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內容摘要:語文是我國學生需要接觸的一門課程,具有較高的基礎性。尤其是在中職教育工作中,開展語文教育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及道德素養的發展。現階段中職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無法形成,制約了語文教育工作的開展腳步。筆者認為在中職語文教育工作中,為保證學生能夠擁有長期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創新教學手段。文章簡單概述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性質的必要性,著重探討性質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 興趣教學 教學策略
人只有對某些事情產生了興趣,其才會主動地去探索。而這一情況也適用于教育,只有學生對學科產生了興趣,才會主動地學習。所以對于中職語文教師來說,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最簡單路徑便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不是簡單的口頭說說,其中包含較多的細節與要點,教師要有方向的調整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要有意識地調節自己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在增強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必要性
結合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學習并沒有產生較為明顯的興趣。很多學生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诶碚撘暯欠治鰜砜?,語文是中職學生必須要接觸的一門學科,對其自身文化素質的發展以及文化基礎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影響。而素質教育理念下,倡導教師要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可學生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自然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1]。對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教師需要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點燃學習熱情,使之能夠主動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愿意探索語文世界,進而潛移默化地發展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核心素養,實現素質教育所形成的全新化教學要求。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興趣教學的策略分析
1.立足賞識教育,激發學生興趣
多數中職生都是經歷中考失敗后才進入到中職院校的,很多學生都存在一些考試的陰影,也會因此而對學習喪失了自信,急需他人的肯定與賞識來塑造自己的自尊,夯實自己的基礎。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中職學生更在意他人的目光,害怕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壞學生或者是笨孩子,所以在中職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善于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對于學生的成功要及時的表示肯定以及獎勵,通過持續性的賞識塑造學生的學習自信,使之能夠在外在激勵與內在激勵的有效交織下提高個人的學習動力,在自信心的加持下產生學習興趣[2]。在教育工作者看來,往往興趣都會直接聯系著學習者的成功,大部分人都能夠在成功的驅動下產生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接近下一個成功,可以說興趣與成功之間是相輔相成,可以構成良性循環的。而對于學生群體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對其表示激勵,在增加激勵這一助燃劑的同時,帶給學生成功體驗感,使之產生學習積極性。
以中職語文教材中我很重要這篇文章為例。完成基礎教學活動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嘗試性探討一個問題,如你是如何理解我很重要的?這一個問題并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比如有的學生會說我覺得我很重要,是爸爸媽媽生命的延續,是他們愛情的結晶,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珍愛自己的生命;而有的學生卻認為自己可能并不是特別重要,只是蒼茫宇宙中很小的一個生命體,認為自己只需要做好當下的事情,做好身邊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論是對于前者還是對于后者的回答,教師都不能只站在自己的主觀視角評判對錯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視角,立足于學生的價值觀,對學生的觀點加以評價。對于前者教師可以賞識他的自我認知,對于后者教師可以賞識他的集體認知??偠灾?,在中職語文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實施賞識教育,以賞識肯定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重拾自信,在動力的支撐下產生學習興趣。
2.注重師生交流,營造愉悅氛圍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在教學期間,教師一定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能把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課堂感受。必要時,教師要考慮到現階段三維目標中所提出的價值觀情感目標,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打造合適的教學框架。由此可以發現,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關系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產生會形成一定的積極影響。在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真正的尊重,關心,熱愛。在課堂上要多多的向學生表達自己的肯定,即便沒有時間通過語言來傳遞,也要通過其他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信息。比如給予學生一個肯定的眼神,向學生豎起自己的大拇指,或者拍拍學生的肩膀,通過這些肢體語言與眼神語言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信任老師,能夠認同老師,愿意主動地接受教師所拋出的橄欖枝,兩者構建情感交流的載體[3]。
另一方面,當教師能夠向學生傳遞自己的友好之后,師生之間的隔閡會有所消散.而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做好維持工作,要多多的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情感交流,打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例如在語文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心備課,帶著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踏入教室,但是講臺下的學生卻表情懨懨;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抑揚頓挫,講臺下的學生卻顯得十分疲憊,心不在焉。對于很多重點,教師會不厭其煩地反復指導點撥,學生卻產生了十分明顯的抗拒情緒。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師生之間并沒有達到共鳴。教師教的疲累,學生學的厭煩,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張,進而導致整體的教學范圍也十分的壓抑。由此可見,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在情感交融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愉悅心態,進而促使其對于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活動產生了解欲望。
3.挖掘教材內容,強化審美情趣
