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小紅(浙江桔子針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處于如此激烈的市場局勢下,各民營企業要想穩定運營發展,必然要有著較高的市場響應速度,有著高效的內部管控水平,有著先進的經營模式等,而信息化軟件系統的建設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靈活市場局勢應對、提高創新發展水平、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此越來越多企業經營者開始關注內部核心的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建設,希望能夠設計符合實際業務活動操作的財務系統,精細化各職能部門內部人員的日常工作目標,并保證各部門目標、信息化建設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實施方向保持一致,只有小目標和大目標相一致,才能更好地把信息化建設工作融入到實際業務活動中,激發各崗位人員積極主動參與性。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民營類企業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的一系列內容。
新世紀以來各行業內部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是順應現代化市場變化的必然趨勢,而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是企業建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然而實際上各企業經營者并未認識到財務高級管理、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建設的必要性,也沒有為其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例如RT 企業內部對資金收入和支出管控較隨意,并沒有設置科學可行的資金使用計劃,也沒有意識到資金對財務管控水平、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久而久之會使企業深陷資金困境。部分企業甚至內部也沒有聘請專業的財務信息化建設人員,使得現有財務人員無法勝任信息化建設相關工作要求[1]。
目前多數企業應用的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都是市場上現有的、成套軟件,并沒有單獨研發符合自己內部業務流程、人員操作習慣的財務信息化系統。直接使用市場上已有財務軟件,雖然在價位上可能優勢,但是由于這些系統更具大眾性,各種職能相對較粗放,并不能實現企業內部精細化的業務、財務管控。由于財務系統功能與實際不符,可能會給相應崗位人員增加日常工作量、工作難度,根本無法發現信息化軟件智能化、自動化等功能,所以各企業要盡可能自行研發創新適合自身發展應用的財務管理軟件。
各企業隨著業務活動領域的增大、經營規模的擴大、產品更新換代速率快、營銷模式多變性等的特點,使得企業日常運營成本也在持續發生著變化。尤其是與這些環節相關聯的成本,如技術開發成本、系統維護成本、廣告投入成本、客戶關系維護成本、營銷成本等,這些成本的變化會進一步加大核算工作難度。具體分析這些成本變動主要是因為前端業務的多樣化,但是這些變動卻是必然存在的,不會因為內部阻攔或外部管控等原因發生停滯,從而對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功能的變動有著極大挑戰[2]。
多數企業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都是引入市場上現成的系統,或者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進行單獨板塊功能設計,這樣一來最終財務信息化軟件系統的建設就會出現各職能部門相互獨立的情況。各職能部門間相互獨立,內部數據信息就無法通過便捷接口、通道進行傳輸,相應的中高層領導人員也無法快速得到業務、財務部門的全部數據信息,無法據此在短期內快速做出經營決策。而且由于各部門間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很多數據信息會被多次重復性地錄入系統,一方面會浪費不必要的人力成本,一方面會增大系統運行壓力,占據大量存儲空間,所以各企業要盡快解決部門信息孤島現象。
單據流主要是指實際業務活動涉及單據的流轉,而系統流則指信息化軟件系統中的流程流轉,二者要保持一致性,才能真實反映實際業務活動進度、開展情況、得到業務活動當前數據信息。但是實際上部分企業在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時,并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人力研究單據流、系統流,使得二者間存在一定差異,導致財務系統中匯聚了大量無用信息,而有用的完整性也無法得以保障。
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功能的局限性、系統數據統計不規范、職能部門間缺乏數據連接接口等各方面缺陷都會影響企業內部財務報表準確記錄,由于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礎原始數據信息真實性、完整性無法保障,所以以此為依據繪制的財務報表準確性也有待考究。比如RT 企業在上一年度的網上運營確實有著很好的效果,也帶來了極大的營業利潤,但是由于內部財務報表信息披露不夠真實,在接受外部證監會審計調查時發現部分款項存在記錄缺陷,被認定為虛假編造營業額。不僅會使企業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其在同行業中運營發展的口碑,嚴重影響了企業本身的健康穩定發展壯大[3]。
民營企業建設財務管理系統并不能單獨考慮財務方面情況,還要結合其他職能部門系統功能,這些支撐系統的建設能夠促進整個財務管理系統體現其科學性、有效性,如下圖1 中企業財務系統建設需要的業務部分支撐系統框架。

圖1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業務系統建設框架
