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曉東 楊曉丹 馬妍妍 于忠武
摘要:魯班工坊是天津原創并率先實踐的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企業海外發展、拓展學校合作空間方面成為連接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紐帶。在魯班工坊建設運行過程中,運行機制是魯班工坊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具有動態性、階段性特征,可以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組織結構和強化法治思維等方面探究魯班工坊引入國際化校企合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非洲;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3)08-0005-06
魯班工坊, 是天津市原創并率先推動、組織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品牌項目,是將中國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標準,技術和技術裝備,教學方案與世界分享的實體化平臺[1],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境外合作辦學的一種模式,致力于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培養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是中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職業教育在以魯班工坊等境外辦學形式“走出去”的過程中,中方辦學主體與中資企業或當地行業企業及部門聯合開展學歷教育和技術培訓,為當地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是中國職業教育“出?!辈豢苫蛉钡牟呗赃x擇[2]。
一、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魯班工坊的要義特征
(一)國際化校企合作的含義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國際化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是境內外院校與“走出去”中資企業或海外企業在專業建設、技能培訓、協同創新、職業資格鑒定等方面深度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目的是為企業或合作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國際化校企合作的運行平臺一般為境外合作辦學機構,如魯班工坊、海外分校等。魯班工坊是助力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服務企業“走出去”的創新型國際化職業教育服務項目,在探索“職業教育+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形成了新模式, 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的一個創新[3]。該模式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國際化校企合作[4]。當前,魯班工坊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辦學方式強調本土化,師資、教材和教學模式注重國際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有必要建立與完善企業與學校共同推進的國際合作聯動機制,提升建設水平[5]。
(二)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魯班工坊建設要義的特征需要
魯班工坊作為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新支點,已成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典范,其核心要義是“一個品牌、二個特征、三個路徑、四個內涵、五項原則”。依托院校間緊密的國際合作、依托國際化企業的校企合作和依托國家政府間的項目合作是創建魯班工坊的“三個路徑”,其中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魯班工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可有效推進合作國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提升就業能力,服務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走出去”中資企業,滿足合作國人力資源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拔屙椩瓌t”是平等合作、優質優先、強能重技、產教融合、因地制宜。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開放、合作、互動、交流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促進合作是職業教育國際化平臺搭建的主要原則之一。根據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以及技術技能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建設國別特點鮮明的魯班工坊,集聚學校和企業的優勢資源,輸出優質專業、優質課程、優質教師、優質資源和先進的技術技能,是魯班工坊教育質量和品牌的重要保障。在認同中國職業教育理念模式基礎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境外職業教育提供技術服務,為合作國培養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是魯班工坊的建設目標。
(三)魯班工坊在實體上是一種校、企、政參與的境外辦學機構
魯班工坊是在雙方政府指導下,境內外院校與“走出去”中資企業共同參與的境外辦學機構。魯班工坊的建設加強了政府之間的溝通與對話、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了各國職業院校和政府、企業之間的協作與發展。魯班工坊的國際化與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國際化不同,是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產物,是與企業一起“走出去”,主動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的國際化,是伴隨先進技術和裝備以及教育教學理念模式,與合作國共建的實體教育機構的國際化,是“服務發展、促進就業”辦學理念的國際化,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化。魯班工坊堅持國際化校企合作,育訓并舉,積極探索所建專業融入合作國國民教育體系新路徑,所建專業取得合作國教育主管部門認證,不斷與世界共享中國職教標準及中國職教改革成就。
二、國際化校企合作在魯班工坊建設中的運行機制
