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海
摘要:勞動具有增智、強體、育美和樹德的作用,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農村中小學也要積極開展勞動教育,秉承“五育并舉”的理念探索有效的勞動教育模式,落實勞動教育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關鍵詞:新時代? 中小學? 勞動教育
引言
新時代的到來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中小學校也應該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研究,結合新時代的要求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探索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的策略和方案,以充分發揮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勞動教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一、落實勞動教育基礎課程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基礎,中小學一定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開設勞動基礎課程。學校要重新定位教育教學的目標,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任務,依托國家和省編地方教材制訂教學計劃。[1]中小學每周都要安排至少一個課時的勞動教育課程,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等貫徹到勞動教育中,加強學生對勞動的認識,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觀,確保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學校也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學情和校情開發本土化的勞動教育課程,讓勞動教育更貼合學生的現實情況,使其富有地方特色。
二、開展勞動體驗行動
勞動教育要將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僅要開設勞動教育課程,還要積極開展勞動活動,弘揚勞動精神。學校要充分挖掘校園內的勞動實踐資源,可以建設校園內勞動實踐基地,為每一個班級劃出需要打掃的區域,借助勞動實踐的“承包地”給學生提供更多勞動實踐的機會,滿足學生參與勞動的需求。在植樹節、豐收節等特殊的日子里,學校也可以開展勞動教育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勞動文化、勞動實踐開展勞動教育,宣傳勞動文化,同時組織校內外的勞動實踐活動,也可以組織校園勞動技能競賽等,展示學生的勞動成果,以此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勞動體驗行動不應該局限于校園內,還可以延伸到校外,比如組織學生開展社區勞動項目實踐,或者開展家庭勞動參與行動,和家長配合,讓家長督促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
三、結語
勞動教育是新時期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校一定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將其融入到學校教育的日常工作中,開設勞動教育基礎課程,并積極開展勞動體驗行動,將教育和勞動體驗有效結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馬春暉.耕讀教育:新時代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新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02):30-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