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
摘要:拼音教學是一年級語文的重要內容,學生掌握拼音的相關知識能夠為學生后續的識字、閱讀以及寫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礎。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認知發展不成熟,并且非常好動,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拼音教學中要采用趣味教學法,以有趣的教學形式和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 一年級 趣味拼音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天性實施教學。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采用直觀性、趣味性強的教學手段。拼音教學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增加了學習難度,學生的學習體驗不佳,效果不好。作為語文教師要加強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立足學生的現實情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實施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最終促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但是部分教師在拼音教學中依然沿用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拼音知識的傳遞,教師示范讀音,然后指導學生跟讀,指導學生多記、多背、多寫,在反復讀和寫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拼音知識。這種模式雖然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但是學生自身的體驗感不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1]
(二)教學方法較單一枯燥
新時期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以靈活的方式促進學生對拼音知識的掌握。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對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合作教學等教學模式加以研究和分析,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形成自己一套固化的模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改變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二、趣味教學法運用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受到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的限制,主要是憑借著自己的興趣來學習,對于感興趣的內容能夠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索,相反,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則會產生抵觸的心理,課堂上容易注意力分散。采用趣味教學法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內容出發帶領學生學習和探索,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體驗,并積極、主動參與到拼音學習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教師借助有趣的活動和形式能夠讓學生產生持續的注意力。[2]
(二)創新教學形式
將趣味教學法運用到拼音教學中,教師要將趣味元素融合到課堂活動中,并立足學生的現實情況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以不同的方式帶領學生接觸和學習拼音知識,這個過程本身是教師創新教學形式的過程。創新教學形式可以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更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對于教師自身來說,也能夠促使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樹立更加先進和科學的教育理念。趣味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寓教于樂,在各種趣味活動中識記、理解拼音知識,并靈活運用,能夠提升拼音教學的效果。
三、小學一年級趣味拼音教學的策略
(一)創編兒歌展開趣味教學
拼音知識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識記、拼讀的過程中容易混淆,單純的語言講解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兒歌郎朗上口,兒歌哼唱是一年級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因此教師就可以創編兒歌,讓學生在哼唱兒歌的過程中加深對拼音的認識,有效識記和掌握拼音內容。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中搜集一些關于拼音的兒歌,將其融入到課堂上,也可以自己創編兒歌。選擇或者創編的兒歌的語言要直白、簡單,容易理解,要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3]兒歌以短小為主,并且要朗朗上口,表現出強烈的節奏感,這樣學生才能高效記憶,喜歡哼唱。對于一些學生容易混淆的拼音知識,教師就可以創編兒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比如在學習j、q、x 與 ü 相拼時,很多小學生都不能正確拼讀,會將ü和u混淆,導致拼讀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創編一段兒歌來幫助學生區分:“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就摘帽,小u小u最淘氣,聽到j,q,x就跑掉。”通過這樣一段兒歌就可以清晰地揭示j、q、x 與 ü 的拼讀情況,讓學生明白ü和這幾個聲母相拼時要寫作u,但是讀音還是ü的讀音,而u不會和j、q、x這幾個聲母拼在一起。雖然兒歌的內容簡短,語言通俗易懂,但是教師還是要向學生們細致解釋,幫助學生理解。為了進一步增強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引入一段有趣的動畫展示這首兒歌的內容,以增加學生的印象。
(二)借助游戲加強學生記憶
一年級的小學生非常喜歡各種各樣的游戲,教師還可以引入游戲開展教學,采用游戲教學法帶領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拼音知識。教師可以圍繞具體的拼音內容設計針對性的游戲,同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游戲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游戲,以此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寓教于樂,邊玩邊學。拼音游戲活動可以運用在訓練學生拼讀的環節,以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遷移運用知識,掌握拼音的拼讀方法。
教師可以引入“玩撲克”的游戲,提前準備好有聲母和韻母的撲克牌,兩個學生為一組,其中一個學生手上的是帶有聲母的撲克牌,而另一個學生拿著的是韻母的撲克牌,教師一聲令下,兩位學生從自己的牌中隨機抽取一張出牌,然后學生比賽拼讀,看誰先正確拼讀出來。先正確拼讀出來的學生獲得一分,以這種計分的方式來進行比賽。這個游戲能夠有效訓練學生拼讀的能力,小學生的表現欲望和求勝欲望非常強烈,競賽游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全力參與到游戲中。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入一些關于拼音拼讀的游戲,組織全班學生共同參與。
(三)結合生動形象的故事加深印象
小學生非常喜歡聽故事,教師還可以將和拼音相關的內容融入到趣味故事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展示拼音知識,在故事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師要圍繞具體的拼音知識設計趣味故事,故事內容要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把握故事的內容。[4]
比如在“a、o、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一邊展示一邊講述故事,在故事中呈現相關的內容:大公雞每天清晨都會發出 ooo 的叫聲,小朋友起床后晨練,吊嗓子的時候會發出 aaa 的聲音,旁邊河水中的大鵝會發出 eee 的聲音,這些聲音共同組成了一個美妙的早晨。教師通過這個故事呈現相關的韻母拼讀,并帶領學生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和教師一起發出這些聲音,實現有效的拼讀指導。
四、結語
拼音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要優化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要采用趣味教學法,以有趣的方式和形式帶領學生學習、拼讀和運用,優化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編兒歌,還可以引入趣味游戲,或者將拼音知識融入到故事中,采用故事教學法,讓拼音學習也能夠充滿趣味,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良好體驗的同時熟悉掌握相關的拼音內容。
參考文獻:
[1]江凈帆,李佳惠.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3-5.
[2]李如玥.如何有效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應用趣味教學法[J].小學生(中旬刊),2022(11):28-30.
[3]華玉芬.趣味拼音趣味學——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出彩[J].知識文庫,2020(04):101+104.
[4]顧佳妮.落實趣味教學優化小學語文拼音教學[J].智力,2021(2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