近年來,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以建設魯班工坊為依托,對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進行了有益探索,采用“一體兩翼三維”國際化校企合作模式,陸續建成3家魯班工坊,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標志性成果。為服務中泰鐵路建設、運營與維護,建成了我國在境外的第一個高鐵類技術技能培養中心——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為服務亞吉鐵路和吉布提港口經濟發展,建成非洲第一家魯班工坊——吉布提魯班工坊;為服務尼日利亞2014—2043鐵路現代化改造規劃,服務“走出去”中資企業,建成尼日利亞魯班工坊。以魯班工坊建設為例,可對國際化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組成要素、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進行解析。
(一) 運行機制組成要素
國際化校企合作是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是一個多方主體、多元參與、協商共建的過程,如圖1所示。國際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包含外部支持機制、校際協作機制以及院校內部協調機制等,各個機制在相互制衡中共同促進、提升,促進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差異很大,法治環境各不相同,外部支持機制強調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合作國實際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機制,主要為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撐和資金保障,確保高質量開展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培訓。校際合作機制既包括境內院校合作,也包括境內外多家院校合作,各院校之間要在課程設置、國際化師資培養上通力合作,避免重復性建設,實現精準定位、資源共享、合作共贏。院校內部協調機制是指整合、協調、優化國際化人才培養培訓的相關資源,完善內部體制機制建設,以提升內部治理效能。該機制包括自我發展機制和自我約束監督機制。自我發展機制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建設,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和創新,可分為激勵機制、制約機制、保障機制等。自我約束監督機制強調開放式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建設,以有力有效的監督與預警機制保障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地落實。
(二)組織結構
魯班工坊運行過程中,要強化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打通魯班工坊運行發展的堵點、難點,在組織結構上應按照“統籌規劃、簡政放權、協同高效、支撐有力”的原則,厘清內部關系,成立校級魯班工坊領導小組和魯班工坊建設工作辦公室。魯班工坊領導小組對魯班工坊建設需科學謀劃、精心調研、嚴謹布局、責任監督,加強對魯班工坊運行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確保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嚴謹、規范。
魯班工坊建設辦公室由各職能處室、相關二級學院組成,需成立專門機構并指定專人負責協調溝通,全面落實魯班工坊領導小組討論通過的重大事項。魯班工坊建設具有動態性、階段性特點,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工作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在揭牌建設期間嚴格遵循標準、場地、設備、培訓、資源“五到位”要求,確保魯班工坊每一個項目建設達到標準化與規范化;在可持續發展期間,牽頭組織、協調溝通國際化校企合作、教材及教學資源建設、評估考核、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國際化開發與推廣等事宜,教務處及各相關二級學院做好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師資培訓、設備選購等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技能等級標準等各相關標準的規范化和專業化的制定、實施工作。學校紀委及教代會負責監督,確保魯班工坊健康運行。
已建魯班工坊在完成初期建設揭牌后,在專業建設、技能培訓、服務能力等內涵建設方面須盡快適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尤其是在后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階段,亟須加強頂層設計,暢通運行機制,合理分配權利與義務。需要統籌規劃建立魯班工坊的組織結構,厘清魯班工坊內部關系,創新內部管理體制機制,系統設計、科學合理地制定魯班工坊的人事、財務、教學和科研管理制度等,避免學校管理體制機制與魯班工坊對接的層級問題和矛盾,最大程度激發教職員工參與建設魯班工坊工作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確??沙掷m發展。
(三)運行機制
為確保魯班工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提出了魯班工坊“123+X”的運行機制?!?”是指以魯班工坊為載體,緊緊圍繞國際化辦學這一中心?!?”是指學校和企業,在校企完成魯班工坊啟動運營后,校企雙方工作重點轉移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雙方根據“五項原則”共同制訂符合兩國實際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共研教學標準,共建教學資源,共商教學管理。“3”是指優化三級組織機構,成立了由學校領導組成的魯班工坊建設領導小組,高效推進魯班工坊建設;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魯班工坊建設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統籌組織、協調、策劃、實施“魯班工坊”建設工作,設置專項工作組負責工坊及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調研、研究論證、教材建設、教學資源開發、師資培訓、技能等級認證等工作。“X”是指通過建設“魯班工坊產教融合發展聯盟”“中泰高鐵發展聯盟”,參與“天津市智能軌道交通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等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平臺,校企遵循“共同建設、共促發展、共享成果”的基本原則,共同服務國際產能合作,為魯班工坊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平臺與資源支撐,如圖2所示。
(四)運行模式
魯班工坊是政府支持合作框架下的國內與國外院校、校企、校政多方合作的成果,是集技術、設備、標準、理念、模式、方法的整體教育方案,是先進技術與標準、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的實施載體[6]。目前,魯班工坊大多采用“校企?!钡膰H化校企合作形式,各合作方依托魯班工坊這一平臺開展場地建設、專業建設、招生就業、師資培訓、標準制定等全過程、全方位深度合作。魯班工坊建設院校要依托兩國政府指導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成立相應的魯班工坊建設組織機構。如天津市在建設魯班工坊中充分發揮了國內外合作企業、中方院校、外方院校的各方優勢,完善體制,理順機制,健全制度,明確分工,為魯班工坊的建設與運行提供了強大的組織與機制保證,如圖3所示。
