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 ? ?要] 在線教學已經成為高校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高校老師的在線教學能力是影響在線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如何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平穩推進在線教學是當下高校應當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在線教學的有關概念和理論基礎出發,分析高校教師在線教學存在的不足,從而提出提升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 在線教學;高校教師;教學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63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3)11- 0220- 04
0 ? ? ?引 ? ?言
信息時代,在線教育應用得越來越廣泛,這也是促進我國現代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線教育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這種背景,高校必須努力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在線教學的效果。
1 ? ? ?核心概念及理論基礎
1.1 ? 在線教學
在線教育是一種遠程教育,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等網絡技術所開展的實時或者非實時的授課教學,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形式進行交流,從而完成學習和考試的內容[1]。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具體上課情況進行分析,通過電腦大數據的形式來對學生的學習進程和進度以及效果等進行相應的評價。在線教學主要分為同步教學和異步教學兩種,其中同步教學采取的是直播的方式,異步教學主要采用錄播的方式[2]。
1.2 ? 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具備的學科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學科專業能力側重的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掌握以及深入了解的程度[3]。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對目標以及內容的具體安排設置,同時也包含對資料以及模式的選擇;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能力主要指計劃能力、組織能力和具體的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是對學生具體學習過程以及效果的評價能力。
1.3 ? 教師在線教學能力
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是教師為高效完成在線教學活動所應具備的能力。當前對于在線教學能力的定義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定義,主要強調在線教學教師既要具備在線教學活動開展中所需要的學科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活動的實施與組織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著重加強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督促教師學習、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熟悉網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駕馭各類信息教育交流小程序等[4-5]。
1.4 ? 相關理論
1.4.1 ?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以構建學生認知結構來作為目的的,在原則上要注重主動性、活動性以及建構性,在策略上要注重學生資助建構的認知,在學習環境上注重的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這種教學形式始終是以良好認知結構來作為價值取向的[6]。
1.4.2 ? 教育傳播理論
教育傳播的主體是教育者,教育者根據教育的目的,設定合適的傳播要素,通過媒體的形式,將具有學習意義與價值的觀念與知識傳播給相關的教育對象。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的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同時教育傳播方式也與以往的形式不同。在教育傳播中,高校教師將培養綜合性的人才作為其教育的目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具體安排教學內容,借助互聯網開展在線教學。
2 ? ? ?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體系構建
2.1 ? 在線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靈魂,能夠指引行為的發展方向。在線教育理念也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能夠在教師的在線教學中起到相應的規范和指導作用。“互聯網+教育”理念、線上線下同質理念、素質教育理念是教師在在線教學開展中應該具備的基本理念。長期以來,我們國家在具體的教學中基本上都采取的是線下教學的形式,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也都更加習慣這種方式。然而在信息化時代,想要更好地進行在線教學,就要從源頭上改變教學理念。同時,線上和線下教學具有很大的不同,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積極作用,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具體的在線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將素質教育的目標融入其中。
2.2 ? 在線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包括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及具體過程的設計,在線教學設計應當是對教學內容和數字傳媒的一個很好的連接,是教師應當掌握的核心技術[7]。在線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在在線教學中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如今高校的在線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以及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知都是在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的設計前提下實現的,這也就相應地要求教師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2.3 ? 在線教學平臺的準備與使用能力
在線教學工具是指教師在開展在線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在線教學平臺是開展在線教學必備的軟件平臺,教師應能熟練地使用該平臺。在線教學平臺按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非實時的點播式教學平臺和實時的直播式教學平臺;按操作系統類型可分為 Web 版教學平臺和移動版教學平臺。如今,在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紛紛出現的情況下,教師也會面臨對平臺的挑選困難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學生的教學。
2.4 ? 在線教學平臺服務與支持
高校線上教學平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慕課為主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另一種是高校教師直播授課的平臺。對于前者,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課程教學視頻,自主地完成學習內容與作業,還可以在線上考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很多在線平臺不僅可以直播授課,學生還可以去看錄制的課程教學視頻。
2.5 ? 教師在線教學評價能力
教師在線教學評價能力包括教師在線教學自我的評價能力和教師對學生在線學習效果的評價能力,高校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也要緊緊把握這一點要求[8]。教師的這種教學評價是關于教學的整個過程的,不僅包含在課前對內容的設置與安排,還有課程的具體實施以及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正面影響。
3 ? ? ?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
