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摘? 要】現階段,村鎮銀行已逐步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將金融服務業務有效滲透到基層,對于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村鎮銀行的實際運營和發展中,存在業務單一、管理不足等問題,提高了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故此,論文分析了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的類型及成因,并提出了針對性應對策略,以期推動村鎮銀行持續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42;F832.3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7-0176-03
1 引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關乎國計民生。為了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政府部門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政策及資金幫扶力度,同時,為農村地區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成為各地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的主要業務發展方向[1]。但是由于村鎮銀行的發展起步較晚,其服務對象的收入來源呈現不穩定特點,加之村鎮銀行的財務管理意識薄弱,進而提高了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
2 村鎮銀行的財務風險類型
2.1 人為操作風險
第一,內部欺詐風險。通常情況下,由于村鎮人口較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銀行的使用頻率低于城市,因此,多數村鎮銀行的規模較小、網點偏遠。此外,多數高素質人才希望進入大型國有銀行工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村鎮銀行的用工難問題。就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其中多數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較低、專業技能有待提升、對于銀行的管理規章理解不到位等。加之村鎮銀行對于員工的培訓存在一定滯后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最終導致工作人員在實際業務活動中出現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不足等問題,使得業務操作行為不規范,加劇了違法違規行為、內部欺詐案件的發生[2]。
第二,外部欺詐風險。當前,部分村鎮銀行在為客戶辦理業務中存在客戶章證存疑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外部企業會計與村鎮銀行內部工作人員的非法勾結。現階段,多數村鎮銀行管理層將更多的精力和重點放置于如何提升業績、獲取最佳經濟效益上,為員工設定了業績指標,增加了員工的工作壓力。部分員工出于急于求成的心理,與外部企業會計人員相互勾結,開展相關違法違規活動,加劇了村鎮銀行的人為操作風險。
第三,村鎮銀行系統存在問題[3]。由于我國村鎮銀行的信息化建設開展時間較短,其系統建設質量和發展水平有限。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大多數村鎮銀行進行了信息化建設,但銀行業務系統是針對村鎮的特色業務板塊開發的,該系統雖然能夠促使村鎮銀行由傳統人力財務管理模式轉變為信息化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對核心系統的開發,部分功能仍處于試驗階段。對于村鎮銀行的經營和發展來說,系統存在一定的漏洞。此外,系統的風險管控功能不完善,進而加劇了人為操作風險的發生。
2.2 流動性風險
銀行的流動性是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能夠隨時應對客戶提存的需要,滿足客戶合理的貸款需求。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雖然村鎮銀行所處的環境及面向的對象大致相同,但是受到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市場變化形勢的影響,各村鎮銀行的負債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村鎮銀行的儲蓄存款較多,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部分村鎮銀行的短期儲蓄、活期存款占比較高,進而出現儲蓄結構不合理的問題[4]。此外,村鎮銀行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銀行機構,村鎮居民對其了解程度及接受率較低,甚至部分村民認為村鎮銀行屬于私人銀行,最終導致村鎮銀行的儲蓄存款占比較低。加之部分村鎮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防范能力較低,為了謀求長遠發展,部分村鎮銀行需要努力將流動性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致使流動性與村鎮銀行的實際盈利能力成反比,從而降低了村鎮銀行的盈利效率。
2.3 信貸資產質量風險
現階段,各村鎮銀行資產中存在的財務風險主要包含不良資產、逾期貸款等,多數是由信貸風險所引發的[5]。此外,由于村鎮銀行的議價能力較差,因此,“三農”貸款的擔保方式多采用信用擔保。近年來,我國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實體經濟遭受了巨大沖擊,很多中小型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紛紛倒閉。在這種市場環境的影響下,部分產業規模及資產規模較小的村鎮銀行的資產質量大幅降低,加劇了不良貸款問題的發生。
我國多數村鎮銀行屬于國有企業類型,因此,在實際運營與發展進程中與當地政府聯系密切。但是由于部分政府管理層對銀行業務不夠了解,存在盲目指導、隨意干擾的情況,增加了當地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導致村鎮銀行資產出現流失問題。此外,部分村鎮銀行由于受到經營考核指標的約束,在實際經營業務活動中被動通過提高貸款利率獲取短期經濟效益。這一做法雖然能夠幫助村鎮銀行完成經營考核指標,但是也導致大量信貸資質較好的客戶流失,加劇了村鎮銀行的信用風險。
2.4 利率風險
