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微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已經非常明確,英語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明確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價值和實施路徑,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踐行,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將結合實踐經驗,對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問題展開分析探討,希望能發揮借鑒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習活動觀;閱讀教學
在常規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注重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引導,而忽視文化、思維整個語篇層面的整體理解和遷移培養的情況,這就導致學生缺乏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全面引導,也就難以實現學習能力、文化意識,以及思維能力的全面成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英語學習活動觀被提出,為變革學習方式,提升閱讀效果和實現立德樹人指明了方向。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簡要解讀
首先,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活動觀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強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體現學生主體的學習方式。教師需要設計出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關聯性的活動內容,以促進學生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三個方面的能力培養[1]。這體現出層層深入的認知發展過程,符合布魯姆的認知發展規律。活動觀能否落實,發揮良好的活動效果,關鍵在于教師在備課環節的問題設置和情境引導。
其次,活動觀體現出核心素養的滲透過程,是科學高效的課堂組織形式。傳統的課堂組織活動中,教師習慣性讓學生圍繞文本具體的語言知識來展開學習理解。這種單一性、局部性的認知活動導致學生難以培養出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能力,也導致學生難以實現語言、思維、文化能力的同步發展。語篇是在特定的主題背景下的應用情況,具有橫向和縱向的綜合擴展空間。以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為活動層次,可以使得英語課程內容更加豐富,也可以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從局部認知轉變成綜合運用[2]。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展開交流活動,也就實現思維的發散創新,也就實現核心素養能力的無形滲透和發展。
二、基于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認真研讀文本,明確教學目標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設計基礎。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依托具體的語篇背景而展開的認知活動,包括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三個層次的活動內容。明確語篇指向的主題內容,進而明確三個層次的具體活動目標,才能使得整個的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長期以來,教師已經習慣依托語篇,設計情感、知識、技能三維層次的教學目標。這種長期性的教學目標分析習慣,導致很多教師難以從活動觀的角度展開全新的教學設計,也導致具體的教學路徑產生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活動觀的教學效果。同時,不同的語篇文本,體現的是不同的文化現象,反映的是不同的語言現象和思維活動[3]。在明確文本的基礎上,教學目標才能和核心素養有效對應起來,也才能使得學習活動的具體路徑得以清晰起來。如此,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文本,明確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教學目標。
比如:在高中英語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一“Laugh out loud!”單元的“The Best Medicine”的文本閱讀活動中,教師通過認真研讀文本,明確文本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小丑醫生這一特殊的職業,引導學生認識“歡笑是最佳靈藥”這一思想。首先,本文是介紹小丑醫生職業的文章,共分為6個自然段,呈現獨特的職業裝扮以及厭煩焦慮情緒籠罩下的醫院候診區,因為腳踝受傷而哭泣的小女孩勞拉,醫院“小丑項目”的簡要介紹,為勞拉提供微笑服務,希望小丑醫生能夠促使醫院更加充滿溫暖和友善。通過這一職業的介紹,使人們認識到情緒上的醫療對人們健康的重要性,旨在讓人們認識到樂觀開朗情緒的重要性,以及小丑醫生的重要性。如此,教師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通過閱讀,明確小丑醫生職業的基本情況,并形成結構化的知識(職業裝扮、職業職責、職業作用);能夠將這個特殊的職業轉述給他人,分析解讀“歡笑是最佳靈藥”這一觀點;結合實踐經驗,談一談小丑醫生服務項目在醫院推廣的重要性。從這三個教學目標的發展層次來看,分別對應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的活動內容。
(二)分析學情特征,設計活動內容
活動觀的教學組織流程,主要是圍繞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三個層次展開。教師的活動設計要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在不同的語篇背景下,以及不同的學情特征背景下,也使得具體的活動路徑充滿差異性。在活動觀的教學活動中,分析學情特征,從實際情況出發,才能帶來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生生互動效果,以及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效果。特別是教師具體性、細節性的問題引導(活動引導),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發散狀態,直接影響學生認知經驗的激活情況,直接影響學生在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效果。長期以來,教師習慣于從語篇本身的學習理解層面,設計問題,引導認知方向。同樣,這種常規性的設計理念(設計模式),根本難以推動活動觀的持續推進,獲得層層深入的認知理解效果。如此,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學情特征,明確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教學路徑。
比如:同樣在高中英語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一“Laugh out loud!”單元的“The Best Medicine”的文本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詳細設計具體的活動步驟。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醫院候診區愁云慘淡充滿悲傷氣氛的相關畫面,并對學生展開問題引導。“如何幫助病人緩解這種悲傷的情緒?樂觀情緒是否能緩解病人的疼痛感”“是否聽說過小丑醫生這個職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和文本主題相關的感知與注意引導。之后,教師讓學生獨立閱讀文本,對文本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前期認知情感得到很好的鋪墊,也就為良好的文本閱讀效果提供了條件。再之后,教師繼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小丑醫生具有哪些鮮明的外在特征,小丑醫生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方式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現對文本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如此,學習理解層面的活動完成。其次,教師組織實踐應用的活動。引導學生再次閱讀梳理文本,將相關的故事情節向同桌進行介紹說明;并就小丑醫生這一職業展開評價判斷。最后,教師組織遷移創新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實踐經驗,對小丑醫生職業的裝扮以及工作方式進行補充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從西方的文化背景中轉移到東方的文化傳統中,從而使得小丑醫生項目得以實現中國特色的發展成長。
