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鳳云
一、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制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真正高效地掌握歷史知識。
二、初中歷史教學的相關方法與技巧
歷史學科是一門包含了很多知識的學科,教師只有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遨游于歷史的海洋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一)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學科依據大量的史實材料。教師在講解歷史時可以引入相關知識的故事,利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解真實的歷史情況。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找到一些相關的歷史圖片與影像資料,為學生講解歷史知識的要點。比如,教師在講解秦國歷史的時候就可以播放相關影視資料,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理解秦國歷史的相關內容。
(二)轉變課堂教學思維,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偏重知識講解,以灌輸法向學生講解知識。這種方法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利于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維,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講解完知識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與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疑惑,并發表相關看法。之后,可以派小組代表做統一的匯報,老師再通過學生的匯總進行講解。長期下去,學生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對歷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做課前引導與課后總結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時應該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比如可以給學生提前發放相關導學案,或讓學生瀏覽相關歷史資料,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這樣學生在課上聽課時就更容易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并將相關知識消化。之后教師也要做好課后總結,及時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引導與課后總結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開展相關歷史知識活動
教師可以根據相關教學內容,不定期地開展學生們感興趣的歷史知識活動。比如相關歷史演講,歷史趣味答題,甚至情景劇等。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更多地了解歷史知識,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們繼承并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加深學生的歷史底蘊與文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