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穎
摘 要:近年來,新能源技術在汽車行業領域得到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崛起,使得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為此許多中職院校增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積極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并開展一系列學習實踐活動,以便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更多優秀專業技能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內涵,之后對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中職院校 新能源汽車專業 崗課賽證 人才培養體系 構建與實踐
為進一步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將節能減排理念貫徹落實到位,國家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經過這些年努力,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廣闊。為此中職院校應積極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總結學習傳統汽車專業優秀的教學經驗,并分析傳統汽車專業技能培訓的不足之處,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積極組建學生參加多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以便能夠培養出符合新能源汽車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1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內涵
“崗課賽證”分別指的是工作崗位、課程體系、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課程體系作為崗課賽證融通的核心與載體,不僅能夠有效銜接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還能夠將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融合,并且能夠以職業技能比賽促進專業課程教學開展,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能夠為以后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崗位奠定基礎[1]。
中職院校應重視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工作,充分認識“崗課賽證”人才培養內涵,充分做到以崗位定目標、以課程為根本、以競賽促教學、以證書為依據。首先,中職院校要以崗位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新能源汽車相關崗位要求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及學科課程,并購置相關實訓設備,嚴格按照崗位需求開展相關教學實踐。其次,中職院校要以課程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結合新能源汽車相關崗位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有效的開展課堂教學,同時需要將學科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專業實踐活動進行有效銜接,并且需要重視教學內容設計,將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術技能、職業思想道德等方面融入課堂教學,以便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再次,中職院校應通過技能競賽方式促進學生精益求精崗位精神培養和提升,教師應圍繞新能源汽車專業崗位主要技能及要求設計競賽項目,通過競賽比拼教師能夠認識到教學上的缺陷以及學生有待提升地方,這樣有利于教師更好完善課堂教學設計,也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水平。最后,中職院校要以職業資格證書作為人才培養的標準依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職業資格的考核不僅需要考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對學生專業實踐進行考核,將課證融通的教學改革貫徹落實到底,使學生能夠同時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
2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新能源汽車專業是近幾年新增設的學科專業,許多中職院校為迎合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增設了新能源汽車專業,并積極構建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2.1 科學合理定位新能源汽車專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比較快,這就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銷售運營、售后服務等環節提出更高要求和標準,也需要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高素質人才,為此中職院校應結合新能源汽車人才市場需求,科學合理定位新能源汽車專業,積極構建“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重視新能源汽車裝配與調試、性能檢測、維修養護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的培養,以便能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源源不斷輸送綜合型技能人才[2]。
2.2 樹立科學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形式
在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過程中,需要中職院校及教師樹立科學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形式,新課程改革要求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為此教師應加大與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專業教學,在保證學生專業技能知識水平、道德素質水平提升基礎上,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這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使其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所提升。另外,應樹立正確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培養目標,新能源汽車專業是新興一門專業新課,需要對其進行不斷探索創新,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以便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發展需求,學生應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包括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維修養護、售后服務、專業管理等方面知識技能,同時需要培養學生正確職業道德價值觀,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便能夠確保學生自我完善和提升,最終成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2.3 專業師資隊伍能力提升
師資力量在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此中職院校應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積極構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專業師資水平和師資力量,確保專業教學高效順利開展,使學生接受更加全面優質的教育。中職院校應加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嚴把招聘大關,組織教師培訓,評選骨干教師,從多方面培養教師教學能力水平。在聘用教師時,應制定嚴格招聘制度和流程,聘用專業技能水平高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同時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邀請新能源汽車專家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講解,以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發展動向,同時能夠積累更多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技能,從而能夠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水平。另外,教師應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調研工作,了解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各崗位人員需求,掌握各崗位能力需求和能力標準,教師結合調研結果能夠更好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更好完善“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能夠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源源不斷輸送高素質專業人才[3]。所以說,中職院校應秉承現代化教育理念,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積極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師資隊伍,以便更好培養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
