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萍



【摘 要】大概念是指學科知識背后更為本質、更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可以避免教學設計松散化、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過程淺層化、教學評價單一化等問題。通過“深度解讀單元教材,提煉大小概念,建構學習主線;制定單元整體目標,規劃大小任務,滲透育人價值;探究單元主題意義,設計大小問題,促進思維發展;整合單元學習內容,搭建大小框架,提高表達能力”四個方面,探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發展學生語言綜合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達成。
【關鍵詞】大概念 小學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07-69-04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教師要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領,組織各語篇教學內容,規劃系列教學活動,實施單元持續性評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展能力,形成素養。”學科大概念,是指具體學科知識背后更為本質、更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建立了不同學科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大概念為視角分析教學內容,規劃遞進式教學目標,連接各單元知識,充分挖掘單元育人價值,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學科大概念是隱形的,蘊含在課程內容深處,指向學科知識背后更深層次的、更本質的育人價值和能力素養。教師解讀出來的大概念對單元整體目標的制定、主題語境的創設、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單元設計方案的探討和單元教學評價的開展具有統率作用。以大概念作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目標的指導,能有效避免教學設計松散化、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過程淺層化、教學評價單一化等問題。
本文以小學英語PEP人教版(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is it?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探討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大概念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一、深度解讀單元教材,提煉大小概念,建構學習主線
教師通過深度解讀教材,全面把握教材中表層和深層的信息,分析提煉出單元各個部分的語篇主題、文體格式、段落框架、表達邏輯、語用任務、育人價值等,再梳理歸納出單元的核心思想,并形成單元大概念。以單元大概念統率各個課時語篇中的子思想即小概念,建立課時小概念與單元大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單元學習主線,指引本單元的分課時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確保有序展開教學。
深度解讀What time is it?單元的教材,確定本單元主題為“Schedule”,內容指向“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下“生活與學習”的子主題內容“學習與生活下的自我管理”。解讀出各構成部分的內容:A部分內容為John和Wu Binbin放學后留在操場打籃球,到了晚餐時間,保安提醒他們該回家的情景。通過學習A部分內容,讓學生感知核心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 It's time for...和關鍵詞匯breakfast、lunch、dinner、English class、music class、PE class,并在語境中懂得使用核心句型詢問時間和回答某個時間應該做什么。B部分內容為Mike第一天起床上學,在媽媽的催促下才匆忙去學校,英語課差點遲到;第二天,他早起5分鐘,從容地去上學和做其他事情。通過B部分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體會核心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to...和關鍵詞組get up、go to school、go home、go to bed,能在語境中比較熟練地運用句型提問時間或回答,并能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動。Read and write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完成圖文匹配的任務,梳理Amy的日常活動,在語境中理解詞組come on、just a minute的含義,進一步體驗“Schedule”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C部分內容為愚人節當天Zip故意把表撥到早上八點,提前叫醒Zoom,然后祝Zoom愚人節快樂。要求學生借助這部分內容,復習鞏固并拓展已學知識,增加學生語言的輸入。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培養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保持身心健康,養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基于對以上教材的深度分析解讀,梳理形成本單元大概念和小概念(見表1)。
單元大、小概念的提煉是教師深入解讀教材,在確定單元大概念的基礎上,根據語篇子主題全面分析思考以下問題:哪幾個板塊的語篇主題是相關聯的?把相關聯的語篇主題整合起來,梳理出各子主題的小概念,這些小概念是否層級遞進?是否有助于實現單元大概念的目標?各語篇中的語言輸出結構有哪些異同點?它們與語篇主題意義的關聯體現在哪里?思考這些問題,能促使學生在學習單元內容時進行多元化解析,在深度認知中形成新觀念。
二、制定單元整體目標,規劃大小任務,滲透育人價值
單元教學目標包含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也能促成單元大目標的達成。以根據各單元主題和教學內容梳理出的單元大、小概念為指引,制定單元整體和課時教學目標,既能使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對課時目標有統率和指導作用,又能使課時教學目標更好地服務于單元整體目標。多維度分析和解讀單元文本,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知識儲備和年齡認知特點,規劃大小概念下的語用大小任務,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語用體驗,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學科育人價值。
以課程標準作為教學目標設定依據,基于學生立場,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整合,確立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見表2),在確定單元大語用任務為“能用時鐘計劃圖、九宮格計劃圖、列清單計劃圖、思維導圖等形式制作日常安排計劃,提高時間規劃能力,使自己成為有規律學習和學會安排生活的人,并能綜合運用本單元核心句型介紹自己的生活安排”后,落實分課時語用任務(見表3),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熱愛生活,積極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制定好單元整體目標以及各課時目標后,教師要解讀和把握各知識板塊傳遞的表層和深層內容,發現其關聯點、結合點和推進點。基于教學目標和語用任務設計學生活動,統整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助力學生在情境中鞏固核心語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語用能力,實現核心語言的輸出,深化育人作用,讓學生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建構起連貫且整合的系統知識結構,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樹立新價值判斷和新行為取向。
三、探究單元主題意義,設計大小問題,促進思維發展
問題是連接課堂教學不同環節和不同步驟的中樞,也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主要手段。教師的提問不在多,而在于是否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思維最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