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杰 吳曉
摘 要: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VI設計課程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近年來,盡管大多數職業院校已經開始大力推廣項目化教學模式,并在教師專用課件等輔導材料方面進行項目化改造工作,但是從教學實踐運用出發,不少職業院校的項目化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對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基于課堂派平臺,提出了高職院校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路徑及具體操作方式,旨在提升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VI設計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VI設計;項目化教學;課堂派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9-0147-03
一、引 言
VI全名為VisualIdentity,即CIS靜態視覺識別功能,它可以通過一系列可見的視覺標志對外表達企業的基本理念,從而幫助消費者認知和理解企業品牌。VI設計課程是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內容,本課程重點圍繞企業品牌形象建設,通過對企業品牌進行整體設計來提高企業實力;同時,本課程還通過對企業進行品牌調研、市場定位、企業形象設計以及企業VI手冊制定過程等知識點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和學習企業在進行品牌塑造時所使用到的獨有的視覺識別設計方法、創意技巧等,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品牌策略運用能力。
二、高職院校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及其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我國逐漸步入信息化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上升趨勢[1],設計人才的培養和教學方法也就成為了重點研究方向,而大部分高職院校多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項目化教學
項目化教學方法是一種應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的教學方法,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教師為教學導向,以實踐為教學手段,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綜合能力,因此,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對VI設計課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VI設計課程是設計類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將項目化教學與VI設計課程相結合開展教學工作,不僅能提高學生的VI設計綜合能力,還可以將其項目化課程設計成果進行展示,供企業應用,一舉兩得[2]。
(二)高職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困境
長久以來,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設置的虛擬選題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課程選題普遍存在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并且缺少針對性與應用性。項目化教學的一大困境就是對課堂統領全局、高屋建瓴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
2.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注重教學個別案例,弱化了項目拓展。無論是從無到有的新創項目,還是以往人們已經研究過的實際案例,每一個具體的項目內容都不可能涵蓋本學科的全部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實施某個具體項目時,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并適當對項目內容加以必要的擴充,以使學生對學科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3.教學資源不完善。比如,存在教材較為缺乏、圖書或相關資料更新慢、課程網站不完善等問題,難以滿足項目化教學的實際需要,導致學生拿到任務后,不能及時查找到合適的資料并完成相應的任務。
4.在結果評價中往往以教師個人喜好、以VI手冊頁面效果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在設計作業時,學生習慣于依賴已有的設計模板,缺乏創新能力,這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5.教師常采用成熟品牌作為示范案例,而大部分學生難以接觸到這些知名品牌及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實際應用性不強。
6.課前,學生沒有主動收集充足、詳實、必要的材料,導致學生容易忽視對企業發展理念的提煉歸納以及對企業情況的實際調研。
7.VI設計課程未注重保存學生的作品,僅以期末打分的形式作為結課考核,且未及時進行教學成果轉化,導致學生缺乏成就感和獲得感。
三、基于課堂派平臺高職院校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路徑
課堂派是一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是基于教學目的的可視化學習工具,被廣泛用于我國的教育機構或組織中,能夠為教師及學生提供班級管理、作業在線批改、成績匯總分析、課件分享、在線討論等服務。課堂派平臺在手機端是微信公眾號,在網頁端是輕量網頁,所以無需占據學生的設備內存。并且,由于它是微信訂閱平臺,因此,教師在課堂派發布公告、考勤、作業、私信等都會直接在學生的手機微信上特別提醒,避免了其他資源共享平臺信息滯后、暫時屏蔽的問題,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收到關鍵信息。
課堂派的PPT和視頻圖文資源可以根據需要插入答題,通過后才能繼續播放視頻;與同學競答題目會拿到星星卡或者更多的分數,這些數據都可以被統計、記錄下來,這種強大的課堂互動功能改善了傳統課堂互動性不強的局面。課堂派的互動功能還表現在教師互動組塊,課堂派的在線批改作業實現了數據的云儲存和云預覽,且為教師提供了查重、即時多功能批注和多種形式打分等功能。課堂派可以實現師生即時私信,數據化圖表式地呈現作業成績。在課堂管理方面,課堂派的考勤、隨堂表現、班級管理等功能十分便利;而在資源管理方面,教師可以上傳課件、復習資料、慕課、推薦閱讀和學習資源并分享給學生。課堂派為企業、教育機構和教師提供了資源管理功能,有助于實現多重加密處理和嚴格的權限管控;同時,其強大的學習行為分析和教學質量分析,也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由此可見,課堂派能夠很好地幫助高職院校教師做好課堂管理和資源管理,是高職院校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可行路徑。
就課堂派平臺而言,項目化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景導入,明確任務
