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能勇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道德與法治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作業設計趣味化、作業內容生活化和作業形式多樣化的作業設計策略。
關鍵詞:作業設計 道德與法治 內容 形式
近年來,隨著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和“雙減”政策的落實,教育界開始探索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開始反思現有教育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在此背景下,各學校開始步入學科作業設計改革的新領域,為此,我在近年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作業設計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作業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上要讓學生喜聞樂見,盡可能設計得直觀、富有情境、富有思考性;要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探索心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學完八年級上冊“預防犯罪”一課后,我布置學生觀看CCTV12臺每周二晚上八點播出的法律講堂,并回答“犯罪分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或“說說影片中的主人公屬于哪些違法行為,并說明理由”,兩道題任選一題作為作業。此作業一經布置,立刻引起了學生探究的樂趣。后來的實踐結果表明,學生活動參與率達100%,作業質量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真正形成了量變到質變的脫胎換骨的過程,與新課標相吻合,培養了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二、作業內容生活化
作業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積極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參與民主生活”后,我布置了“就學校附近金山市場門口馬路的混亂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的作業,并列出一張表格要求學生填寫。
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金山市場調查表
從后續情況看,學生們參與程度高,完成質量好,有三個學生特別在市場的人流高峰期蹲點觀察混亂表現,分析混亂成因,并與市場管理人員商討對策,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合作完成了一份調查報告,報送鎮人大代表,獲得鎮人大的好評。
三、作業形式多樣化
除了在練習冊里精選一些符合“新課標”要求的作業外,在周末可以布置一些其他形式的作業,如手抄報、走訪、調查研究、演講比賽、觀看視頻回答問題、攝影及手工制作等等。如我在授課完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珍視生命》第一框“守護生命”時布置了這樣的作業: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應對自然災害或災難事故的自救自護方法集(可以是幾種自然災害或事故),作業內容可以是泥石流、水災、火災、交通事故、地震、溺水等等。讓學生自主選擇上述作業形式中任何一種,并告知學生,周一上交,教師點評。除了要表彰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學生,還要將所有作業展示在班級學習園地中。這樣的作業激發了學生濃厚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參與率高,周一上交后,教師一一點評,指出努力方向,學生事后表示收獲良多。
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師作業設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質量。所以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也要重視課后作業設計,教師只有在作業設計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們愛做作業,才能讓“雙減”政策下的教學減量而不減質,使學生在知識、道德、能力、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