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映桐
【摘? 要】? 伴隨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新課改的推進,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需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依據物理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科學設計分組實驗教學,使學生通過實驗學習拓寬視野思維,汲取內化知識,提高動手探究能力,進而夯實物理基礎.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再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對教師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實驗教學
分組實驗教學是改革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舉措,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部分教師經驗不足
在物理教學中落實新課改要求的背景下,部分教師的教學經驗相對不足,未能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未能將自身的教學經驗有機應用到分組實驗教學中.特別是在分組實驗過程中,只關注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積累,忽視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1.2? 教學方法單一
物理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晦澀性,教師需要以分組實驗教學指導學生記憶、理解和應用知識.然而部分教師采用固定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加強教學創新,使很多學生漸漸失去興趣,產生敷衍了事的心態,甚至參與實驗活動只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當然,也有很多教師在積極探索分組實驗教學方法,只不過探索出來的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改變的新創意,不能持續滿足學生的興趣發展需求.
1.3? 未能合理安排分組分工
合理安排分組,明確小組分工是保證分組實驗學習成果的重要前提,部分教師沒有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使得分組實驗學習失去價值.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分組的層次性過于明顯,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各自組成小組,優等生小組能夠高效完成實驗任務,中等生小組又次之,差等生小組甚至不能完成實驗任務.雖然有教師提供指導,但仍存在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得慢”,差等生“吃不下”的情況,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果趨于兩極分化.二是分工不明確,學生各忙各的,實驗秩序混亂.特別是教師不能對所有學生進行全程監督,部分學生出現思想拋錨,偷偷與他人聊天,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也影響了他人的學習.三是缺少評價和總結.學生動手實操花費較多的時間,常常來不及做評價和總結,一節實驗課就草草結束.特別是部分教師不注重實驗評價和知識總結,只是通過做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
2?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
2.1?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要取得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有機融入到分組實驗教學中.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汲取以往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優點,包括如何指導學生思考,如何布置學習任務,如何保持課堂紀律等,生成良好的分組實驗方案.同時教師也要明確自身在學生分組實驗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如在實驗前的分組環節中做主導者,在小組實驗活動環節中做輔助者和監督者,在實驗活動結束后做評價者.雖然整堂課是以學生為中心,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但從實驗準備到實驗過程,再從實驗結果到學習總結,都要由教師來掌控走向,這便要求教師吃透實驗知識,做好教學預設,依托靈活的實驗活動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生成高效的實驗課堂,將思想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實驗學習準備.整個過程還是要由教師來推動完成.一方面,在課前要求學生閱讀課本教材,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初步了解實驗目標、內容與結果.另一方面,根據學生整體的情況設計教學環節,提煉教學的重難點,趣味化實驗活動,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分組實驗學習.
2.2? 豐富教學方法應用
分組實驗教學應貫徹以學生為課堂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為了充分發揮分組實驗教學的作用價值,教師要在深挖分組實驗教學的含義的基礎上,結合本課節所學知識內容及圍繞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習特點,加強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實驗學習.
例如? 以“汽化與液化”一課教學為例,在分組實驗之前,教師采用故事法導入新課,如講授科學家發現汽化與液化原理的小故事,用這些科學家所思、所想及所做引出話題,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運用情境法詮釋知識,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將物質汽化與液化的宏觀和微觀狀態展現出來,提煉物態變化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進而提煉本次實驗原理,明確本次實驗目標,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實驗的熱情.采用示范法,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操作過程,提煉實驗注意事項.此種方法既能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步驟及細節,又能避免學生因操作失誤發生意外.在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考慮到本次實驗相對簡單,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對學生實操過程,在講實驗方法和規則的同時觀察學生的操作,及時制止學生不正確的操作行為.為了使各小組及時準確地完成實驗任務,教師采用獎懲的方式要求各小組成員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實驗,對于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的小組,要求該小組成員在課堂結束后表演才藝.對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的小組,給予每個成員以筆記本、油筆等獎勵.最終使所有學生都能通過實驗操作發現問題,了解水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變化情況,進而突破本課重難點.
