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德 劉賢峰
摘要:短視頻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教育平臺形成巨大沖擊,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關系不斷發生變化,與此同時其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徑。目前高校在運用短視頻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觀念落伍、技術欠缺、內容貧瘠等問題。但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功能優勢。應對之策:(一)優化資源整合,構建思政短視頻傳播網格;(二)創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校短視頻思想教育工作隊伍;(三)重視內容創作,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四)規范制度建設,營造積極網絡環境。
關鍵詞:短視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16-0088-04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short video era has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leading to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and path for this kind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use of short video platform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at colleges, such as outdated concepts, a lack of technology, poor content and so on. However, the use of short videos is necessary to and functionally advantageous to carry ou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ther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1) optimize resource integration to build a dissemination grid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hort videos; (2) short videos can be used to innov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build a team of teachers in ide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education; (3) emphasize content creation while adhering to the guidanc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4) standardiz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create a positive network environment.
Keywords: short video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近年來,短視頻社交媒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蓬勃發展。短視頻應用憑借著內容豐富有趣、觀看便利、社交功能完善等特點,現已成為繼圖文和語音之外的移動互聯網“第三語言”。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行業用戶量持續攀升,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9億,其中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28.5個小時,較2020年12月提升2.3個小時,互聯網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1]。92%的“雙一流”高校已入駐短視頻平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均在短視頻平臺開通了官方賬號。越來越多的高校師生通過短視頻平臺來表達觀點、抒發情感,使得高校與師生之間建立起更加便捷的情感交流橋梁。在短視頻時代,大學生自然會受到信息傳播革命帶來的影響,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儼然已成為高校亟須解決的重點難題。
一、短視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新引力”[2]。短視頻時代的到來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符合短視頻時代的工作對策,首先需要清晰透徹地了解短視頻的特點及功能優勢,認清短視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一)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現在“00后”的大學生們受主流媒體影響小,他們喜歡流行與時尚、樂于嘗試新鮮事物,“多姿多彩”的短視頻從內容、主題、算法等多方面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快速成為大學生最喜愛的娛樂方式。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正改變著高校大學生的知識學習、信息獲取以及社交方式,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亦受這些網絡意識形態的影響[3]。
大學生通過短視頻豐富而優質的內容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同時短視頻也為大學生施展個人才藝和學術成就提供了舞臺,不斷涌現出多個領域的“大學生達人”。他們制作的軍訓、開學和畢業等青春勵志的短視頻,備受用戶關注。短視頻在豐富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讓不少學生沉迷其中。不斷翻新推送的短視頻讓許多學生愛不釋手,一個十幾秒的開始便是無數個十幾秒的搭送;短視頻以“及時滿足”的方式讓大學生忘記“先苦后甜”的“延時滿足”才是做事成功的關鍵,甚至部分學生因短視頻帶來的短暫快樂而荒廢了學業。為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必須加快新媒體構建,發揮短視頻的正向力量,發揮輿論上的積極引導作用,統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短視頻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優勢
