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彬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班級是學生學習知識、認知自我、積極上進、培養感情、提升技能、落實實踐、追逐夢想的有效場所,班主任教師是班級的教育者、管理者、統籌者,應當加強班級教育管理建設,提升班級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感交際能力、責任感,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發揮自我價值,幫助其構建完美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態。筆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和經驗,從“強化班級建設管理,樹立明確教學及管理方向的必要性”“初中班主任優化班級教學及管理的具體路徑”兩大方面入手,對于初中班主任優化班級教學及管理的路徑進行有效探究。
首先,班級是學校的一部分,在進行班級建設過程中需要契合學校的整體辦學方針和辦學定位,貫徹落實學校的整體教育策略和教育理念。良好的學校文化與辦學定位是后續班級建設及活動開展的有效理論指導基礎。
其次,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師越來越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品質與道德基礎,不以單純的文化教學為主要目標。特別是對于初中數學這類具有實用性、生活性的教學課程來說,學校應當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技能和文化素質,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知識運用實操水平。我們在進行班級建設過程中,應當切合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需求,與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方向相對應,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將務實、求真、踏實、實踐、技能、提升等作為學習性、基礎性、文化性的班級建設指導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最后,初中班主任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教育建設、班級管理建設的實際及最終目標都是培養更加具有功能性、綜合性、技能型、現代性的優秀人才。因此班級建設要契合人才培養的目標,突出和挖掘現如今社會與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將學生培養成更加具有專業技能、職業責任心、道德感、社會服務感的現代型人才。
立德樹人乃教育根本目標,教師應該在提升學生基礎語文知識和其他文化素養的同時,引領其樹立遠大理想,提高學生德育品質,如此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積極的影響,為祖國培育德藝雙馨的優秀人才。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基礎,提升自己的教學品德、師風師德,善待且尊重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鼓舞學生認真學習、禮待他人、換位思考。例如,作為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我一直秉持著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教學目標,將德育愛生作為自己的教學準則,立足于實際情況,關注班內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生活難點、性格差異、可提升性,落實愛心教育,用心守護學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我還善于利用諸如“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周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蘊含德育元素的名人故事來感染學生,為學生普及積極的語文德育知識,樹立良好的德育典范,激發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傳承德育美德的信念。
最后,教師可以在每天教學之初,為學生分享一句德育導向的名人名言,為學生解釋其德育內涵,促使學生在點滴生活和學習中品味德育的魅力,做一個高學識、懂知識、明事理、好德行的優秀學子。德育愛生,育情為基,便是我教學的真實寫照。教師要愛班內每一個天真爛漫的學子,無論其學習成績如何,不以成績定論學生的綜合發展,而是鼓勵學優生不驕不躁,保持良好的學習節奏和態度,同時鼓舞學困生不氣餒,教給其適用的語文學習方法。
首先,文化建設具體內容可包括班內文明標語設置、班歌選擇、班級文化交流、專業文化定向。我們倡導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熱愛學習、有效實踐的班級學習文化環境。因此,身為班主任,我致力于優化班級教學及管理建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如,數學學科的班主任教師要基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挖掘相關問題,開展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各種活動和課程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建議教師進行實驗對照性的數學教育,針對班級的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分層次地制定相應的數學教育方案、創設新的教育模式、開展特色教育活動、建立新的教育機制等。而基于以上理念所采取的各種數學組織活動,都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策略,通過這些策略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價值觀,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并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意識。
其次,督促學生認真學習、尊重他人、樹立理想。初中班主任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專心學習,苦于鉆研,幫助學生明確自己身為學生的責任。教學的根本在于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性知識技能。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認識自己、認識學科、明確責任”的班級活動,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督促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明確自己身為學生的身份、任務、責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最后,夢想是知識積累、行動實現的前提,教師可以以“談談我的理想”“我的中國夢”等班會及主題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交流夢想,暢談人生,為學生播放近些年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提升學生的職業自豪感,引導其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的夢想。同時,教師可以請往屆優秀畢業生回校為應屆學生諒解自己對于就職和專業的理解、實際的職業要求、職業發展方向、就職及求職經驗,提升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以此構建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熱愛學習的班級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意識和文化綜合素質。
