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勇
摘?要:科研素養是當前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也是大學生科研能力拓展的重要內容。提升大學生科研素養及創新能力必須得到學校的全力支持、教師的引導及濃厚的校園科研氛圍。當前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大學生科研素養及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科研素養;創新能力;科研創新團隊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33
1?背景及文獻綜述
中國的高等教育正在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鍵在創新,基礎是人才。創新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和關鍵力量,而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育兼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別專門人才。當前的大學生將來勢必會成為國家科研人才梯隊的重要支撐,提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對實現科技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各高校都非常關注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將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及科研素養的工作貫穿于高校新型人才培養的全程。
目前有關大學生科研素養及創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較少,已有文獻主要從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參與“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視角探索創新人才培育的實踐方案。田昆(2020)通過研究發現積極參與科研創新團隊等科研訓練能有效提升大學生科研素養;朱新寧等(2022)圍繞培養大學生科研素養的目標,探究了項目式學習等創新教育模式,認為將創新教育引入本科生的課堂教學是提升科研創新素養的重要變量;陳淑珍等(2020)從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視角,探求如何科學構建科研素養培養體系以助力創新型醫學人才培育;邵文澤等(2020)以提高中高年級本科生科研素養為目標,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進行實踐探索及經驗總結;程淑華等(2018)從構建師生共同參與的科研創新團隊的視角探索創新人才培育的實踐方案;仲小瑾等(2017)定量分析了不同科研參與路徑對提升大學生創新素養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
目前各高校都在全方位爭取校內校外多方資源,為提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營造良好氛圍并給予經費保障。目前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有哪些?應該采取怎樣積極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2?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對本科學生科研創新活動不夠重視
當前多數高校都非常重視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對本科生創新活動關注較少。
多數學生參與科研主要是通過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設計)及院校級的競賽、教師指導的科研項目等。高校對本科生科研創新活動的開展缺乏專門的經費支持和指導培訓,多數本科生在校期間通常僅能通過少有的科研訓練來獲得對科研的初步感性認識,很多學生大學期間甚至連基本的科研方法都無法完全掌握。
2.2?科研創新活動種類少,缺乏規范管理
一方面,科研創新活動種類較少且內容相對簡單,活動最終成果不足。
另一方面,本科生參與創新活動的人員規模小,科研氛圍不足。由于科研創新活動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及系統性等特征,高校對本科生科研活動的管理要做到規模化和規范化。以往在本科生科研活動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主體不明、多頭管理等問題亟待解決。多數高校在本科生科研創新活動的管理上缺乏專門的組織、統一的規劃和專門的管理制度。
2.3?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
由于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對本科生的科研創新活動進行積極宣傳和規范管理,學生對科研活動的感知度低,參與科研路徑相對較少且學校缺少相應的獎勵及激勵機制,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和興趣不高,尚未意識到參與科研對個人今后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溝通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影響。
2.4?科研創新氛圍不濃,科研活動時間不足
目前本科生主要精力用在校內專業課程的學習上,課余時間也基本忙于參與學校及學院的各類文體組織,高年級本科生還面臨考研、考公、就業等壓力。
一方面,學校里與科研創新活動真正相關的社團很少。另一方面,各高校雖然都在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但對將科研融入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仍有待加強。這無疑造成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時間少,因而難以在學生中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
3?科研素養培育途徑
3.1?轉變教育觀念,將科研創新思想融入實際教學實踐
充分認識科研對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從教學制度和教學方法改革著手,重新審定教學計劃,并積極將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學,以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及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北京郵電大學某學院從創新教學模式入手,采取科研開放項目教學模式及試錯式教學模式,將科研有效融入本科教學,有效促進了大學生科研素養的提升。
3.2?成立組織并加大科研創新政策支持力度
從組織層面看:一方面要成立“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領導組織”,該組織應由校領導牽頭、相關科研部門積極參與,有組織、有系統地推進本科生的科研活動以提升大學生的科研素養。另一方面,科研管理機構可帶頭組建由相關領域專家、教師構成的“科創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學生目前感興趣的選題開展專業指導、過程評審等系列支撐活動??蒲胁块T在加強對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并掌握高校本科生的實驗開展進度、科研任務完成進度、科研小組活動開展情況,并落實專人及時跟進、協調解決當前存在的關鍵問題。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設立“科創基金”專項,既可以調動學生科研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又為科研過程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3.3?拓寬科研參與渠道,改善創新環境
要進一步改善大學生的創新環境,夯實基礎教育,拓展知識面是培育本科生科研素養的根本。大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渠道有限,學??山Y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組織一批相關的學科類競賽、組建科研創新團隊、為學生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平臺等一系列科研創新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科研活動是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是結合學校特色和社會需求提煉選題,讓學生參與研究。
二是設立本科生科創基金,鼓勵學生在相應指導教師的建議下,積極申報、一起設計并最終完成自身感興趣的課題。
三是學生加入專業教師正在研究的某些科研項目,全程參與并結合研究項目撰寫學術論文。通過參與科研創新實踐,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水平及動手能力的同時,進而激發其內在的科研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
3.4?營造濃厚的科研學術氛圍
開展各級各類專業的學術活動,如成立各類科研協會、組織有學科特色的科研小組、組織大學生科技文化節活動,以及經常邀請高校、企業等各領域有豐富科研實戰經驗的專家學者進校開展學科類講座、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校內科研交流平臺等,全方位調動每一個大學生的科研參與積極性,努力營造濃厚的學術科研氣氛,全力擴充學術信息量,有效拓寬知識面,營造濃厚的校園科研學術氛圍。
4?結語
積極參與科研是促進大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徑,同時讓參與者的各種創新素養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高校自身及高校教師應盡可能地提供參與科研的機會和幫助,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讓學生有動力、有意識地盡早參與科研活動,為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科研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田昆.參與科技創新團隊對大學生科研素養提升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8):166168.
[2]朱新寧,楊汀瀅,張春紅,等.面向科研素養的大學生創新教育探索與實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6):108118.
[3]陳淑珍,戴品怡,陳素云,等.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契機的醫學本科生科研素養培養探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5):711713.
[4]邵文澤,劉媛媛,葉路月,等.依托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培育中高年級本科生人工智能知識和科研素養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1):188189.
[5]程淑華,李欣,韓毅初,等.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與大學生創新素養培養研究[J].學理論,2018,(2):188189.
[6]仲小瑾,蒯海章.大學生參與科研對創新素養的影響研究—以南昌工程學院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17,(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