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英,王俊國
(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21 世紀的教師面臨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挑戰,一場課堂革命正在悄然發生[1]。從當前來看,我國新時代的“課堂革命”,就是要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新型教育教學形式,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2]。“乳與乳制品工藝學”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核心專業課程,為保證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需求,應打破原有的、僵化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引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數字化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設計更加符合人才培養要求的、合理的教學內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正是符合當前數字化教育理念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但目前較多的混合式教學中線上教學活動與線下課堂教學脫節問題嚴重,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
2017 年開始嘗試采用DIY-PBL 教學法對“乳與乳制品工藝學”課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問卷調查及課程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4]。后期,將TRIZ 理論引入“乳與乳制品工藝學”線上線下一流課程的建設,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獲批校級線上線下一流課程及自治區級線下一流課程。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導向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依托學校優慕課教學網絡平臺和騰訊會議,根據設計的教學內容,在每節課程講授的同時進行課程錄制,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建立教學資源庫,以便學生課后的知識鞏固。
BOPPPS+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見圖1。

圖1 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將課程設為線上- 線下- 線上三段式教學模式(見圖1)。第一階段- 課前自學,第二階段- 課堂導學,第三階段- 課后拓展。
通過學校在線教育綜合平臺發布自學任務單,要求按所發布的自學任務單,依據上傳的教學課件及視頻資料自學相關內容及線上討論話題的參與。自學任務單內容包括:①學習目標。依據教學大綱中所要求達成的目標進行制定;②學習方法。采用自學任務單+學校在線教育綜合平臺+線上討論的形式進行;③預習任務。登錄學校網絡教學平臺或課程伴侶,查看本節需要預習的內容要求。借助上傳的書籍、課件及互聯網,了解學習內容,并要求網上參與相應的話題討論。根據學生的自學完成情況及話題討論情況適當調整課堂的授課側重點。
BOPPPS 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包括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 和總結(Summary) 6 個教學環節[5]。BOPPPS名稱是由這6 個教學環節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構成。BOPPPS 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及課堂組織教學的一種有效模式。該課程采用BOPPPS 教學模型組織線下課堂教學。
BOPPPS 教學設計模型見圖2。

圖2 BOPPPS 教學設計模型
導言(Bridge-in,B):首先根據網上教學平臺上每位學生對預習資料的瀏覽次數及時長和討論話題的參與度等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進行反饋,對表現優秀的學生提出表揚,展示優秀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課前暖身和導入主題的目的。
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O):依據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再次給出章節重點和難點。
前測(Pre-assessment,P):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掌握學生的先備知識及知識儲備能力。以便調整后續教學內容的深度及進度,讓課程的目標更加聚焦。
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P):在進行章節重點和難點知識的講解的同時,設計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教學活動。例如,將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對所講章節的重點進行歸納總結,派代表當堂分享,并進行討論或點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形成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授課模式,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后測(Post-assessment,P):后測的目的是驗收學習成果。在參與式學習之后,通過雨課堂進行隨堂測試,評估學生的學習結果、繼續鞏固知識點,檢驗是否達到學習目標并對知識進行延展。
總結(Summary,S):對重點內容進行扼要概括、延伸思考、布置作業、安排下節課內容。
要求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課后復習,線上提交學習筆記及課后作業。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總結,以鞏固課上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通過線上提交、分享,并進行互評,在互評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點。
思維導圖見圖3。

圖3 思維導圖
由圖3 可知,幫助學生對液體乳加工一章的內容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而繪制的思維導圖,同時啟發學生利用這一形式進行該課程知識點的記憶。通過思維導圖的使用,學生基本學會了歸納總結課程的知識點,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可引出問題,通過微信、郵件等方式進行線上和線下答疑。
課程的教學改革創新成效是要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考核和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現出來。課程考慮到考核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性及工藝課程的性質,以期末考試及實驗課為主要考核依據,結合考勤、線上線下學習記錄、隨堂練習來綜合考核學生。在期中和課程結束前也會通過問卷的形式,對課程設計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做出評價并提出建議。針對學生給出的教學評價與提出的建議,課程組通過討論做出相應的調整。
應用改革創新后的BOPPPS+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顯著,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期中對52 名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目前線上線下所提供的課程資源,包括電子課件,電子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及教學視頻資料等可以滿足所有學生課前和課后的學習需求。57.69%的學生對教學效果很滿意,38.46%的學生滿意,仍有3.85%的學生認為教學效果一般,因此還需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完善。52 名學生對該授課模式均能接受,且98.08%的學生認為教學過程溝通順暢,解決問題及時。線上線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表明,94.23%的學生可以自覺按時完成,3.85%的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督促下可以按時完成,1.92%的學生無法自覺按時完成。相關性分析表明,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溝通效果對學生線上線下學習任務完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直接影響。且信度分析中的Cronbach.α 系數值為0.889,表明量表信度非常好。有研究者指出,知識溝通是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溝通的中心環節,是解決教與學這對矛盾的主要途徑。教師必須通過溝通行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與興趣,進而使其產生對所授課程的某種需求[6]。因此,后期在教學方法及師生互動性上還需加強。多采用一些激勵的方法,如學生互評,優秀作業展示和分享,營造良性的競爭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7]。
基于教育心理學及認知理論的BOPPPS 循序式教學模式與以任務為導向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相結合。從教學手段、教學環境到評價體系均進行多元化設計,極大程度地激勵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為今后設計更加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授形式以迎合高速的教育教學改革步伐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礎,為新工科人才培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