三、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問題解析
(一)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國際化校企合作是中國職業院校“走出去”與世界共享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需要
2020年9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指出:“加強職業學校與境外中資企業合作,支持職業學校到國(境)外辦學,培育一批‘魯班工坊,培養熟悉中華傳統文化、中資企業急需的本土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4月,習近平主席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職業教育進一步改革發展指明路徑。此外,2022年4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要求職業教育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要求“教隨產出、產教同行”。202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不斷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2.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配套中國企業出海的人力資源開發舉措
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魯班工坊建設的有效路徑?!白叱鋈ァ敝匈Y企業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國際產能合作等領域承擔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帶動性的重大項目和標志性工程。近年來,中國鐵建、中國招商局、中國電建等一大批大中型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為合作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有力推動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走出國門,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是服務“一帶一路”、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的主力軍。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已進入新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企業海外發展,拓展學校合作空間”已成為魯班工坊各參建單位的共識。魯班工坊建設發展既要著眼于“走出去”中資企業,也要著眼于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關注于合作國職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深化國際化校企合作,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魯班工坊合作國和合作專業。
3.國際化校企合作是發揮魯班工坊中國技術、產品和標準“走出去”樞紐作用的現實選擇
國際化校企合作是魯班工坊推進中國職教“走出去”,共享中國職教改革成果的重要渠道,不僅可以帶動中國技術、產品和標準“走出去”,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必將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促進心靈相通。各參建魯班工坊院校依照優質專業為本的原則,按照合作需求,結合學校的優勢專業國際化發展能力,結合為合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國際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是推動魯班工坊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二)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面臨的現實問題
天津魯班工坊國際化項目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并取得顯著成效,但由于參建魯班工坊合作國選擇、共建企業、合作院校等不同,每個魯班工坊的發展狀況、運行模式也不完全相同。尤其是非洲地區的不少國家由于受歷史原因和長期戰亂的影響,整體水平落后,教育體系不完備,青年就業問題嚴峻,職業教育發展更是步履維艱。堅持魯班工坊建設“五項原則”是現實需要,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關鍵因素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四、魯班工坊引入國際化校企合作的解決方案
在魯班工坊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制度是重要保障。在探索一種更高效、更深層次、遞進式發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進程中,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堅持制度引領,促進魯班工坊體制機制深層次變革,形成高效協調的治理體系。破除魯班工坊組織結構不合理、效率不高、運行機制不暢等障礙,從體制機制上為魯班工坊發展壯大提供強大支撐,關鍵是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健全制度,形成外部高效協同、內部上下聯動的運行管理組織和制度體系。
(一)加強頂層設計
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需要有全局的眼光,具備國際化視野,更需要全校上下在時態、語態、狀態、心態上與國際化辦學要求同頻共振。構建國際化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從三個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在校級層面上建立專門推進魯班工坊國際化校企合作的管理機構,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精準對接校企的各類需求,并將任務逐級分解,構建立體式責任清單,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二級學院層面,要擴大二級學院自主管理權,充分發揮二級學院承上啟下的主體責任。二級學院要積極貫徹學校構建國際化校企合作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把學校精神與院系實際相結合,積極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接,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技能培訓等方面實行動態調整與資源配置。在專業建設層面,要以專業教學團隊為抓手,充分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明確其責任主體地位,以責任清單的形式將主體責任落細到人、落小到事、落實到位。
(二)優化組織結構
