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要:本文從公共管理視角出發,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實施建議。實施這些對策和建議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積極推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市場建設;社會力量要發揮積極作用,參與到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創新中來。只有通過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合作,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實現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共管理;社區養老;公共政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社區養老服務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空巢家庭的出現以及人們對于居家養老問題觀念的改變,開展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已經成為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當務之急。社區養老服務是指在社區范圍內為老年人提供的各種服務,如日間照料、助餐、健康咨詢、文體活動等,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然而,當前我國社區養老服務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如供需不平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管理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制約了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和提升。本文以公共管理視角為基礎,對社區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并提出具體實施建議,旨在為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的改進和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借鑒。
一、公共管理視角下社區養老服務概述
(一)社區養老服務的概念和特點
社區養老服務是指在社區層面為老年人提供的一系列服務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日間照料、健康咨詢、護理、助餐、文體活動等。它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促進老年人享有健康、快樂、充實的晚年生活。[1]
社區養老服務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區養老服務是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服務內容和形式都是圍繞老年人的需求和興趣展開的;第二,社區養老服務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可以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特點進行個性化服務;第三,社區養老服務注重社會參與和互助,強調老年人與社區的互動和交流。
(二)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為公共服務領域的一部分,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齡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公共管理視角下,社區養老服務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社區養老服務有助于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社區養老服務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照料和支持,使其能夠在家庭和社區中得到更好的關愛和照顧,同時也可以降低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緩解老齡化社會的壓力。
其次,社區養老服務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通過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和支持,社區養老服務可以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促進其身心健康和社會參與,提高其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最后,社區養老服務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和社會文明進步。社區養老服務不僅可以促進老年人與社區的融合和互動,也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和社會文明進步,為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只有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真正實現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二、社區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供給不足
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不足是當前社區養老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社區養老服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而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投入有限,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不足是難以避免的。社區養老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基礎設施較差,配備比較單一。
(二)服務質量不高
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不足是主要問題之一,即使有服務提供,服務質量也往往存在問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中,老人精神上的慰藉主要來源于家庭,社區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主要是生活上的照料。由于目前我國社區養老服務中的工作人員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缺乏專業的知識,精神慰藉功能欠缺。一方面,由于社區養老服務的專業性較弱,服務人員的技能和專業素養不高,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社會的投入不足,服務設施和設備缺乏更新和維護,也會影響服務質量。[2]
(三)服務內容和形式不足
社區養老服務的服務內容和形式不足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社區養老服務通常以基礎性的護理服務為主,而對于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教育等需求的滿足不足,服務內容單一;同時,社區養老服務的形式主要以社區為基礎的日間照料、助餐服務為主,其他形式的服務比如上門服務、照料服務等還不夠普及。
(四)管理和運作不規范
社區養老服務的管理和運作不規范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社區養老服務的服務提供者多樣化,政府、社區和市場等多種力量參與,導致服務的管理和運作難以協調和規范。同時,社區養老服務市場缺乏監管,一些服務提供者和從業人員存在誠信問題和違法行為,也影響了服務的質量和信譽。
目前,社區養老服務仍然存在著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服務內容和形式不足、管理和運作不規范等問題,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對策。[3]
三、社區養老服務對策研究
(一)提高供給水平的對策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速,社區養老服務已成為重要的公共管理領域。然而,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水平,需要采取以下對策:
1.政府加大投入
政府應該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的財政投入,支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服務項目創新等方面。此外,政府還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供給。
2.增加養老服務設施的數量
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數量不足,服務設施質量參差不齊。為了增加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數量和質量,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的管理和評估,提高服務質量。
3.推廣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供給模式
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以機構化養老為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因此,需要推廣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供給模式,如家庭護理、日間照料、社區助餐、健身娛樂等服務項目,增加老年人的選擇余地。
4.建立社區養老服務評估機制
為了評估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評估機制。通過定期的評估和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社區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提高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水平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和監管力度,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供給;社會力量要積極參與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創新,共同促進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4]
(二)改善服務質量的對策
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是老年人和家屬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改善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需要采取以下對策:
1.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
養老服務人員是社區養老服務的核心力量,其素質直接關系到養老服務的質量。因此,需要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同時,應該建立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激勵養老服務人員積極進取,提高服務質量。
2.加強服務項目創新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單一、缺乏個性化,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因此,需要加強服務項目的創新,開展個性化服務,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例如,增加文娛活動、康復理療、心理疏導等服務項目,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3.加強服務管理和監督
社區養老服務的管理和監督是保證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務管理和監督機制,對服務過程和效果進行全面、科學、規范的監督和評估。同時,加強對服務機構的管理和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安全性。[5]
4.增強老年人參與意識
老年人是社區養老服務的服務對象,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對于服務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如設立老年人委員會、開展意見征集等,增強老年人的參與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管理和服務創新。
改善社區養老服務質量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加強管理和監管,同時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社會力量要積極參與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創新,共同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三)加強服務管理的對策
社區養老服務的管理是保證服務質量和安全的關鍵。為了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對策:
1.完善服務機構的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體系,包括機構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服務管理等方面。通過科學的管理體系,實現服務流程的規范化、服務質量的標準化,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2.強化服務機構的監督機制
建立健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督機制,包括對服務機構的評估、考核、監督、檢查等方面。加強對服務機構的管理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服務質量和安全性。
3.建立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
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的建設,確保老年人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建立投訴和維權渠道,加強對服務機構的監督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和安全。
4.加強服務機構的品牌建設
通過加強服務機構的品牌建設,提高服務機構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增強老年人的信任和滿意度。同時,加強對服務機構的宣傳和推廣,提高服務機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管理是保證服務質量和安全的關鍵。政府應該加強監管和管理,同時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的建設,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和安全。服務機構應該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6]
四、社區養老服務對策的實施建議
(一)加強政府投入
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水平。政府也可以通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創新模式,如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增加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
(二)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為了提高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服務質量,需要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機制,包括職業培訓、技能認證等方面的培養,以提高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
(三)推廣“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
“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可以有效地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普及率。政府可以通過鼓勵企業投入、推出政策等方式,積極推廣 “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
(四)完善市場監管機制
為了規范社區養老服務市場,需要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強對服務提供者和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和信譽評估。政府還可以通過建立監管平臺、發布黑名單等方式,加大市場監管的力度。
(五)建立服務協調機制
為了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協同效率,需要建立社區養老服務協調機制,明確政府、社區、服務提供者和老年人之間的分工和協作關系,提高服務的整體運作效率。
要想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對策的有效實施,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等多種方式,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質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五、結束語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社區養老服務已成為重要的公共管理領域。本文從公共管理視角出發,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實施建議。實施這些對策和建議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積極推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市場建設;社會力量要發揮其積極作用,參與到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創新中來。只有通過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合作,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實現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妍.基于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策略探析[J].新西部,2020(15):12+24.
[2] 姚曉玲.基于公共管理視角下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策分析[J].才智,2019(15):235.
[3] 彭進.公共管理視角下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策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7,24(2):102-106.
[4] 朝樂門,劉雙.供需視角下民族地區養老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22(4):64-67.
[5] 叢春霞,曹光源.治理視角下社區居家養老的政府責任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2):67-73.
[6] 崔海濤.社會支持網絡視域下社會工作介入社區養老服務對策研究[J].小品文選刊:下,2017(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