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靜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時代發展,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發展影響著一個地區經濟大盤的穩定和持續發展。中小企業在經濟大盤中的地位越發舉足輕重。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區的中小企業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發展,給社會經濟生活及就業環境帶來諸多的壓力。本文以縣級市—太倉為例,探討當前形勢下縣級城市的中小企業發展瓶頸及對策,希望能夠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鑒意義。
新冠疫情以來,太倉有一些數量的中小企業關門或者倒閉,活下來的中小企業也是艱難度日。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以前的街道琳瑯滿目,車水馬龍,現在的街道店鋪稀疏,人流稀少。中小企業的發展正經歷著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問題:產品滯銷,生產成本加大,營業難度增加;盡管政府出臺了一個又一個的利好政策,但是離中小企業產能的恢復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
縱觀目前中小企業的現狀,就其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總結如下:
新冠疫情以來,可以說各地的政府都在給中小企業謀福利,如減免稅收、減少房租等,不可否認,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小企業主的積極性,但是卻收效甚微。究其緣由,主要是扶持不具有針對性,中小企業類型數量繁多,問題各有千秋,要想真正地解決問題,必須先落實問題,即了解每個企業的具體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才是根本。比如,有的企業是產品滯銷、有的是缺少員工、有的是缺少資金等,只有先搞清楚了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是一大難題,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信貸難度加大,是導致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一個重要誘因。此時的社會融資難度也增加,部分企業由于不能及時找到資金流,員工發不了工資,手里沒錢,減少消費,企業營業收入再次下降,惡性循環,企業面臨的資金困境沒法擺脫,最終只能關門倒閉。資金短缺也是眾多投資產業減少的重要原因,有些有前景的項目領域,因為缺少資金支持,無法及時融資,導致新產業孵化失敗;創業艱難導致人員失業率再度降低,也再次惡化了社會就業壓力等一系列問題。
中小企業因為技術問題、管理問題、資金問題、信息的不對稱等原因,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與國際接軌,產品的競爭水平相對較低,不能與同期的其他產品抗衡,不能為消費者認可,銷售額大大受到影響,資金不能迅速回籠,從而加重資金短缺的局面。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更加嚴峻。
當企業在面臨一系列困難的時候,需要一個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指導思想才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大多數中小企業卻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指導,在面對新冠疫情對的沖擊時,表現出慌里慌張,束手無策,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按蜩F還需自身硬”,只有管理水平提升了,才能迎接未來可能的各種挑戰和機遇。
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的人才機制問題,即人才匱乏,缺乏人才所致。當一個企業的決策層科學決策,則企業的發展方向不會偏差太多;當一個企業的技術人才充裕,則企業的產品技術水平就有了保證;當每位員工都能做到人盡其才,則企業的日常運營也會更加高效??傊?,人才是每個企業必須重視的存在。身處縣級城市的企業,各種類型的人才相對緊缺,多數人才都選擇在一、二線城市,很少愿意來三、四線城市發展,這也是制約縣級城市發展的大瓶頸。
在縣級區域的市場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橫向聯系較少,行業內部的競爭相對較弱,與外部的聯系也隨之更少。競爭是企業充滿活力的重要環境,行業內部缺少思想碰撞,產生不了火花,市場缺乏活力;行業內部與外部隔絕,使得區域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低下,乃至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消費觀念也是影響中小企業經營的又一誘因。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是先苦后甜,把好的生活放到以后,先吃苦,后享福,體現在消費觀念上就是把掙來的錢存到銀行,以后消費,人們的儲蓄能力提高,消費能力自然減弱。這種消費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導致企業的產品賣不出去。再加上這幾年新冠疫情影響,人們對未來的經濟形勢估計不樂觀,很多消費者開始節衣縮食,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消費能力,致使中小企業的銷售雪上加霜。
針對以上提出的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六大現狀,現提出以下對策和措施供讀者參考。
市場中的中小企業類型千差萬別,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只有先搞清楚各自的問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扶持,才能解決企業的根本問題。不能搞“一刀切”政策,這樣治標不治本。比如,有的企業缺少資金,可以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供其選擇;有的企業產品滯銷,可以舉辦一些展銷會,或者提供一些出去參加展銷會的機會;有的企業人才匱乏,可以出臺人才引進激勵制度,或者舉辦跨地區人才交流會,為企業引進合適人才提供各種制度支持??傊鶕行∑髽I發展的現實困境,迅速有效地幫助其脫困。
中小企業資金問題一直是抑制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發展上的一塊短板。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政府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去給予幫助,而不是眼看著中小企業因資金短缺束手無策,直至其關門倒閉。鑒于當下形勢的影響,可以著重從拓寬融資渠道著手,融資渠道可以分為,線上線下;民間和銀行;區域內部和區域外部。其中民間分為,企業和個人;區域內部是指在企業所在的地區內,區域外部則是當前形勢下應該重視的融資渠道,就太倉所在的區域,周邊都是一線、二線重量級城市,如太倉與上海、昆山、蘇州城區毗鄰,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地理優勢,去找優質的融資對象參與企業經營,太倉也是德企之鄉,有時候還可以把眼睛放到國外,這些融資渠道的拓寬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還可以帶來先進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念,推動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
