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云
摘 要:隨著國家對技能人才的重視日益增加,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已成為國家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領域,愛國主義情懷、工匠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理念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同時,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的實施,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創新創業熱潮。各高校紛紛按照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學生培養的要求,嚴格構建符合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要求的學生培養體系。課程思政理念與“雙創”教育模式的融合不僅有助于培養適應國家需求的新時代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本文將探討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思政理念下如何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并提出以下三大解決策略:落實教育融合理念,加強理念引領;加強課程思政引領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為課程思政理念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課程思政 創新創業 汽車維修 技工院校
人社部門基于社會發展現狀,提出了課程思政理論。課程思政理論不但可以助力國家經濟發展,而且還能為國家培養出具備正確價值觀的現代建設人才,而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下,出現的傳統行業與現代行業過渡過程中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提出的。二者的產生背景具有一定共性,且都有助于推動技工院校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本文以汽車維修專業為例,針對課程思政理念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進行了研究。
1 課程思政理念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育國家需要的新時代人才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育國家所需要的新時代人才。一方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是一致的[1]。創新能力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建立以思政理念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需要開展圍繞道德素質、法律法規、心理健康等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活動,能夠為國家培養出具有愛國主義情懷、擁有高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
1.2 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創造社會價值
近年來,我國就業形勢越發嚴峻,許多院校畢業生都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建立以思政理念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優秀畢業生。讓更多畢業生走進能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創業隊伍中,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同時,也為社會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崗位。并且開展以思政理念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畢業生對就業以及職業發展方面的認知,使其對就業形勢、自身就業或者創業是否符合國家發展需要擁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從而能夠面對復雜的就業形勢,獲得更大的就業機會與創業成功機率,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1.3 有利于促進畢業生的全面發展
現階段我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業者與創業者不但需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儲備和熟練的業務技能,還需要具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開展以思政理念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學活動能夠促進畢業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促進其全面發展。其一,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理念融入教學活動可以使得畢業生把握行業發展趨勢與未來并堅定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從而積極學習各方面知識。其二,將創業創新教育與思政理念融入教學活動,有利于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后,增加其參與社會實踐的渴望,強化使命與擔當。
2 課程思政理念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思政理念下“雙創”教學理念尚未落實
雖然部分院校已經開始注重創新創業理念在汽修專業教學活動中的融入,但是課程思政內容融入較少,且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問題,其一,教師將汽修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汽修專業創業技能和創業知識的講授,很少圍繞創新精神開展教學活動,也很少針對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其二,部分汽修專業的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將創新視為創業、將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視為增加實踐內容安排,并且對于工匠精神、愛國主義情懷、精益求精的精神引領較少。其三,學生對課程思政創新創業理念認知不夠,覺得不需要創業,只要涉及創新創業學習內容均不積極參與。
2.2 課程思政理念下“雙創”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雖然汽修專業并非是一個新設專業,但是課程思政下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與融入時間較短,技工院校目前開展課程思政雙創的專業教師還尚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具體表現在:其一,技工院校汽修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多為負責創業服務管理的教師完成,但是由于負責創業服務管理的教師在此之前,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培訓,缺乏相關教學經驗,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其二,盡管負責汽修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是汽車專業教師,但在思政教育培訓方面普遍比較缺乏,思政理論知識儲備不足, 從而無法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其三,部分高校為了提升汽修專業的“雙創”教育效果,往往會從企業聘請一些能力較強的管理者作為汽修專業的創新創業導師,但是這部分教師缺少理論教學能力與思政引導教學經驗,教學效果同樣沒辦法保證。
2.3 課程思政理念下“雙創”教育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
現階段我國技工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思政“雙創”教育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未能兼顧學生的興趣點,導致學生參與度較低[2]。汽修專業教學內容上的單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汽修專業理論課程的內容設置在共性上較為突出,未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具有一定局限性,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相關人員在實踐過程中給予專業的實踐指導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成果輸出,但是由于場地、資金等限制,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踐教學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只能回歸到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并且教學過程中也不重視對思政元素的融入,或者講授思政與創新創業教育是獨立開來的。而教育形式上的單一,主要表現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網絡教學服務的欠缺,沒有充分使用網絡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等重要教學資源來豐富課前任務驅動與課后延伸來提高創新元素與思政元素融入的契合點。