在完成頂層設計后,應優化組織結構以提升管理效能。組織結構是基于組織目標達成的條件下按照組織原則和流程設計出來的。組織結構要服從和服務于組織目標,凡是與實現階段目標無關的部門和崗位,都不應出現在組織結構之內,始終保持組織體系的精干和高效。國際化校企合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方式。只有堅持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分級負責,才能確保各項決策有效實施,保持指揮鏈的有效暢通。
優化組織結構必須著重考慮組織運行中的有效性,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是采用錐形結構還是扁平化結構。該校建設的3個魯班工坊,采用扁平化結構,減少管理層次,信息交流速度較快,但同級協調工作量增多。在建設階段采用了機動、靈活的矩陣制組織結構,圍繞魯班工坊建設成立跨職能部門的專門機構;在可持續發展階段,按照“集中決策、分散組織”的原則,建立獨立的管理機構與隊伍,分級管理;在優化組織結構時,需要在組織中建立明確的指揮系統、權責關系及規章制度、完善評價與激勵機制,督促各級責任主體履行責任。
(三)強化法治思維
堅持依法治理是魯班工坊健康發展的根本遵循。魯班工坊建設發展是一個多方主體、多元參與、協商共建“立方體”,各方如“魯班鎖”一樣環環相扣,構建起有效的協同治理銜接運作機制,實現各方主體功能的耦合,是實現魯班工坊可持續發展的長效之道。按照共同商定的工作制度,工坊參建方及時溝通情況,協調不同意見,以推動任務順利落地落實。隨著魯班工坊工作不斷推進,合作內容不斷拓展深化,合作層次更加豐富,合作對象將更加多樣,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新格局逐步顯現,合作成果不斷擴大,需要協調外部溝通機制,致力于培養符合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此外,需要校內高效運轉的協同運行機制,協調好國內外組織管理的各種活動;更需要堅持依法治理的底線,建立健全各類管理制度,明確責權關系,增加管理透明度,突出底線思維,強化監管,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五、結論
魯班工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需要切實有效的政策指引、高效的運行機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國際化校企合作是中國職業院?!白叱鋈ァ迸c世界共享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需要,是配套中國企業“出?!钡娜肆Y源開發舉措,是發揮魯班工坊中國技術、產品和標準“走出去”樞紐作用的現實選擇。采用“一體兩翼三維”模式建設魯班工坊開展國際化校企合作過程中,實施“123+X”的運行機制,需在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組織結構、強化法治思維等方面持續用力,才能有效解決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為魯班工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魯班工坊作為一種多元協同的國際化育人新平臺,涉及面頗為廣泛,沿線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存在巨大差異,而要破除這種藩籬,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努力,有效對接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盡可能彌補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供需“鴻溝”。魯班工坊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體制機制建設不可能一勞永逸,需在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組織結構、強化法治思維等方面需持續用力,不斷完善提升,把這一中外人文交流平臺做大做優做強。
參考文獻:
[1]呂景泉.魯班工坊的核心內涵——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品牌[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0(1):3-11.
[2]呂景泉.服務“一帶一路”,職業教育的新作為——“魯班工坊”[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1):3-8.
[3]呂景泉.魯班工坊核心要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3.
[4]楊延.魯班工坊建設的動因、內涵與特征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8):67-71.
[5]李名梁,賀珍珍. “魯班工坊”研究:內涵與發展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2):30-34.
[6]曹曄.天津海外“魯班工坊”建設調研報告[J].職教論壇,2019(6):147-152.
(責任編輯:崔英?。?/p>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uban Workshop in Africa
ZU Xiao-dong, YANG Xiao-dan, MA Yan-yan, YU Zhong-wu
(Tianjin Railway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240, China)
Abstract: Luban Workshop is a well-known brand for cultur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was originally created and first practiced in Tianji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to connect the govern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n terms of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lping enterprises develop overseas, and expanding school cooperation spac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uban Workshop,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is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uban Workshop, with dynamic and phased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solution of introducing intern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o Luban Workshop can be explored from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optimiz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legal thinking.
Key words: Africa; Luban Workshop; intern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