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學習能夠滿足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并對落實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水平和閱讀效率,可采取深度學習模式來優化教學活動,運用知識串聯、情境創設、問題引導、文本解析、學習評價等方式提升初中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和深度學習的能力。文章從深度學習的視角出發,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韓會珍(1976—),女,江蘇省宜興市張澤中小學校。
在素養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首先要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讓他們通過對學科知識進行深度思考和深度解析,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構建完整、全面的英語知識體系。其次,教師還需要通過問題指導、情境引導等方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在課程評價環節帶領學生對整體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進行深度反思,幫助他們快速找到學習的薄弱環節,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綜合能力。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與優勢
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促進自身高階思維的形成與發展為主要目標,以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導向,主動獲取學科知識、主動應用學科知識的學習活動。其核心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批判性地理解學科知識,科學地梳理與整合知識點,并進行正確的實踐和應用。
(一)整合知識內容
深度學習更加注重知識的串聯與整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沒有將各單元、各部分、各知識點科學地聯結起來,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和記憶英語知識時較為割裂,無法形成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也因此阻礙了他們知識整合能力的提升。而深度學習模式則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將新舊知識點合理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進而不斷完善個人知識體系。
(二)培養思維品質
深度學習活動較為注重對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挖掘文章的深層內涵和本質意義,促使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文本內容進行聯系,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模式,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知識探究活動中。學生在拓展學習、深度剖析和生活化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批判性認識,能使他們的英語思維品質得到有效鍛煉,進而提升其情感感知和知識運用能力。
二、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注重知識關聯,構建英語知識體系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通常對文本內容的探究只停留于表層,忽視了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關聯和探究,甚至有的學生只是模式化地摘抄和背誦課文中的重難點句型或單詞等。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規律,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也沒有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對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效果,英語教師需要優化授課思路,引導他們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的思考與探究,使他們進入深度學習狀態,構建完整、系統的英語知識體系。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4“Finding your way”的教學為例,此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地圖上的圖標,掌握辨別方向的正確方法,能夠使用方向、距離等有關單詞和短語與他人討論出游的交通方式。通過分析學習目標可知,學生需要重點掌握該單元的英語單詞和語法知識。對此,筆者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層次的閱讀和探索,讓學生將與方向有關的英語單詞匯總起來,如north、west、south、east、kilometre等。接著,筆者隨機指出地圖上的某個位置,引導學生用所學的英語單詞描述該地點的地理位置,再讓學生思考,如何準確地用英語描述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的路線。
熟悉了單詞的應用之后,筆者帶領學生細致分析文章內容,學習重點表達句式,如“How do I get there?”等。之后,筆者讓學生練習相關對話,并編寫出簡單的出行對話,使學生能夠熟悉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式展開口語交流。
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活動,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度、細致的解讀,還能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系統的英語知識框架,提高知識關聯和運用能力。
(二)合理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深度思考
思考問題,能夠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有效鍛煉,促使他們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初中英語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多樣化的探究性問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深度學習效果,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要考慮當前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又要結合教材內容的邏輯結構,使問題更具針對性和邏輯性,使學生能夠通過分析問題對文本思路和文本結構形成整體性的感知,并能自主形成批判性的觀點,進而培養批判性思維。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英語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架構、內涵進行合理推測,以此激起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2“Let's play sports!”為例,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英語單詞和句式與同學討論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筆者引導學生開展了深度學習活動。筆者先是結合教學知識點設計了一連串自主探究性問題,如“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常見的體育器材?一共介紹了幾個人?他們分別喜愛哪種體育運動?在這項運動上他們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單詞能夠體現他們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情?”等。
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先找出其中與體育運動有關的單詞,如volleyball、football、swimming、tennis等。之后,筆者再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每個段落,總結各段的大致內容,梳理文章的邏輯結構,最后以此為基礎設計具有批判性的問題,如:“所有運動的英語單詞都只有單數形式嗎?除了‘love和‘like,還有其他表示喜歡的英語單詞嗎?”
教師利用問答教學模式,不僅活躍了班級的學習氛圍,還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其批判性思維。
(三)深度剖析文本,培養情感感知能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突破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束縛,轉變學生機械化、模式化的學習方式與認知模式,通過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促使其與文章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感知文章內容的情感變化,獲得情感教育,從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8
“Fashion”為例,該單元主要談論的是與服飾和穿著相關的話題,這一話題比較符合初中生愛美的心理特征。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比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的探討和交流,并根據文本對話內容展開角色演繹。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剖析、感悟每句對話的含義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嘗試分析當對話來到“You are so lazy.”時,自己應當做出什么樣的表情或動作來回應,會產生哪些心理活動,并將其在對話表演過程中表現出來。
開展情境演繹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的剖析和理解,還能幫助他們更深刻地感知到對話背后的思想感情,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四)融入生活元素,鍛煉知識運用能力
“生活即教育”,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文化內涵、思想情感等元素遷移到閱讀情境之中,并將相關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合理性關聯,以此鍛煉學生對文本主題、內涵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借助情境授課模式,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閱歷對文本展開深層次思考與探索,將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啟發與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遷移思維、發散思維和應用思維。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8“Natural disasters”為例,該單元要求學生掌握與自然災害有關的詞匯,并能夠使用英語與他人談論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編寫一段與之相關的對話,與同學展開交流。
對此,筆者先播放了一段關于自然災害的紀錄片,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先初步了解學習內容,再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教材上的文本內容,重點學習相關詞匯,如earthquake、flood、storm、come down、crash等;掌握與自然災害有關的短語,如natural disaster、wash away、come down、on fire、fall from等,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之后,筆者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經歷過或是了解過的自然災害現象進行對話內容的創編,融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在與同學的交流中深化口語表達能力。
在深度學習活動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創設生活情境,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文本分析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將英語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實現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的提升,同時達成深度學習效果。
(五)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深度反思
課程評價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結合最新的教學要求改進和完善課程評價的內容與標準,以此鍛煉學生的深度反思能力,使其能夠在學習評價過程中發現自身在閱讀方面的薄弱點,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從而提高閱讀質量。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深度學習過程中是否做到了全身心投入,是否意識到了深層次探索知識的重要性,是否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了有效的探究,是否養成了深度學習的習慣等。
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文本內容優化評價標準,比如,學生是否能夠根據文本的淺層信息探尋出文本的深層次的內涵,是否能夠對文章重難點語句提出批判性觀點,是否能夠將課文知識靈活運用到問題的解決中等,這些都可納入評價標準中。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Unit 3“Teenage problems”為例,此單元主要講述了當前青少年的常見問題。在深度學習活動結束之后,筆者開展了課程評價活動,讓學生思考自己是否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了科學的串聯,能否運用新學的單詞和句子簡述當前青少年的問題等。
這樣的評價活動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自身的閱讀過程進行仔細回顧和深刻反思,還能幫助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文化意識,從而真正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使其得以健康地成長。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根據教學情況、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學習需求改進授課的形式與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串聯新舊知識,完善知識體系,使用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其情感感悟能力,還可以借助課程評價活動提高學生深度反思的效果,從而使其擁有較高的英語綜合素養,也使深度學習發揮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秀麗.淺談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21(31):155-156.
[2]徐麗英.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3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