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夢
摘要:作業設計是初中語文教學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培養初中生個性及綜合能力的重要渠道,新課改及“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語文創新作業設計也成為教師作業設計方向,而本文就此展開了創新研究。
關鍵詞:初中 ?語文 ?作業設計
作業作為語文教學重要構成,不僅能夠檢查學生語文學習情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如何創新語文作業設計也成為教師教學思考的要點,筆者提出了如下創新意見。
一、設計自主性作業
新課改認為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語文作業在創新設計期間,可以為學生設計出自主性的語文作業,這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維,也能讓作業形式得到創新,真正發揮出作業的積極作用。[1]鑒于此,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利用自主性作業來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從而真正提升語文作業設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以《觀滄海》為例,教師在完成這一節課教學之后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自主性作業:“請同學們在以下形式中任選作業:第一,為《觀滄海》配上相應的音樂,并且基于此來展開有感情的詩歌朗誦;第二,將《觀滄海》與曹操其他作品進行對比,詳細分析曹操詩歌特點……”這樣學生就能結合自身興趣來自主選擇作業,通過改變單一作業形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與興趣,優化作業設計。
二、設計層次性作業
語文創新作業設計時,教師還需要改變之前統一的作業形式,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針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特點等多方面差異來為學生分層設計作業,這樣才能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相應層次作業實踐中有所提升及進步。以《濟南的冬天》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層次性作業:基礎性作業面向的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要求其掌握“響晴、貯蓄”等生詞;中等性作業面向的則是中等水平的學生,要求他們在掌握生詞的基礎上感悟文本內容及詞語,并且品味濟南之美;優等生則可以要求學生分析文本修辭手法,讓學生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及寫作技巧,實現分層指導。[2]
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提出之后作業設計也受到了不少的關注,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一定要做好創新設計,結合學生實際來設計出一些自主性、層次性的課后作業,這能激發學生作業完成積極性,也能確保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在相應的層次作業實踐中有所提升,發揮出作業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先鋒.初中語文作業創新設計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18):0045-0045.
[2]張飛.初中語文作業創新設計例談[J].陜西教育:教學,2008(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