第一,短視頻具有黏性強的特點。短視頻的消費用戶大多是年輕人,通過精準定位和大力宣傳,圍繞年輕人開發的各種功能,使得其成為年輕人的平臺。如今短視頻APP已是大學生手機必備軟件,成為他們課間、飯后的主要休閑娛樂方式。高校可以充分發揮短視頻平臺優勢,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播先進文化。第二,短視頻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每個用戶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學生可通過評論區自由發言并與他人互動,也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作品,甚至可能因為一個作品收獲百萬點贊而成為“網紅”。短視頻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方式轉發,從而實現跨平臺的傳播。一個火爆的視頻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在校園內傳開,形成較好的宣傳效果。因此,高??梢园l布有趣的正能量話題來吸引大學生錄制相關短視頻,從而增強與大學生的互動,通過信息傳播與互動促使學生提高自我教育的主動性[4]。第三,短視頻具有創新性。短視頻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產物,有著動感的背景音樂、酷炫的特效和極具吸引力的新鮮話題,包含著豐富、有趣的內容,深受生活快節奏背景下的大學生喜愛。網絡和科技的發展使得短視頻能夠隨拍隨傳,剪輯簡單,可通過各種有趣的美顏特效加上時下熱門歌曲旋律制作作品,也可以直接套用模板快速做出一個形象生動的短視頻。學生在發布作品后能從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中獲得自我認同感和滿足感,并通過個人作品形式分享到社交圈子,獲得社交上的自我歸屬感。第四,短視頻具有強大的推薦算法。短視頻平臺利用大數據計算模式,通過用戶觀看短視頻的主題、點贊等數據,便可推薦他們感興趣的短視頻,也可以根據定位來向周邊范圍用戶定向推薦。因此,只要作品質量高、有吸引力,便可在高校校園內快速傳開并形成一定影響力,這便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臺。
二、短視頻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短視頻依靠其所具有的特點充分滿足了大學生既豐富又個性化的需求,深受大學生追捧,這為高校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機。但短視頻作為新型產物,除了自身行業發展不完善,缺乏規范的制約之外,高校在運用短視頻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
(一)高校在運用短視頻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觀念落伍
目前,高校基本都已經注冊了短視頻官方賬號,但大部分高校沒有足夠重視,未能以短視頻時代的新模式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高校對于短視頻認識存在偏差,簡單地把短視頻認為是以娛樂性為主的平臺,低估了其在教育方面的平臺作用,未能發揮“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自身為主體,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園講座報告、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強調思想政治內容的邏輯性和全面性,對于受教育對象的接受情況和問題反饋關注較少,然而在短視頻時代下這種模式不再受用,以用戶為中心和注重互動性是短視頻思維的具體體現,這也才是現在“00后”大學生更喜歡的方式。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直接將傳統媒體模式嫁接到短視頻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短視頻內容不符合大學生興趣點,沒有互動交流的契合點,使得本應活躍的短視頻變得死氣沉沉。因此,高校應樹立短視頻新理念,掌握短視頻的應用模式,發揮其優勢。
(二)高校在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技術欠缺
短視頻時代的到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體使用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簡單的微信、微博信息整合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F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以傳統的媒體理念和方法來做短視頻,沒能掌握短視頻的特點和傳播技巧,信息敏感度不高、熱點話題把握能力較差,不能熟練地使用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制作雖然更加簡潔化,但是不能以傳統視頻的編輯方式來處理。首先短視頻必然時長要短,這便要求將冗長的內容進行提煉,但現在高校短視頻往往出現剪輯內容雖然完整但不簡潔,難以在短時間內抓住用戶的眼球。其次短視頻要有亮點和爆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存在不善于運用短視頻特效等技術,導致短視頻存在無法展現個性、創意不足等問題,從而不能很好地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實現育人功能。
(三)高校在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內容貧瘠
目前主流媒體已經強力進駐短視頻平臺,如《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抖音賬號粉絲數量均超過1億,這些官方抖音賬號貼近時事、內容積極向上,引領主流意識形態,作品點贊量基本均超百萬人次。與這些主流媒體進駐短視頻的表現相比,高校的短視頻應用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在內容上存在巨大差距。與傳統媒體不同,短視頻時代更強調“內容為王”,僅依靠平臺的強力推廣而內容沒有貼近用戶生活,無法使其感興趣,導致瀏覽量和點贊量不高,難以起到宣傳和傳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短視頻賬戶不能為了博取眼球而發布一些蹭熱度、無實際內容的作品,甚至出現一些價值觀扭曲、低俗、浮夸的內容。高校短視頻要做到既貼近生活、接地氣,又要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具有浩然正氣。同時,對于高校個別組織和學生制作的短視頻中出現的拜金、低俗等價值觀扭曲內容,要加強監督管理、激濁揚清,高校應及時作出反應,各方形成合力,引領主流意識形態,宣揚積極優秀文化。
三、短視頻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對之策
(一)優化資源整合,構建思政短視頻傳播網格