第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部門進一步推動了國家利率市場化發展,為村鎮銀行的經營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銀行,村鎮銀行的整體產業結構較為簡單,并且由于主要的客戶群體是農村地區的農戶,因此,業務類型較為單一,其中推行的金融產品多為單一的存款及貸款業務,為客戶提供選擇的空間較小[6]。第二,多數村鎮銀行并未推出理財產品、大額存款業務等,因此,無法賺取業務中間差價,導致其經濟效益來源較為單一。第三,村鎮銀行的存款利率與其他銀行保持一致,多在國家規定范圍內上下波動。但是由于村鎮銀行的市場認可度及推廣范圍有限,進而導致一些村鎮銀行為了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私自上調存款利率。如此一來,村鎮銀行的運營與發展將會更多地依賴于存款及貸款利率,繼而受到利潤的影響也較大。
3 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3.1 外部原因
3.1.1 政策原因
從目前我國村鎮銀行的管理情況來看,在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完善之處。其中,金融監督管理局等銀行監管部門在現階段僅針對村鎮銀行出臺了基本的運營管理模式及規章制度等,并未根據各村鎮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銀行業務需求制定支持村鎮銀行相關業務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此外,目前銀行監管部門對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要求較低,這使得一些管理能力不足、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偏低的村鎮銀行有機會進入市場,從而降低了村鎮銀行的整體業務服務水平和金融風險防范質量。如果銀行監管部門不及時開展市場監管,一旦村鎮銀行出現經營風險,將會影響與之有業務合作的銀行的正常運營,造成系統性財務風險[7]。此外,各級政府部門對村鎮銀行經營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稅收優惠政策不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3.1.2 市場競爭原因
村鎮銀行與“三農”政策聯系緊密,在業務上主要以村鎮居民為服務對象,但是在實際經營發展過程,由于村鎮銀行多屬于國有企業,因此,其會受到當地政府及銀行監管部門的政策影響,出現經營波動。相較于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村鎮銀行的市場認可度較低,尚未建立良好的市場品牌形象,進而導致村鎮銀行的經營范圍難以有效拓展。其中,異地存款貸款業務是銀行監管部門所嚴令禁止的,并且村鎮銀行的業務類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能夠對外辦理存儲定期存款業務,并不具備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大額存款業務、代收代繳業務等[8]。同時,信用貸款的主要面向對象為中小型企業以及個體經營戶,客戶的體量較小、數量有限。此外,近年來受到社會經濟及市場環境的影響,國有銀行的業務下沉,導致村鎮銀行的市場占有率萎縮。具體而言,國有銀行的產業規模較大,科技研發與創新的能力較強,加之國家政策及資金幫扶,其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業務服務類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村鎮銀行的信貸客戶大量流失,加劇了村鎮銀行的財務風險。
3.2 內部原因
3.2.1 工作人員業務素養有待提升
村鎮銀行的財務管理工作以及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需要依托工作人員得以順利開展。但是相較于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村鎮銀行在實際運營與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了較為明顯人才短缺問題。
第一,高素質、專業技能過硬的專業人才更多地選擇到大型國有銀行、金融機構等工作。一方面,大型國有銀行的發展空間較大;另一方面,大型國有銀行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等相較于村鎮銀行更好。基于此,村鎮銀行在人員招聘過程中僅能夠從學歷、專業、技能等方面選擇可用人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鎮銀行隊伍的綜合水平。此外,現階段村鎮銀行中存在管理力度不足、人力資源管理不科學等問題,導致人才大量流失,無法順利開展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第二,村鎮銀行缺乏人才培養意識。當前,銀行財務風險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及環境波動呈現出不同形態,但是村鎮銀行內部員工的專業技能與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并未得到及時更新,從而導致員工在實際業務活動中無法及時發現和辨別各類財務風險問題,嚴重制約了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9]。
3.2.2 銀行業務系統亟待完善
近年來,我國科技領域快速創新發展,現代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在這一背景下,村鎮銀行朝著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既定趨勢。但是就當前村鎮銀行的信息化建設情況分析,其中存在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有限、科技創新型人才招納不足、自主研發與維修能力偏低等問題。村鎮銀行當前所構建的信息化業務系統中存在數據信息收集不全面、財務風險防范信息化水平低等問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此外,當前部分村鎮銀行由于信息化建設成本較高,多將業務系統開發外包給專業機構,而外包機構的信息化技能與網絡安全意識不足,這也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4 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4.1 加強外部風險管理
4.1.1 政府部門加大政策幫扶力度