圖中涉及的諸多功能板塊都有著自身的重要作用,如報賬系統中包含單據規范化處理報賬、電子審批、信息自動傳輸、簡易化系統操作等功能,是為財務及業務等各職能部門提供服務的重要系統。預算系統是整個財務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影響著企業內部財務、業務活動能否高效開展落實的關鍵,所以一切行動都要借助預算系統開展,而且預算管理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戰略目標等的完成情況。銀企互聯系統主要由查詢、監管對賬、上劃下撥、支付轉賬、安全、接口管理板塊組成,是對銀企自動走賬的全程高效監管。營收資金稽核系統是對資金、資源采取的有效管控,有著極高的自動化來督促各環節資金的精確使用。內控內審系統需要對整個業務、財務流程實施監管,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個人績效能力考核,常規情況下該系統涉及的內容有:考核、測算、執行、維護、交流、統計等。資金管理系統是對所有資金來源、支出、調配等環節進行籌劃、監管,保障企業內部資金能夠有著最大利用率。該系統進一步劃分功能有:對賬、資金池、籌劃、存款貸款、報表、內部結算、收支、票據等的內容管控。資產管理系統要求對資產采購、驗收、入庫、出庫、使用、維護、保養、盤點、清查、租賃、維修、處置、報廢等全部環節進行實時動態監管,保障企業內部資產的完整性及最大化價值發揮。
1.建立數據模型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系統高級管理、決策職能的發揮主要是依據真實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所以系統中要設置相應的基礎數據信息采集、預估功能,可利用科學的數據建模方式,如借助Oracle BI 建模、對海量數據清洗后建模。
2.生成報表和合并報表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的功能主要體現在自動化、智能化,所以內部各環節數據信息能夠實現自動識別提取,也便于自動生成報表、合并報表。報表編制的基本流程有:檢查過賬模塊、關閉期間模塊、錄入且補錄數據、生成數據、審核并確定數據。合并報表的完整流程為:抵消債權債務、對分錄進行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金流量表、待領導確認。
3.分析財務指標
企業分析財務類指標主要從三個層面展開,其一對財務進行綜合分析,涉及的內容指標較多,有投資、現金流量、預算、財務綜合水平(償債、運營、盈利、發展能力)、常規報表(資產、負責、收益、利潤、權益、支出)等。其二對績效類相關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評價,涉及指標有EVA、杜邦、KPI 等。其三對成本類關聯信息進行分析評價,涉及分析內容有:資本收支歸口、項目成本回報率、產品成本分攤等[4]。
1.組織、人員職責
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化系統實施需要有支撐體系人員、組織方面協助,其中人員顧名思義要求有相關專業操作人員,能夠勝任系統化建設后的相關崗位職責要求;組織支撐則是對已有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優化,確保現有組織架構符合財務信息化系統功能發揮。
2.管理制度
有了各種功能系統還要求有與之相匹配的完整的操作制度體系,才能引導各崗位人員積極主動履行崗位職責,規范日常行為操作。為此企業內部可設置三級支撐維護,為信息化系統功能實現、制度落實創造有效條件。一級是由IT 人員依據各關鍵用戶需求提出解決對策;二級受理超級用戶提出問題;三級防護則需要硬件、軟件廠商出面解決。
3.運行維護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應用期間還需要各種輔助功能發揮作用,所以在前期功能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各種輔助維護功能的融合,如硬件設施監控管理、系統功能實施范圍、系統全生命周期故障監管、系統風險防范等。
4.系統物理架構
常規企業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涉及的物理架構結合了B/S、C/S 技術,以保障二者共同優勢的體現,架構層級具體可劃分為:數據、數據訪問、web、業務四個層級,如圖2 所示[5]。

圖2 財務系統物理架構設計
有了系統物理架構后,需進一步選擇可行的系統平臺,著重考慮開發端、客戶端、服務端。其中開發端更看重技術水平的選擇,要求實現內部各職能部門間數據接口統一,同時滿足交互式、Internet 的實際需求;客戶端主要是win 系列、Windows 系列;服務端可以考慮MySQL、Oracle。
企業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還有一個重點考慮點,即操作安全性、系統使用安全性,這就要求該系統具備多層級安全防護機制,具體安全防護功能設計如下:其一設計IIS和ASPNET 協同作用,要求系統操作同時能夠做到身份驗證、授權管控、防范用戶名模仿等功能。其二使用安全套接字層,即SSL 協議。這種信息傳輸方式主要是為了保護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會遭到損害,能夠進一步保障信息自動傳輸的安全防護。其三訪問者身份準確識別驗證,可采用智能卡和人臉雙重驗證方式,既要有個人卡,還要求本人,避免智能卡丟失被不法分子盜用身份信息入侵核心操作系統中。其四應用其他常規性安全防護技術,如CA 認證、高級防火墻、存量控制、自動殺毒等[6]。
綜上所述,處于當前互聯網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行業內企業要想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必然要結合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借助業務、財務信息化實現企業內部資源數據信息的共享,也便于中高層管理人員隨時隨地查閱現階段的業務運營發展水平,財務管理質量,并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促進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上文中圍繞著民營企業內部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展開了研究,后文也因此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建設對策,具體對策有:建設財務業務支撐系統、建設財務分析和決策系統、建設財務信息化支撐體系、合理選擇系統平臺、系統安全等級防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