初中班主任的教學及管理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主要學習感受為教學前提基礎,以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為重要目標契合現如今的初中教學整體需求,滿足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需要。因此初中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契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需求,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培育現狀和突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與學生要彼此真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與表現機會,督促學生進行探究、交流、展示。對于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與引導,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維護學生的學習自尊心,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我認為,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首要任務便是對班級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把握。確切而有效的班情分析能夠方便班主任教師在后續確定適合班內學生的班級文化、班級管理模式、班級教育方針。學生的成績也各有不同,班內學生的戶口及家庭情況也有所差異,掌握班內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也有助于教師后續開展各種班級活動完善班級建設。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及班級管理建設的必要性。首先,現代社會對人的培養規格要求是綜合的,因此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對班主任建設班集體和學生本身的積極建構。教師應當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設計出一些利于學生改變認知、樹立自信、樂于交往、激發正面、陽光、堅韌、友愛等積極心理品質的班級活動。通過心理健康班會課、心理健康團體輔導課、個體輔導、家庭教育沙龍等活動,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制訂出一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良性競爭、合作互助的班主任工作模式。
其次,縱觀當下的綜合教育教學環境,學校對于學生評價及心理綜合素養培育重視程度較低,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提高知識文化成就。因此很多初中學生出現了不愛交際、拒絕參與集體活動等各種心理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應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心理綜合素養。
2.心理健康教育及班級管理建設的措施。例如,心理健康也是學生必備的綜合品質和能力,因此,組織班主任逐漸進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學管理研究,開展了如下策略。
首先,完善了教師教育隊伍和心理輔導設施,明確分析和理解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的主要及重點內容,探索近年來的心理教育教學評價情況和策略開展情況,挖掘阻礙班主任工作中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教學與評價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突出性主要矛盾和問題難點。
其次,通過問卷調查和實踐研究,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開展策略、教授教學需求、學生成長需要,鼓勵教師結合問卷調查數據和反饋調整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最后,班主任教師應當營造民主平等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進行團隊建設,培養出良好的合作能力,師生共同關注易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發現、及時疏導,努力幫助學生消除自卑、逆反等破壞班級建設的消極因素。
1.強化增值性評價式的班級管理建設。所謂增值性評價,指的是以學生的進步或增值為評價的客觀依據,不以當下教育結果做論斷。相比于以結果性成績為唯一標準,其更能體現教育評價的公平性。關于學生增值評價的內容,政策方面也有相應的支持。例如,我們應當探索教師對于學生增值評價開展策略的認知了解程度,透析大家對于班主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運用增值性評價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內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一教學模式的認可度,提高教師的正確教育評價意識和增值引導觀念。此外,通過增值性評價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學相長。
2.搭建家校合作的積極性評價式教育橋梁。初中班主任教師作為一班之主,在整個班級教育管理與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領導作用,是學生學習層面的陪伴者、引導者、督促者。因此班主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構建家校合作的評價橋梁,拉近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和進步之處,為班內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健康成長檔案,通過積極正面的鼓勵和評價,幫助學生實現更多層面的進步。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微信、電話、智慧校園平臺、互聯網信息平臺等方式,與班內學生的家長構建良好的聯系。每星期、每個月、每學期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并且針對學生給予客觀公正的教育評價,將學生成長檔案與評價內容一起轉發給學生的家長。在此基礎上邀請家長對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學習表現進行有效的反饋,并且在學生成長檔案的最后寫上自己的評價感受與期望。這樣一個來自班主任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整體評價檔案,便能夠有效呈現給班內每個學生。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在學期末的時候觀看自己的成長檔案,閱讀教師與家長的直觀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獲得更好的心理體會和后期的進步。
首先,教師可以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和思路,強化實踐練習。實踐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學習問題的有效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教育探究活動,組織學生到學校合作的社區進行實踐。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可以將勞動實踐、生活實踐、教學滲透、班級管理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勞動實踐積極性和綜合品質。其次,班主任可在班級中張貼了一塊小黑板,用以記錄好人好事,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挖掘生活中助人為樂、勤奮學習、克服困難、專業提升等各方面的美好瞬間,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展示,月底搜集制作成PPT,與學生共同分享生活里的美好小事。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教師在學生的整體學習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與班級管理能力,在具體的策略上進行有效的完善與探索,為學生創建更加積極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與班級環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引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素養。初中班主任教師應當以班級為紙,以學生為墨,帶領學生一起勾勒美好學習生活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