村鎮銀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以國家相關政策、銀行監管部門的規章制度等為依托。對此,政府部門及銀行監管部門應該結合村鎮銀行的實際運營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幫扶政策、管理制度等。同時,適當提高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對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的整體管理,進而為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10]。
4.1.2 注重開發創新性金融產品
相較于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村鎮銀行雖然在產業規模及業務涵蓋范疇上不占優勢,但是具有業務審批流程簡單、放款及時等優點。對此,村鎮銀行應該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結合當地金融需求,開發創新性金融產品,這樣既能夠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又能夠獲得當地市場的認可,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4.1.3 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
村鎮銀行應該做好自身品牌的推廣與宣傳工作,讓更多村鎮居民認識了解村鎮銀行。對此,村鎮銀行應該鼓勵工作人員借助多種渠道向當地居民進行推廣宣傳,深度把握村民的業務需求。同時,利用村鎮銀行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向村民科普金融知識、相關政策等,提升村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度與信任度,擴大村鎮銀行的市場影響力。
4.2 加強內部風險管理
4.2.1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工作人員是村鎮銀行各項業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關乎村鎮銀行的業務工作質量與財務風險防范效果。對此,村鎮銀行應該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提升工作隊伍的綜合能力。第一,村鎮銀行應該開展專業培訓活動,重點強化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促使其在實際工作中規范自身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以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第二,村鎮銀行應該提高人才選拔標準,完善人才福利待遇,進而吸引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投身村鎮銀行的業務活動,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
4.2.2 推進信息化建設
村鎮銀行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及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信息化建設。對此,村鎮銀行應該積極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并加大對內部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培訓力度。此外,村鎮銀行應該構建完善的金融業務信息化系統,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以提升村鎮銀行的核心市場競爭力,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
5 結語
綜上所述,銀行本質上屬于承擔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金融機構。在我國當前金融市場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相較于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村鎮銀行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和發展前景更為嚴峻,而加強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是當前村鎮銀行謀求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村鎮銀行應該提高對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水平與重視程度,積極借助自身經營靈活的優勢,抓緊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東風”,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高業務經營的規范性,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殷蓓蕾.村鎮銀行財務風險及應對策略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3(3):16-18.
【2】黃月輝.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探討[J].技術與市場,2022,29(9):167-169.
【3】姚付強.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特點與管控措施[J].投資與創業,2021,32(22):31-33.
【4】楊楠.H村鎮銀行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21.
【5】林詹花.村鎮銀行財務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市場,2020(9):157-158.
【6】熊曉璐.村鎮銀行財務風險評估及控制研究——以CGCZ銀行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
【7】李琳琳.綏中長豐村鎮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阜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8.
【8】曹祎.淺析村鎮銀行的財務風險[J].市場研究,2017(7):62-63.
【9】王斌.醫院財務管理中銀行卡結算風險與應對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215.
【10】汪銘澤.內蒙古村鎮銀行財務風險評價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