2.3? 科學建構實驗小組
保證分組合理科學是提高分組實驗學習質效性的前提.為了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教師應從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多個角度入手,分析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了解學生素質發展水平,在兼顧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分組.
例如?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其學習能力水平進行一個大體的判斷,并在互動交流中對其展開更深層次的了解,包括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情緒變化等,為后續實施分組實驗教學提供支持.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需遵循“素質平均和能力平均”原則.所謂的“素質平均和能力平均”就是保證各小組成員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相差不大,在其基礎上支持學生自主選擇伙伴.若優等生選擇的伙伴是優等生,差等生選擇的伙伴是差等生,則需重新安排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能夠形成相互幫帶的學習局面.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監督和管理的便捷性,每個實驗小組人數應控制在4到6人,如果因大課堂需要或是實驗設備不足而造成小組人數過多的情況,可以由兩名教師合作教學,避免出現教學意外.此外,選拔優秀的小組長.教師要根據實驗教學需要制定小組長的選拔標準和工作要求.如小組長需要負責管理實驗儀器,在實驗前做好儀器、工具和材料的清點工作.小組長需要協助教師管理紀律,并能在實驗中幫助小組成員解決問題,提高實驗完成效率.當然,學生缺少實驗學習經驗,缺乏組織管理能力,教師需要有計劃地對選拔出來的小組長進行培訓,使他們更好地勝任工作.
2.4? 加強分工和組內合作討論
在寬松自由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極易開小差,尤其是在分組實驗學習中,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很可能在沒人幫助的情況下,竊取別人的探究實驗結果.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很可能在完成實驗探究任務后無所事事,甚至干擾操作慢的學生.考慮到這種情況,教師需加強小組分工和組內合作討論,依托更明確的任務和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使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分組實驗學習當中,而不是依靠他人完成實驗或是直接竊取他人的實驗探究成果.
例如? 以“電阻”一課教學為例,教師準備好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工具,在講解本課重難點知識后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考慮到本次實驗操作簡單,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能夠發現電阻現象.但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針對電壓、電流和電阻關系設計更多的思考題,如“開關為什么閉合?”“滑動變阻器的用處是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如果電流表示數為零,電壓表示數較大,那么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等,讓學生在動手實驗中進行合作討論,提煉更多的知識點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整個合作討論過程更利于學生統一思想、統一進度和統一學習,進而共同收獲探究實驗成果.為了使學生取得理想的探究學習成果,教師還可以設立小組長、副組長、記錄員、考勤員等職務,通過簡單地介紹每個職務的工作職責,讓學生帶著責任意識完成探究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保持課堂紀律,全身心投入學習,進而在合作討論中實現思維碰撞,取長補短.
2.5? 做好評價與總結
教學評價是分組實驗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學生完成實驗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拿出2~3分鐘的時間,對各小組實驗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結合小組互評、學生自評,使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需要注意的是,評價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實驗學習成果,還要關注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在點評表現差的學生時,語言應盡可能地婉轉,避免傷害其學習積極性.針對一些不喜歡實驗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引導的方式,使他們認識到實驗的價值意義,主動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教師還要拿出4~5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總結本節實驗課所學的知識,可以采用制作知識點列表或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實驗的重點、難點和疑點.
需要注意的是,總結知識的環節不應是教師“自說自話”,而應是所有學生“暢所欲言”.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總結活動當中,教師還要不斷地鼓勵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發言機會和展示空間.總之,通過構建和諧舒展的評價與總結氛圍,促進學生在分享與交流中內化物理思想和汲取物理知識,進而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法.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分組實驗教學方法提意見,大膽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不足,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3? 結語
分組實驗教學迎合了新課改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分組實驗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了提高分組實驗教學效果,教師應立足當前分組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通過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豐富教學方法的應用,科學建構實驗小組,加強分工和組內合作討論,以及做好評價與總結,進一步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孫紅麗.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9(94):141-142.
[2]郭科軍.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2):74.
[3]張馨允.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1):83-85.
[4]慕雅楠.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思考[J].新課程,2021(37):154.
[5]李虎忠.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