事實上在中職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值得學生反復閱讀甚至是反復研讀的文章,這些文章十分的經典,充滿了趣味,也充滿了美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教材內容,通過教材教學,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是課堂上的主要引導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作為如此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快速跳出以往教學模式的限制,不僅要注重傳遞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感受文本傳遞的情感,如何汲取文章中的精神養分,如何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強化個人的情操以及審美情趣。不可否認,絕大多數中職生仍不具有較為扎實的學習基礎。現行中職語文教學標準明確要求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人文價值,通過語文學科熏陶,感染學生的思維以及情感[4]。因此不論是立足于哪一角度,中職語文教師都應該注重教學創新,創新教學內容,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穩定形成。以荷塘月色為例,在學習完這篇文章后,很多學生都能夠通過朱自清先生的文字感受到月色下荷塘的美,能夠體會到散文的魅力,而教師需要做的并不僅限于此,而是要引導學生嘗試體會作者的情感,嘗試分析作者想要透過這樣美的景色表達什么樣的信息,了解到作者的情感變化,從淡淡的喜悅過渡到淡淡的哀愁中,在潛移默化的狀態下,深化學生的感觸,讓學生體會到文字的美好,進而遵守學習興趣。
4.創新教學方式,豐富學生體驗
中職生的年齡平均在15~18歲,正處人生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會呈現出極大程度的變化,并且思維比較敏捷,經歷比較旺盛,心思比較敏感[5]。對于很多未知的事物,他們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也會在自己好奇心的驅動下,而主動地探索主動地分析。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創新教學形式,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之在新鮮感的驅動下,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會迫切的想要參與到下一場語文學習活動中。著名的語言教育專家呂書香曾經說過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完全正確或者可以適用于全體學生的[6]。教師應該做的,是在林林總總的教學方法中選擇其中一種,總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對上學生的胃口,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不能設定固定的教學模板,而是要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問題教學法,在講解文章時,教師可提前根據文章內容設計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通過閱讀文章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一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有目的有方向的開展閱讀活動,也會感受到一定的挑戰,進而滋生學習興趣;再比如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很多文章都是具有情節的。故事中包含著跌宕起伏的事情發展流程,也包含著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劃分小組,開展角色代言小活動,將文章中的情景再現到課堂上,既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了解人物之間的關系,感受文本內后傳遞的信息;教師也可跟隨時代的發展,巧妙引入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借由多媒體設備打造智能課堂,在課堂上教可利用網絡為學生介紹教材之外的信息,可以視頻,音頻動畫等動態性的形式展現枯燥無味的文字內容,通過這一方法大大的對學生形成視覺刺激以及聽覺刺激,在多重感官刺激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學生學習壓力。
5.創建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目光
語文教學過程中最怕的就是枯燥無味。在語文課堂上,學生接觸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文字,如果教師把整堂課陷入了枯燥無味的境地,那么便很難回轉,學生也會在大量的文字知識影響下,無法繼續產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規避這一點,通過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給學生多樣的學習感受。并且在現代教學環境中,教師的教學目的出現了轉變,不再如同以往一般只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能力,而是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盡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不再拘泥于以往的課堂教學,單方面地對學生加以知識灌輸,而是可以開展很多與閱讀有關的實踐類活動。如閱讀周或者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閱讀報告會。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立讀書角,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籍帶到教室中與其他同學分享,把自己的一些雜志報紙放在讀書中,供他人傳閱,通過這種共享式的讀書方式,既能夠豐富學生的眼界,使之了解到更多的文學知識,也能夠在教室內營造濃郁的學習范圍,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必要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在本子中記錄摘抄自己喜歡的書籍內容,或者寫下自己的某些文章讀后感,通過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其寫作水準,在讀寫交織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結合專業特點,體現語文魅力
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文化課知識,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在語文教育工作中,教師也要做好語文教學與專業同學之間的聯系,要考慮到專業的特點。比如很多學生在自己的專業課上都十分的刻苦,十分的努力,但在語文課上卻十分的敷衍,十分地不在意,雖然語文是中職階段的一門公共課程,但其所形成的影響卻十分的深遠,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多地關注學生,也要多多關注學生的專業,要巧妙地找到語文教學與專業教育之間的契合點,創建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特定情境,以多樣化的方式滲透語文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也可促使學生自身學習興趣。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故事為例。在引導體育專業學生開展這一課的學習活動,教師可設計如下教學情節。比如在引導學生了解完整個故事的梗概之后,教師可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展示林教頭的林家槍法,也可適當的拓展與之相關的其他中國武術,而后組織學生嘗試性地模仿這些動作,并融合自己在體育專業學習中所掌握的一些動作要領,讓學生聯系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更好的感受語文知識的內容,體會到林沖的勇猛形象,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文章主要以中職語文教學為對象,簡單概述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必要性,并介紹了一些有助于學生興趣產生的策略,具體表現為:第一,教師要立足于賞識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愉悅的氛圍;第三,要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強化審美情趣;第四,要創新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體驗;第五,要創建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目光;第六,要結合專業特點,體現語文魅力;第七,要拓展延伸內容,開展實踐活動。以多元教學理念,打造多元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王秀娟.興趣教學法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17):138+142.
[2]張仁美.中職語文的興趣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5):346-347.
[3]王旭亮.中職語文教學中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8(19):3.
[4]謝云先.淺談中職語文教學學生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253-254.
[5]王璐.中職語文興趣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J].中國培訓,2018(24):131-132.
[6]周筠.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實施多元性評價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7(11):96-97.
(作者單位:齊河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