在三全育人“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的要求。的思想教育格局下,充分整合資源,逐步構建思政短視頻傳播網格。在傳播主體數量上,鼓勵學校官方、二級學院、名師專家、學生會社團組織、學生干部等成為原創短視頻用戶。高校中短視頻用戶主要分為三類:學生用戶、高校教師用戶、高校官方用戶,其中后兩者用戶較少,三方主體在數量上嚴重失衡,改變這種“一頭大,兩頭小”的失衡局面需要鼓勵高校教師開通短視頻賬戶,高校各大組織積極注冊官方賬號[5]。高校教師和高校官方是短視頻主流文化的主力,只有達到一定數量形成規模獲得高人氣、高流量才能與校園非主流文化對抗,從而凈化校園文化,讓校園散發出優雅文化氣息。在傳播組織結構上,大力推動短視頻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以戰略性高度做好整體布局,形成以學校為領導層,二級學院和名師專家為引導層,以學生組織、學生干部為傳播層的短視頻傳播矩陣,同時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形成多方合力從而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傳播影響上,傳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健康、感化人性、催生正能量的作品,選樹優秀典型作品和用戶,提升短視頻文化價值的影響力。
(二)創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校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針對大學生對短視頻的熱衷,應抓住這一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高校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將高校短視頻平臺打造為幫助大學生獲取正能量、學習真知識、掌握好本領的平臺,提升高校短視頻文化的思想滲透力。一是以思政課教師為核心主體,選拔具有感染力、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針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家社會熱點或是經典著作等內容,借助短視頻平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成為有趣且有看點的短視頻。二是以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咨詢師為基礎主體,選取受歡迎、溝通能力強的教師,針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心理困境等話題,以接地氣的生活化方式拍攝制作校園短視頻“小課堂”。三是以大學生黨團干部、優秀學生為輔助主體,發現大學生抖音達人,發揮學生群體的朋輩作用,用青春風貌秀出時代最強音。
(三)重視內容創作,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引領
短視頻因其豐富的內容,有吸引力的表達方式而深受用戶追捧。比如,近年來“內卷”“社?!薄?饃(餾饃)”“金錢豹”內卷:網絡流行語,原指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后,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經網絡流傳,很多高等學校學生用其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愿”競爭?,F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梢钥醋魇桥Φ摹巴ㄘ浥蛎洝?。
社牛:即社交牛逼癥,網絡流行語,與社交恐懼癥相反的概念,形容在社交方面不膽怯,不怕生,不懼別人的眼光,不擔心被人嘲笑,能夠游刃有余地溝通。
6饃(餾饃):網絡流行語,是山東、河南等地區方言,意思是熱饅頭。
金錢豹:網絡流行梗(笑點、橋段),這個梗是網絡上流傳的一個說法,金錢豹,諧音“進錢包”。換上金錢豹的頭像意味著將會有金錢,也就是暴富。網絡熱詞就從短視頻中產生并廣為流傳,然而思想政治教育類的短視頻內容卻因創意欠缺導致瀏覽量低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6]。因此要優化內容、更新理念,要抓住時政熱點、把握最新話題,根據社會當下熱點及時設置正能量話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并熱烈討論。
(四)規范制度建設,營造積極網絡環境
推動高校短視頻平臺健康有序地發展,助力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健全平臺保障機制,構建完善的治理體系。首先,建立監督機制,在高校內實行網絡實名制度,做好網絡輿情預警及網絡危機預案等工作,對于觸碰底線的作品及時發現并處理,對于違規賬號做到及時關停。其次,健全舉報制度,聯合多方力量,人人都是網絡監督員,在校園內除了高校官方的網絡監督外,發揮學生的監督作用,對于發布傳播低俗及違法內容的作品及時舉報,形成嚴密的網絡生態保障網,從而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言行,營造積極的網絡環境。最后,完善技術監督,通過現代技術,開發利用網絡檢測系統做到自動鑒別、阻斷、過濾不良內容的傳播,提高監管效率[7]。
四、結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引領性的主導作用,同時是高校推進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全面成長的基礎工程。在短視頻新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終堅持以育“時代新人”為根本指向,要把握機遇、與時俱進,要契合短視頻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堅持體系化、系統化的思政育人原則,從而不斷強化主流思想在短視頻平臺中的話語權,助力青年大學生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網.(2022-02-25)[2022-11-30].https://www.cnnic.net.cn/n4/2022/0401/c88-1131.html.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叢亮.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J].思想理論教育,2019(11):82-85.
[4]王夢云.發揮抖音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9(10):86-91.
[5]崔海英.校園抖音文化的現象審思與教育引導[J].思想理論教育,2019(6):85-90.
[6]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2-20(1).
[7]王肖.大學生短視頻熱現象的原因分析、潛在風險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1(1):93-97.
作者簡介:馬光德(1991—),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單位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劉賢峰(1979—),男,漢族,山東日照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