2.4 深化中職院校與企業之間合作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對新能源汽車方面專業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為此中職院校在構建“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時,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開展多樣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從而能夠為學生更好投入到社會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礎。中職院校應加強與校外企業合作,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創造良好實習條件,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以后正式投入崗位工作積累經驗。中職院校在與企業進行合作時,首先,應對該企業進行市場調研,掌握該企業經濟實力、發展規模及用人崗位需求,結合自身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促進人才多層次培養,同時中職院校應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由中職院校骨干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專業人才培養團隊,雙方取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特點,結合新能源崗位需求,科學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結合學生具體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這樣既能提高中職院校教學能力水平,又能保證人才培養滿足企業用人需求,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4]。其次,中職院校應結合新課改要求,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改變傳統固化單一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堂教學設計,采用靈活多變教學模式開展專業教學,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累豐富教學實踐經驗,以便更好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指導。再次,中職院校教師應尊重學生差異性,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差異化設置學習目標,以便學生能夠更好接受所學知識,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考慮合作企業用人崗位技能需求,著重進行講解教授,同時可將合作企業技術引入,有針對性培養學生技術技能。最后,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企之間溝通,應借助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積極構建多元化信息交互平臺,雙方專家基于教育需求和崗位要求,科學合理設置平臺模塊,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并由企業專家審查同意,同時需要把握教學方案的實用性和實效性,這樣不僅能夠加強校企之間交流,而且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教學和實踐效率。
2.5 構建高質量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
為構建“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還需要科學合理設置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新能源汽車構造不同于傳統燃氣汽車,不僅需要學習傳統燃油汽車基本知識技能,還需要開展新能源電機與控制技術、動力電池控制技術、新能源高壓系統等方面學科教育,以便能夠全面高質量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在設置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時,一方面,需要重視課程設計的實戰性,中職院校應改變傳統側重于理論應用的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技術的課程設計理念,聘請新能源專家和維修技師主導課程開發設計工作,重視課程設計的實戰性,以貼近企業實際崗位工作的新能源汽車使用和維修技術作為課程設計重點。另一方面,需要重視課程設計的適用性,中職院校應聘請職業教育專家合理設計課程結構,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實際情況全面有效把控課程設計,在編寫時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模式,這樣有利于課程方便快捷組合,不僅適合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也適合其他汽車專業學生學習使用,這種方式課程結構設計能夠綜合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差異和共性問題,增強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的適用性。
2.6 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的融通
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除了以上幾點意見措施外,還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的融通,以便能夠提升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水平,更好培養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首先,中職院校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崗位需求進行有效調研,結合調研結果科學合理設計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活動,有利于“課崗對接”的實現,能夠有針對性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其次,中職院校需要重視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能競賽的組織和開展,秉承著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競賽精神,以競賽形式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學生通過參加專業技能競賽,能夠在競賽中領悟到競賽精神的真諦,也能夠在競賽中學到很多技能,有利于學生自身技能水平和文化素養水平的提升。為此,在組織開展技能競賽過程中,需要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崗位需求,并參考世界技能競賽標準,科學合理設置競賽規則和競賽程序,競賽內容可為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典型技術、最新技術等,這樣能夠使技能競賽真正價值作用得以發揮。另外,通過積極開展技能競賽,將技能競賽內容轉換為課程教學資源,有利于實現“課賽融合”。最后,中職院校應重視人才培養考核評價的構建,制定和完善“1+X”證書管理制度,建立“課證融通”專業課程學習新模式,同時以職業證書、技能競賽、專業課程等學分為基礎建立學分制度,以便能夠培養綜合素質水平高的新能源專業人才[5]。
2.7 積極建立校內實訓基地
為更好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除了需要中職院校加強與企業合作外,還需要積極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只有通過不斷實踐學習,才能夠真正掌握和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技能,為以后投入到崗位工作積累豐富經驗。為此,在校企合作基礎上,校企可以進一步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學生通過實訓課程能夠更好理解所學專業知識,也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中職院校可以在學校內部建立實訓教室,積極引入校外企業投資,爭取校外企業能夠為學校提供實訓設備和實訓資源,確保校內實訓活課程動可以高效高質開展。中職院校應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要求和實際崗位需求,分別設置純電動、混動電動汽車整車實訓室,以及電池及充電系統、電機及控制系統、動力控制系統的檢測與維修實訓室等,這樣使學生能夠在校內進行實踐訓練,能夠更好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操作水平。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崗位需求,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體系,能夠有效實現“課崗對接”、“課賽融合”、“課證融通”,有利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1)基金項目: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第五期重點課題“基于“1+X”的“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校本實踐研究- 以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編號:ZCZ45)。(2)基金項目:本文系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視野下專業教師能力提升路徑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YB539)。
參考文獻:
[1]吉世岳,謝家宜.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中職新能源汽車競賽技能人才培育實踐研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2(4):56-57.
[2]張靖雯,馮帆,甘代偉.1+X證書制度下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崗課賽證”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汽車實用技術,2023,48(4):146-150.
[3]焦永紅,鞏自衛,李小燕.新能源汽車專業“崗課賽證”背景下,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時代汽車,2022(17):31-33.
[4]鄒佩佩.高等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改革與探索[J].汽車測試報告,2022(22):128-130.
[5]李波,吳黃祈.基于《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課程的“崗課賽證”融通研究與實踐[J].汽車知識,2022,22(8):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