3 課程思政下創新創業教育與汽修專業教育融合模式構建的路徑
3.1 落實教育融合理念,加強理念引領
課程思政下,教師應加強融合理念的引領作用[3],在創新創業教育與汽修專業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深挖課程思政元素,時刻以培養擁有愛國主義情懷,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想信念的“雙創”人才為主攻方向,通過積極向上創新創業故事的引入,使思政元素有機融合,點燃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進行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并且,學校與教師應嘗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應用于汽修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在為學生提供共性較強的基礎課程的同時,豐富教學資源,重視學生的學習訴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當然,更重要的是學校管理人員應帶領汽修專業的教師共同學習課程思政“雙創”教育相關教學理念,使得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能夠在汽修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從而使得汽修專業學生能夠在養成雙創思維的同時,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積極規劃職業發展方向。確保充分的發揮出融合理念的應用優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不斷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以及就業觀,以此不僅能達到雙創教育培養的目的,而且還能給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輸送更多綜合性的優秀人才。
3.2 加強課程思政引領創新創業教育隊伍的建設工作
首先,為提高學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推動教師把國際前沿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專業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學校必須做好創新創業教育隊伍的教學培訓工作,在培訓過程中加強思政理念引領,有意識在“雙創”教育中構建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方式與技巧,從而培養出更集思政理念、“雙創”思維,專業知識于一體的教育隊伍。比如,學校可定期組織課程思政下“雙創”教育培訓,要求汽修專業所有教師都參與其中,同時為教師提供一些創新創業實際平臺,使其能夠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融合,解決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學與實踐存在脫節的問題。
其次,為加強課程思政下“雙創”教育與汽修專業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通過加強汽修專業教師與思政教師溝通合作,建立小組共同完成教學規劃,通過思想碰撞不斷提升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
再次,課程思政下“雙創”教育隊伍,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教學觀,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教學理論與知識體系,主動針對“雙創”教育的更新領域進行學習,使更多的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并且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不斷進行教學調整,加強專業教育、思政教育、以及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匹配度,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3.3 為課程思政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提供多元化教學方式
首先,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特點,教師可以對教學理論進行實踐延伸,借助教學實踐來推動汽修專業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的提升,而學校則應要求并幫助教師開展以課程思政為導向的教學實踐,加強實踐教學與思政理念引領的適配度[4],使得實踐教學能夠在正確的思想引領下開展,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式的教學方式。創新創業相關工作并不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而需要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因此汽修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圍繞某一具體問題,與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創新創業探索,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教學任務的布置過程教師還需要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引入思政元素,使得思政元素能夠對其創新創業探索起到一定引領作用。
最后,技工院校汽修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線上教學平臺與網絡課程等重要教學資源的應用,并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汽修專業的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資源檢索能力進行培訓,在為學生推薦一些優質創新創業教學內容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網絡資源搜索獲取一些有用的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教師應加強對教學網絡平臺的應用,通過平臺應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增強師生情感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引導。如:課前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金山文檔協同編輯等網絡平臺加強課前任務自主學習的控制與跟進,及課后延伸的改進,或在網絡平臺設置課程思政理念下創新創業教育專欄,以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要求的、擁有創新思維的專業技能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要針對網絡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的負面影響,采取一定解決措施,通過加強思想引導,采取一些有效的思政教育措施,提升學生對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
4 結語
伴隨技工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很多院校在課程思政理念下針對部分專業進行了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開展時間尚短,以汽修專業為代表,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尚且需要進一步開展教學試驗、進行教學調整,并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徐木政.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創新教育的探索——以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木工機床,2022(01):45-48.
[2]陳金友,廖金雄,胡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汽車專業教育深度融合途徑研究[J].經濟師,2022(03):156-157.
[3]柯壁珊.基于工學一體化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的研究與實踐[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1.
[4]劉浩豐,劉兆琪.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課程建設——以“純電動汽車驅動技術”課程建設實際為例[J].湖北農機化,2020(1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