在項目確立初期,可以在課堂派平臺發布真實、即時的項目選題和任務編制。第一個選題是來自行業內專業比賽的真實題目。教師可以把比賽題目中企業的實戰項目進行整合,并發布在課堂派的目錄章節框架里,讓學生代入到接單和備賽的環境中,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比賽;還可以將近期正在進行的比賽題目整合出來,通過課堂派的學情分析問卷進行發布,讓學生完成相應問卷,并以相同的選題進行自由分組,與教師或者企業設計人員一起完成項目。第二個選題是高職院校設計類相關的院系或教師在校內合法成立設計企業或者工作室,由工作室直接承接各企業的項目需求,并將需求發布在課堂派的公告上供學生選擇,這樣更便于學生參與到市場化項目設計中,鍛煉其應對各項實戰所需的能力。第三個選題是承接校企合作項目,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后,由教師和合作企業直接對接將VI項目發布到課堂派,或者將各個合作企業設置為教學團隊里的協助者,由他們直接在平臺發布即時需求。第四個選題來是學生自主在豬八戒網等各大設計網站上直接接單,并在課堂派申請作為項目選題。比如,在進行任務編制時,教師不僅要充分發揮教學能力,確保任務書詳細而準確,還要對需求方的遺漏作適當補充;在編制項目任務書時,教師要充分聆聽企業設計人員意見,共同編制,使設計要求符合設計需求方的意愿,符合設計行業的平均標準,以彰顯市場競爭力。
(二)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明確課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去企業進行調研,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特點、經營文化以及有關商品、業務、人才等方面的真實狀況,并與內部人員溝通、談話,從而得到更有效的資料;同時,將收集的照片資料和文本資料加以綜合、總結和研究,尋求產品的特異性定位,將更有用的資料信息運用到今后的視覺產品設計過程中。此外,教師還要在課堂派上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由于課堂派本身也帶有添加慕課資源的功能,因此,教師既可以通過檢索關鍵詞來添加平臺共享的學習資源,也可以將其他平臺采集到的共享資源放在課堂派上供學生自主學習。該方法突破了空間和時間范疇的限制,使學生在進行任務時,能夠方便地搜索到與任務有關的多媒體學習資源,進而使學生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自主協作,具體實施
首先,在項目中期設計的置入階段,根據對前期項目的大數據分析和判斷,學生可以在課堂派的學生小組功能內形成小組,一起探討和挖掘企業形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問題找到設計項目中企業定位的突破點,對企業新形象設計進行提煉和完善,從而共同進行下一階段的反思和討論,形成新形象設計的初稿。其次,通過在學生和企業甲方員工之間開展高效的創意交流來發現客戶的興趣點,進一步發展深入,并在課堂派提交小組作業供教師和其他小組評估。最后,教師帶著學生作品再次走進企業內部,與客戶洽談溝通,確定客戶最感興趣的設計,為未來高效地做出設計方案規劃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課程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為重點,主要鍛煉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四)點撥引導,過程檢查
在項目的完成階段與客戶提案環節,指導教師是整個項目設計指導與執行過程中的核心人物,所有的項目指導與各個環節的設計執行均離不開指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因此,在課堂派的私信和作業環節也是指導教師不斷對稿件進行提交和打回的磨合過程。教師在課前會給每個學生發一本評價手冊,而評價手冊的作用除了便于互相點評之外,在每次進行任務過程時,還可以提示學生正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
(五)呈現成果,修正完善
團隊設計的作品是由教師和企業設計人員進行評審和評價的,教師需要指導團隊改進創意和設計。對設計需求方選定的團隊設計優秀作品,教師要根據需求方的設計意圖指導團隊設計者進行修改。對需求方認可的設計,教師要及時跟進,并確認它在市場上的認知度和反響。對沒有選中的設計作品,教師要及時進行點評和說明,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一個小組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風格和創作想法,因此,培養學生求同存異,共同觀察和共同創作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作水平,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此外,對掌握不準的設計內容,教師要充分聽取專業設計工作者的建議,為學生提出正確的教育意見。
(六)評估檢測,拓展升華
建立有效的評價系統,應從項目評估、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此階段記錄歸檔非常重要。高職院校教師要注重篩選、收集和保存學生的優秀作品,提高學生的參與感、成就感以及集體榮譽感。現階段高職院校存在的普遍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的作業難以得到重視,VI設計課程僅以期末打分的形式作為結課考核,并未進行篩選和推優,因此,教師可以申請訂閱賬號,經學生同意后,專門收集和發表學生的VI設計課程期末優秀作業、團隊小組作業,在提升學生成就感的同時,也值得學生借鑒、學習。很多院校在這方面已經有了相關實踐,比如,在微信訂閱號搜索一欄輸入“VI設計課程作業”等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很多院校發布的優秀課程教學成果和學生作業。
四、基于課堂派平臺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體會
在VI設計課程中引入項目式教學模式,是把行業所需知識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與解題技能,開發他們的思維與創新意識。在具體課程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未來職業需要和實際狀況進行課程設置與安排。
在高職VI設計課程中引進項目教學法,是把高職VI課程設置與教學實踐、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職業市場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求、企業市場理念等因素緊密結合起來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選取和設計項目時,需要根據具體院校狀況和學校實際,按照課程教學特點和教學內容合理選取建設項目,在實際運用中還要更加重視對學生建設項目的指導,并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衡量對學生項目實施的成果。盡管項目化教學方法在VI設計教學中的應用也有弊端,但總體而言,項目化教學法仍是未來高職畢業設計課程教學的重點方向,同時也是高職教學改革與創新需要的有效教學方式,既有利于培育應用型、綜合型的優秀設計人才,也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的VI教育設計工作質量,對推動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冬薇.高職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研究[J].藝術科技,2015(6):251-251,279.
[2] 楊皓.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評《VI設計與應用》[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8,34(5):121.
[責任編輯: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