中小企業的發展著眼點不能只放在太倉,產品生產出來,還應該拿出去,多參與周邊或其他地區舉辦的展銷會、博覽會等,參加這些展會的目的重在與同行交流、與客戶交流,明確自身不足和缺點,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最終達到與世界接軌的目的。為此,政府需要提供多項幫助和支持企業參與展銷會的機會;對于企業來說,也需多加關注自家產品與國內國外市場的情況,盡量多參與各個級別的產品展示現場,不打無準備之仗,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大的資本,人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無論是產品的世界接軌,還是管理理念的更新,都需要各種人才的加持。人才有管理類、技術類、人際關系類等不同類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各種人才都應該有,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為了減少工資成本,有時是一人兼多職,這時的一身兼多職者就顯得更難得,如何能夠招聘到這樣的人才是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頸。這時如果有合適的招聘平臺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無疑是雪中送炭;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主自己經營、自己管理、自己做事,這就需要一個可以提升自己各項技能的培訓機構或者學院,如果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渠道,中小企業的發展應該就不會有大問題,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企業有了合適的管理人才以后,需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因為時代在變化,生存環境也在極大地改變,隨之而來的,企業運作模式也會發生變化,就新冠疫情以來,國家的防疫政策一直在調整,此時的中小若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存,必須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迎接未知的機會和挑戰,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埋沒。更新理念的方式很多,可以參加一些商科類院校開展的培訓,也可以參加一些管理大咖開展的講座,對于中小企業主來說,有時可能很難接觸類似的資源,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為中小企業主提供一些資源渠道,以保證管理理念的科學化,企業發展的長遠化。
一個區域里的企業發展除了依靠自身,整個行業市場的活力也很重要,最近很多區域經濟發展里提出產業集群效應,就在于產業一旦集群以后,整個行業的動力隨之也來了。為了激發區域行業內部的動力和活力,可以經常組織同行業交流會,既可以區域內部同行業交流,也可以是區域內外行業交流,這是從思想上活躍中小企業市場;另外,還可以引入其他地區的同行業產品甚至是國外產品,規避區域保護制度,打破貿易壁壘,真正做到市場的自由競爭,只有完全競爭的環境才會從根本上活躍產業市場。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配套的服務機制,受企業的物力、人力、財力的限制,它的迅速成長與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協助,為此,社會各界都應該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扶。例如,搭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互幫互助、優勢互補的平臺;簡化中小企業辦事流程;為中小企業提供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專家咨詢服務;定期組織中小企業主出國考察同行業等。優質的服務環境可以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綠燈,也是引領中小企業發展的指示燈。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相應的監督機制,健全的監督機制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運作,既是保證了中小企業的長久運行,又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為此,需要利用這幾大監督主體:政府相關部門監督、媒體監督、大眾監督、鄰里監督;政府監督可以從政策角度引導中小企業的合法經營;媒體監督可以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進行媒體關注,好的方面報道可以推廣,不好方面的報道可以起到廣而告之的目的;大眾監督是對中小企業進行輿論監督,形成口碑效應;鄰里監督可以促使中小企業擔任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傊?,任何企業的運行都離不開監督,只有切實可靠的監督才能保證企業合法有效地運行。
消費模式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影響加干預。一方面,可以利用名人效應,通過媒體宣傳積極的消費觀,帶動大眾消費,有了消費,中小企業就有了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干預消費者的消費,比如,廣告,促銷,推銷等,把這些銷售方法用在產品上,刺激消費者去消費,這也是帶動消費的重要方式,值得加大投入。再者,還可以有效地去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引導大眾消費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比如,對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產品進行積極營銷模式,對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產品進行反市場營銷模式;對可再生資源產品的積極營銷模式,對不可再生產品的反市場營銷模式等。通過消費模式的干預,企業會更準確地了解客戶的真實訴求,從而進一步了解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為后期的企業經營奠基鋪路。

綜上所述,縣級區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小企業又有縣級區域經濟的主體部分,如何促進縣級區域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以縣級區域太倉為例,淺顯地分析了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項對策,希望能夠給各區域的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一點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