、整合、交流,并讓每組學生撰寫詞匯講解的報告,可以促進其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時,教師要對各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歸納出本范圍內的重點詞匯,而且要適時地指出學生不足的地方。
高中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期,對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詞匯學習,可以讓學生掌握詞匯的語法,可以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力,進而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夯實基礎[6]。
(四)巧用課外讀物,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要想習得英語語言的精髓,必須探尋其背后的文化。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愛好推薦相應的課外讀物,一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二來豐富了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同樣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適合高中生的英語讀物有The Catcher in the Rye、A Separate Peace、Animal Farm等。因此,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教師要重視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和品鑒。和教材內的英語篇章相比,英語文學經典篇幅很長而且詞匯學習需要深層次的思考,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詞匯學習指導,以讓他們對詞匯有更精準的把握,這樣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對作品品讀,才能在品讀中體會到英語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本過程的教學開展中,學生的詞匯量得以積累,同時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思維,進一步促進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五)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學以致用是英語這門學科的宗旨,所以教師要通過適時開展詞匯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詞匯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形成長久的詞匯記憶力。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詞匯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對某個模塊或領域的詞匯開展學習,而后運用所學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對短篇故事進行創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Natural disasters”這篇文章涉及有關自然災害的詞匯表達,這些詞匯對自然災害特征、危害進行了概括。要想強化學生對此領域詞匯的學習并形成長久的記憶力,就要鼓勵學生明確主題創編文章,在此過程中實現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應用。例如“Earthquake is a kind of unpredictable natural disaste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a good job of daily prevention. When an earthquake occurs, you can hide next to an object that does not collapse and can protect your body, such as under a bed. If accidentally buried in the object, to try to remove the object above the abdomen, and pay attention to save energy, waiting for rescue.”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強化了學生對此模塊詞匯的合理應用,而且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另外,這種基于詞匯內容的實踐應用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并推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7]。
(六)創新詞匯教學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詞匯學習的關鍵就是要記住、學會應用,只有牢牢記住才能達到會說、會寫的程度。在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中,經常出現會讀不會寫的情況,這里面縱然包含智力因素的影響,同時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而解決非智力因素影響的關鍵就是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如循環記憶法、同類遷移法,可以制作一張詞匯默寫評價表,在完成一個單元學習后,就要求學生默寫一張詞匯單(默寫中按照黑體、短語和白體分開),同時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學困生只需要完成黑體和短語的60%即可,白體是自選加分項。因單元總數不同,教師可以采取等級圖標標示等級,即每次默寫達到總數的90%的可以獎勵一朵花,此為優秀;達到80%的畫上一個五角星,表示良好;達到60%的畫上一面旗子,表示及格;未能達到60%的則要畫上一個三角,表示不及格。整個學期累積全部都是“花”的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為了保持學生學習的信心,每學期設定一次補考的機會,讓個別的學生有機會完成夢想。
評價是方向,指引著教學的開展,有什么樣的評價就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將教學評價落實于教學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會對教學起到推動作用,詞匯教學也是這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讓學生又快又準地記憶詞匯是學生英語學習力提升的關鍵。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推動,核心素養一詞進入大眾的視野,并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非常有必要,如此才能讓學生把握詞匯的內涵與價值,才能在學習中收獲更多。因此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教師要在把握詞匯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從多個方面入手,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最終達到培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在核心素養指導下,英語教師只有做好詞匯教學的優化,才能讓學生看到詞匯表象后面的本質,才能在幫助學生豐富詞匯量的同時,讓他們正確應用詞匯,為學生日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但教師要注意,詞匯學習并非短時間就能收到一定效果的,教師只有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活動,把握住一切學習和應用詞匯的機會,才能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巫明英.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J].海外英語,2018(4): 9-10.
[2]曲亞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分析[J].文學少年,2019(9): 1.
[3]毛清萍.基于核心素養的薄弱學校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20(12):131-132.
[4]郭雪梅.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詞匯教學課堂活動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7):559.
[5]林端.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9):620-621.
[6]鄭登科.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TCTM模式教學法探索與實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21(6):79-87.
[7]唐妹楠.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實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1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