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
摘要: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把課堂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文章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及其運用的基本原則,論述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意義,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運用;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1-0121-04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讓學生相互學習,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協作能力、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非常有利。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時機,讓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目前,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把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教學,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行有效激發,能夠緩解學生能力不均衡的現象。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積極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以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
1.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仍然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往往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教師手里[1]。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教師產生過度的依賴,自主探究意識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相應的創新能力難以形成[2]。
2.忽略學生情感需求
英語是一種新的語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如果不能創設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很容易讓學生對英語產生一種抵觸情緒,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英語素養的提升[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過于看重成績,對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態度比較冷漠,容易忽略他們的情感需求,這不僅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還會使他們滋生一些消極情緒。
3.家校合作尚沒有形成合力
家校合作共育的概念當前尚無明確界定,泛指在培養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過程中,家庭和學校的合作教育[4]。在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家校機制不夠完善,家校合作尚未形成合力。
1.語言學習環境的問題
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課堂環境同樣重要,都屬于語言學習環境的范疇。由于英語不是母語,缺少相應的語言學習環境,這是英語教學存在的共性問題之一。即使在課堂上,教師也是以英漢混雜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而且利用漢語交流的時間遠遠超過利用英語交流的時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真正與英語接觸、運用英語的機會較少,而在課外就完全沒有了運用英語的機會。
2.教學設計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當下,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缺乏合理性,忽視教學環境的變化,沒有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沒有結合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進行系統性設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認識不夠深刻,認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另一方面是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沒有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深入思考。目前,少數教師的教學設計仍然把知識中心、課堂中心和教師中心作為課程教學的基本邏輯,教學的過程性和情景性意義被漠視,教學變成“知識加工的程式”[5]。
3.缺乏靈活有效的評價體系
英語教學受限于單一的教學質量觀,缺乏靈活有效的評價體系。教育質量的高低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都是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依據,價值的訴求高度同質化,單一地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僅以考試分數作為依據的評價方式,已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影響教學效果。
1.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
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課堂,是師生之間互助的課堂,英語學習是在合作的基礎上開展的,這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了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成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教師掌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引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增進同學之間友誼,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2.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理解和貫徹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全程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其學習熱情。
(2)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探尋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諄諄善誘、因勢利導,講究與學生溝通的方式方法,做到以激發學生求知欲為重點,讓學生始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學習。
(3)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有教無類,以平等、寬容、博愛的姿態去面對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習水平會有高有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4)注重課堂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問題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課堂問題的設計要求比較高,要求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具有邏輯性和合理性。這是因為合作學習需要圍繞課堂問題展開。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內容。因此,教師要注重課堂問題設計的合理性,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真正融入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自制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英語教學的傳統方法是通過教材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照本宣科地進行教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未必能夠做到真正理解并且加以運用。相對嚴肅的課堂氣氛也會使學生學習熱情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學習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課堂,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傳統課堂里教師的角色是教授者,學生是學習者,整個課堂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機會很少。而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以一個引導者或者幫助者的身份存在的,學生才是嘗試解決問題的那個人。在課堂里積極開展師生或者生生合作,能夠有效奠定學生主體地位,也能幫助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與此同時,這個過程也會在無形中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渴求,增強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這也可以為之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一成不變的學習模式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尤其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是如此。要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就要抓住英語學習的“互動”需求,營造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氛圍,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展現合作學習的獨特魅力,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發展。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是前提。只有學習小組劃分合理,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首先,教師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分組的依據是學生的性格、英語學習水平、課堂活躍程度等。這樣能確保小組成員內部構成的多樣化,在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的同時,使得各學習小組的能力水平基本均衡,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其次,教師需要根據教授的主題,依據學生不同的興趣點或者任務的難度劃分學習小組。這樣既滿足了小組成員的變通性,也保證了小組成員對話的高效性,使小組的討論更為熱烈。最后,教師需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的流動性,定期讓不同小組的成員到其他小組參與討論交流。這樣,學生能聽到更多的觀點和看法,發散他們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2.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良好的合作氛圍,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學習效果更好。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帶給學生更具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Uin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課時,學生能學習到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水果單詞,如grape(葡萄)、lemon(檸檬)、banana(香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開展合作教學,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圍中學習。具體而言,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找到這些水果,并讓學生將這些水果帶進課堂,以實物的形式進行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加深學生印象。在熟悉這些水果單詞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制作水果沙拉。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相關單詞以及句型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相關內容。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使課堂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有效調動,學習效率會更高。同時,能將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
3.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問題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堂問題的設計。合理且有針對性的問題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的有效形式。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具有針對性,能否在教學中發揮作用,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沉下心來研讀課文,用心揣摩文本語言,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課堂問題設計雖然只是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的一個環節,但這個環節非常重要,能串連起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好課堂問題,以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具體而言,在問題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深入鉆研教學大綱,了解單元教學目標和每一課的教學重點,使得所設計的問題具有針對性,以助力教學目標的實現。
4.開展任務型教學
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開展任務型教學,使學生由學習競爭者轉變為學習互助者,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更好地詮釋共同學習理念。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Uin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以任務式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比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污染現象,引導學生思考“How can keep our city clean?”這一問題,鼓勵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污染現象以及能夠開展的活動入手,與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看法。在這之后,教師還可邀請各小組代表,和大家分享他們能夠想到的具體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問題進行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既能讓那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有愉快的學習體驗,又能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感受到沒有被忽視,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交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感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以任務型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表達欲望,能夠有效發散學生思維,能夠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于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十分有利。
5.建設新的評價體系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建立靈活的評價體系,打破唯分數論。因此,家長和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要把眼睛緊盯在分數上。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學評價體系要做到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的唯分數論。因此,學校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評價體系建設,使教學評價主體走向多元化,使教學評價內容走向全面化,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公正,以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新的評價體系建設要打破唯分數觀念,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以階段性成長為節點,從學習習慣、身心健康、學習態度等多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
6.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向著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用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前沿化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開展相關研究,深入理解其本質,創新其運用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其作用。
英語教學還存在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大、忽略學生情感需求、家校合作尚沒有形成合力等問題,給英語教學造成一定的阻礙。為解決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調動,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養。在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以下教學策略: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問題,開展任務型教學,建設新的教學評價體系,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樣,就能構建更高效的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梁瑩瑩.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與運用[J].英語廣場, 2019(07):148-149.
[2]付野,袁秋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優化[J].教師教育論壇,2018(06):55-57.
[3]袁月華.試析小學英語教學中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英語廣場,2018(06):164-165.
[4]李潮海,徐文娜,康健.新時代中小學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論基礎與策略創新[J].現代教育管理,2019(11):12-17.
[5]胡姣,張文蘭.面向個性化學習的網絡課程資源構建路徑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9(33):18-20.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n English Teaching
Shao Hui
(Nanto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001,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in English teaching can activ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give students the autonomy of classroom learning, and help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autonomous inquiry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English teaching,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ts application,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n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English competencies.
Key words: cooperativelearning;primaryschoolEnglish; teachingmode; application;teachingquality; corecompeten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