(三)關注活動過程,促進科學互動
在教學設計活動中,教師會對學生的活動表現進行預設,并采取針對性的引導措施,促進整個互動過程的科學高效,以順利實現活動目標。很多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能夠很好地把握,進而使得整個的活動過程比較順利。然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組織形式,對師生來說都是相對新穎的。這也就很容易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參與其中的情況發生。比如:有的學生習慣性地在總結文本中的語法知識,而無法實現思維、語言、文化融為一體的學習活動。又比如:有的學生不習慣個性化的實踐應用活動,不知道從什么角度展開分析和判斷,也不習慣發表個人觀點等。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相適應的閱讀能力和認知習慣。同時,關注活動過程,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足,給予恰當的引導和啟發,也是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時的常規任務。如此,教師需要關注活動過程,以促進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科學互動過程。
比如:同樣在高中英語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一“Laugh out loud!”單元的“The Best Medicine”的文本閱讀活動中,在初始的問題引導環節,學生們面對如何幫助病人緩解悲傷情緒這樣的提問時是茫然無措的。這主要體現出學生缺乏相關的生活經驗,也缺乏相關的認知視野。在他們的經驗中,利用藥物解決身體上的疼痛問題,獲得沒有大礙的診斷后,病人們愁云慘淡的情緒才可能消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提供更加詳細具體的引導,“在病人忍受病痛折磨的時候,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哈哈一笑?”如此,學生的互動才開始頻繁起來,可以提供搞笑的視頻,可以做出搞怪的動作,可以送出一句真心的祝福等。如此,學生也就逐步意識到緩解病人焦慮煩躁情緒工作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也就為后面理解小丑醫生職業而做好情感認知準備。在文本閱讀之后,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梳理和概括,體現出良好的閱讀素養,并不需要教師的過多干涉和指導。再之后,在對小丑醫生職業的分析判斷活動中,學生們再次出現不知如何表達,不知如何判斷的問題。這也反映出學生根深蒂固的應試化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發表個性化的評判觀點,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和創新。首先,微笑是重要的治病良方,需要在醫院環境中做好相關的服務項目。其次,目前,我們的醫院在這方面的服務項目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此,學生們也就可以從中發現新的思考方向,從而使得整個評價活動更加多元化和創新化。在之后的遷移創新活動中,學生也能從前面的活動經驗中明確思維發散的方向。有的學生就表達出,紅頭發、大鼻子的小丑形象相對西方化,并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可以采用孫悟空醫生、豬八戒醫生形象代替,從而更能夠給病人帶來歡笑和溫暖。其中,也有的學生表達分享道,中國山水畫具有凝心靜氣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治病良藥,可以發展成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問診墻”來為醫院增添溫暖和活力等。總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各個層次的活動任務,并實現科學高效的互動,從而實現語言、思維、文化融于一體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四)布置課后作業,深化核心素養
作業是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業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所學,也可以實現核心素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常規的作業活動中,教師習慣性布置書面作業和理論作業,以全面深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4]。而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背景下,需要從單獨的語篇內容中擺脫出來,在橫向和縱向的整體認知探究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目前,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教學活動,是否需要作業的鞏固深化問題,產生相對立的兩種觀點。部分觀點認為,在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的活動環節,學生已經達到內化于心和學以致用的訓練任務,并不需要額外的作業活動。實際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互動程度具有明顯的差異化。而核心素養強調全體學生的發展,強調全體學生的進步。如此,教師需要布置課后作業,以促進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和深化[5]。
比如:同樣在高中英語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一“Laugh out loud!”單元的“The Best Medicine”的文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來靈活布置各項課后作業。首先,學生對西方的小丑文化不夠了解,進而影響對小丑醫生的認知程度。如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西方關于小丑文化的相關信息。其次,學生對中國“微笑治療”服務的相關內容缺乏接觸和了解。如此,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相關信息的擴展延伸活動。最后,學生在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的活動參與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不足。如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參與體驗,自主展開相關的查漏補缺活動,以實現核心素養能力的持續發展。
三、基于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注意事項
首先,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活動之間的綜合性和關聯性。這就需要每個活動步驟和活動內容都具有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特點。然而,教師在導入環節或者是其他的問題引導環節依舊容易陷入孤立的認知思維(學習理解層面的問題思維),而忽視語言、思維、文化融于一體的活動原則和整體教學目標的相互關聯。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后期出現學習動機不明,底層邏輯不清的問題。
其次,英語學習活動觀需要教師在全面把握文本的基礎上,科學設計活動目標和活動步驟。然而,部分教師依舊難以深入理解和把握活動觀指導下的教學活動,只是依葫蘆畫瓢地照搬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模式。這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活動問題,也難以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以上兩點,都是需要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活動觀是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目標,開創英語教學新局面的必然選擇。教師要做好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以促進新課標的有效落地。
參考文獻
[1]廖春麗.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2(33):156-158.
[2]黃誠.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教師,2020(11):52-53.
[3]張曉姝.以構建核心素養為導向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0(32):87.
[4]魏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9(16):23.
[5]翟曉根.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2(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