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經驗,是驅動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成功的取得離不開學生的獨立鉆研,也離不開同伴之間的切磋、合作。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應當迎合學生的成長需求,結合教學內容,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創建合作學習小組,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全面發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陸金萍(1985—),女,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
生物學是一門以自然生物現象為研究對象、以實驗探究為研究手段的學科,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提升生物學習能力,讓學生立足于生物學視角解釋科學現象,解決生物學問題。新課標著重提出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學科知識的探索。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掌握生物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一、采取多種形式,豐富合作模式
許多教師對合作活動存在偏見,認為合作活動只適用于實驗教學,顯然,這樣的想法低估了合作學習模式的教育價值。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活動當作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在課前預習活動、新課知識的教授等環節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創建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分工協作、合作交流和集體互動,深入生物知識的世界[1]。
(一)基于新課知識,創建合作任務
教材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依據,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便是帶領學生學習和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識。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可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是確定該課的主要教學重點為“從我國人口數量與世界人口數量的比較中,了解我國人口現狀”“從自然資源、社會發展等多個層面出發,認識到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等。
基于此,在引導學生比較我國人口數量與世界人口數量之時,教師直觀呈現了新聞報道、圖表數據等相關資料,并提出開放性問題“人口激增對社會、環境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做好這些教學鋪墊后,教師再將學生分為多個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組內交流彼此的看法,通過探討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
教師結合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科學地設計合作任務,讓合作成為學生探尋新知的主要方式,為初中生物課堂注入了活力,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設計課前活動,發揮集體力量
生物學課程重在實踐,有許多活動需要在課前完成,如資料的搜集整理、開展社會調查實踐等,這些活動能夠提前讓學生熟悉新課教學內容,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發現現實生活與生物學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
在布置這些課前任務時,教師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展開探究,通過分工協作,各司其職,高效地完成課前學習活動。課前合作探究,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2]。
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提前為學生布置了課前調查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調查校園草地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具體的任務分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發揮自身的價值,進而高效完成合作學習任務,達成合作學習目標,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重視課前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課前探究活動,能夠讓學生依靠集體的力量,完成課前資料搜集、社會調查等活動,為之后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二、優化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率
細節決定成敗。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應當著眼于合作活動的細節,把握學生差異,重新定位教師角色,以便提高合作學習效能,構建初中生物學高效課堂[3]。
(一)把握學生差異,優化組員安排
縱觀初中生物學教學現狀可以發現,部分教師所組織的合作學習活動流于形式,即只重視合作學習的“形”,卻不重視合作學習的本質,導致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難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受學習基礎、個人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生物實驗探究能力、生物知識積累量都會呈現出差異性。因此,為了使合作學習模式發揮實效,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基于對學生的了解,科學分配小組,使小組成員形成互補的關系,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生物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飲食與營養”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增強學生的生物實驗探究能力,教師先向學生提出“我們該如何鑒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和脂質?”等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之后,教師再結合以往的施教經驗,分析學生的生物學學習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以“組內互異,組間相似”為原則,科學分配實驗小組成員,確保各小組中既有對實驗原理了解得較為透徹的學生,也有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有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后進生。
在合作活動中,教師基于學生的差異性,采取互補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能夠有效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提升合作學習效能。
(二)定位教師角色,引領合作方向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盡管合作學習活動強調的是學生的本位性,但是,教師的角色定位也對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不是旁觀者,而應該主動地介入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發揮指引和釋疑的作用。
具體來說,在創建合作學習任務后,教師應積極地扮演好引導者、解惑者的角色,圍繞合作學習目標,以問題引導學生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方向,為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便使學生建構完整、系統的生物學知識體系[4]。
比如,在指導學生以合作學習模式探究“生物進化的原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確定該課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分析和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基于此,教師將合作學習任務設定為“假設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并展開科學探究”。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小組的交流氛圍、交流狀態和學習進展,當小組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是出現爭論不休的情況之時,教師應及時介入,向學生了解前因后果,發揮自身的釋疑解惑、推動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的助力下,順利模擬出保護色形成的過程。
教師是學生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伙伴。在生物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之時,教師不能當“甩手掌柜”,而應實時關注學生的合作過程,尋找恰當的時機介入學生的合作活動,引導學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共同攻克生物學難題,順利完成合作學習任務,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收獲學習成果。
三、重視反思環節,促進學生成長
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回顧和反思,學生能夠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反思自己還有哪些成長的空間,從而在后續的學習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完善自身,不斷提升生物學核心素養。
在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合作成果,并采取組內互評、組間互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反饋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從而取長補短,完善自己,提升能力[5]。
(一)鼓勵展示成果,直觀反饋成效
生物學合作學習成果,不僅能夠代表整個小組的生物學水平,還代表了小組合作成效,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的合作狀態和學習進步情況等。因此,在學生完成合作活動后,教師不妨為學生搭建展示合作成果的平臺,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在展示學習成果之時,合作學習小組不僅要介紹本組的合作學習成果,也要介紹本組的合作學習經驗和感想等,進一步深化合作學習成果。
例如,在教學“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識,教師為學生設定了“生活中有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些不是?”的分組討論主題。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本組的想法,并簡要介紹小組交流的過程。
在第一個小組介紹完畢后,教師再鼓勵其他小組派出代表,基于本組的見解,對第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補充或糾正。成果展示活動結束后,教師也大致能夠精準判斷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引導全體學生了解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合作學習成果展示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調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
對合作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回顧和總結,是合作教學的必要環節。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能夠精準掌握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以便后續開展針對性的補充教學,切實地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二)結合合作情況,開展多元評價
在學習活動結束后的評價環節,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合作情況,采取生生互評、組組互評等多元評價模式,助力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回顧學習過程,調整和優化學習方向、學習方式等,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學“人體的免疫防線”這部分內容時,當學生以合作學習模式掌握了人體三道免疫防線的組成、作用等知識點,能夠區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之后,教師便可采取多元化評價模式升華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
首先,教師請學生在組內對同伴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出同伴在小組合作中的貢獻度和積極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議。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組組互評,引導各個小組就其他小組的合作狀態、合作成果等情況進行點評,讓每個小組都能從整體上認識本組的合作學習情況,明確本組的成長空間。最后,教師再請學生結合各方意見進行反思,以便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合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教師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能夠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反思自己的不足,結合多方意見進行調整和改進,在全面了解自身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穩步提升個人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德.論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教學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1(14):81-82.
[2]王建仁.核心素養視閾下初中生物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15):83-84.
[3]程守秀.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的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58-59.
[4]伏志康.淺談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21(14):93-94.
[5]王婉婷.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方法探討[J].新智慧,20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