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年
摘要:閱讀教學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重要一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素質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等具有重大意義。而以往的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他們對課程標準認識不夠,再加上部分學生不會主動思考和學習知識,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缺乏自主性,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理解與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就新課標教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開展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議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進而促進其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 ?語文 ?閱讀教學
引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一種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處理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它能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理解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智力開發和創造性活動中,是培養語言文字能力以及形成良好語感,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1]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是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
一、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是激發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這就需要教師結合不同階段、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有針對性且富有創意又具有可行性課程來進行教育引導,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并且使學生在語文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
具體來說,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就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學習興趣,適當地采用啟發式閱讀和引導性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對課文文本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本課中,教師可利用情景再現的方式展開想象和表演的教學活動。在課上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大體閱讀,掌握其中的故事內容主線,分清楚其中的人物,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其中組內成員可針對文章內容以及對話添加自己的創作與想象。隨后,教師可組織小組開展表演活動,展示自己獨特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新穎的觀點等等。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成為一個有意義的集體活動。
二、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
閱讀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逐漸養成的,它對個體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促進兒童智力、語言和思維等方面全面協調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課堂管理和學生學習習慣都對培養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具有重要影響。所以,教師應注重促進自己對于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與掌握,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學會朗讀,并能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應注意引導小學生掌握基本閱讀技巧。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蜜蜂》的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提高小學生對詞義理解能力以及語篇結構規律掌握程度,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與記錄讀書筆記,并養成自覺、自主思考等習慣。同時也要提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此外還要形成積極向上的認真態度,并敢于質疑他人觀點或看法,善于聽取與閱讀相關建議,勇于向別人請教自己理解、反思及評價等,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表達技巧。
三、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提升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來進行高效的閱讀教學。舉例來說,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趙州橋》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展示文本內容和相關知識點。如,教師可在課件上制作一些圖片或者音頻資料供學生們閱讀學習與思考,或者是將一些與本課主題相關聯或是能引起共鳴的話題編成小故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本中所學內容。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標頒布后,我國的語文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對語文學習的濃厚熱情是語文教師需要注意和努力解決并加以研究的問題之一。而通過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情感態度、健全人格及創新精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學生自主性發展以及個性化發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教學活動以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合理發揮多媒體輔助作用以提升課堂感染力與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教材中內容的理解與體會,以實際行動將新課標教材改革理念貫徹落實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其真正發揮實效性和價值導向功能。
參考文獻:
[1]有玲臻.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策略探究[J]. 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17):2.
[2]李威.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探究[J]. 讀與寫(上,下旬), 2019, 016(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