在疫情期間,全國的高校都選擇了在線教學的模式,但是在具體的落實中仍然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照搬,沒有充分體現出在線教學的特色,也沒有展現出在線教學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 對在線教學理念認識不足
樹立正確的在線教學理念對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各種教育理念各具特色,教師對不同的理念會形成自己的理解,帶有強烈的主觀性。還有一大部分的教師仍然是以傳統的觀念去看待在線教學,缺乏創新意識,影響在線教學的具體實施。
3.2 ? 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有一部分的教師在對教學環節進行具體設置時會出現遺漏內容等問題,最普遍的是沒有注重對學習者的分析,因此也沒有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方式,這會對教學效果產生負面的影響。在線教學設計涉及很多因素的選擇,如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平臺等,因此也對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師對在線直播教學感到困惑,不愿意學習直播技能,因此選擇現有的錄播課程,缺少與學生的互動。
3.3 ? 缺乏對在線教學資源的收集與開發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很好地收集與其所要教授的內容相關的線上教學資源,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教學資源選擇方面的培訓,甚至認為線上教學資源并不會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另外,還有校本教學資源供給不足,無法滿足教師需求的問題。教師的在線教學設計能力是建立在對資源的選擇基礎上的,然而目前很多教師對相關軟件的使用并不是特別理想,只能進行簡單的操作,影響了教學效果。
3.4 ? 在線教學平臺選擇困難,操作不熟練
目前很多教師都參與了學校統一組織的對平臺使用的技術培訓,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還是僅僅掌握一些常用的功能,還有一部分特殊功能卻被忽視了,這與教師對其不夠重視是分不開的。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教師習慣選擇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或者是僅僅只注重考試成績,而沒有對監測數據進行統一的評判,這樣的結果實際上是不全面的[9]。
4 ? ? ?提升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策略
4.1 ? 制定教師在線教學規范
教學規范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條件和依據。在線教學規范對在線教學過程環節做出的明確、細致的規定,為教師具體的在線教學工作提供了相應的標準。高校應當制定這方面的規范和標準,從而幫助教師能夠規范地開展在線教學。
4.1.1 ? 提供在線教學的技術服務支持
高校要及時幫助教師解決技術與平臺方面的問題,讓教師能夠順利開展教學活動。高校可以對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整理與歸類,提出解決辦法,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重復工作。高校有義務為教師提供這些與在線教學有關的技術服務。
4.1.2 ? 做好在線教學質量業績考核評價
高校應當及時了解教師的具體教學情況,并且經常與教師進行交流,對他們的教學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高校還應建立在線教學考核評價制度,促進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發展,讓他們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內容。
4.1.3 ? 加強智慧校園建設
高校應當加強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智慧校園建設,為教師的線上教學提供硬件與軟件支撐。同時,高校應當為教師提供更好的信息化環境,共享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在線教學提供支持。
4.2 ? 加強高校教師在線教學培訓
高校在進行教師培訓時要采用更多樣的方式,如可以選擇在線上培訓的形式幫助教師學習,教師既可以選擇看直播的形式學習,也可以在自己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選擇回看錄播課程。高校應當為教師在線教學培訓提供相應的平臺,全面提升教師在線教學能力。
4.2.1 ? 提升教師對在線教學理念的認識
高校要注重對教師在線教學理念的培訓,及時地推送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讓教師們能夠了解到最新的在線教學相關知識與未來的發展前景,只有發自內心地認同這種教學形式,才能夠更好地落實教育理念,改進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在線教學得到更好的應用。
4.2.2 ? 增強教師在線教學資源開發能力
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資源開發技能的培訓主要從在線教學資源采集途徑,教學資源整理、加工、保存、分享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設置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其目的在于幫助教師解決教學資源選擇上的問題,使其教學資源開發能力得到提高。
4.2.3 ? 幫助教師熟悉在線教學
高校應當加強與在線平臺企業的合作,聯合開展培訓工作,更好地發揮在線教學平臺的優勢。如果教師在在線教學中有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時,平臺能夠及時提供幫助,從而改善在線教學工作。
4.3 ? 高校教師加強學習,努力提升在線教學能力
4.3.1 ? 提高高校教師對在線教學的認可度
教師要對在線教學樹立一個全新的認識,擴展自己的視野,重新認識與在線教學有關的學習內容,要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有信心,同時還要虛心學習其他教師在線教學的成功經驗,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4.3.2 ? 努力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在線教學水平。教師應當主動參加與信息化教學有關的培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同時,教師應當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5 ? ? ?結束語
在在線教學的大背景下,高校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職責,采取多種措施配合教師的具體教學過程,為其提供更好的教學平臺與環境。教師是關乎國家教育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高校教師應當認識到自身的重要價值,主動接受系統化的培訓與教育,學習與在線教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在線教學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周秀麗,史紅杰.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高校教師如何開展在線教學[J].知識經濟,2020(15):135-136.
[2]萬昆,饒宸瑞,饒愛京.后疫情時期何以發展教師在線教學勝任力[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8):93-100.
[3]貴琳.淺談提高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途徑:借鑒歌德學院在線教師培訓項目[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9):16-17.
[4]楊程.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歷程,困境及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152-157.
[5]項樂源,毛歡,譚夢暉.疫情背景下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認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20(21):77-80.
[6]吳薇,姚蕊,謝作栩.高校教師在線教學經歷對自我教學評價的影響:基于全國334所高校在線教學的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0(8):63-72.
[7]張淑輝,高雷虹,楊洋.高校教師在線教學勝任力提升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21,7(13):156-159.
[8]李穎,唐曉勇.“雙一流”高校教師在線教學培訓實踐與模式創新[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2(5):126-134.
[9]徐益龍,鄭光永,于洪波.疫情期間職業院校教師在線教學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1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