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士文
安徽省霍邱縣花園鎮中心學校校長
在推動國際教育方面,我們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進來,要求教師面向世界,瞄準國際先進知識、技術、管理,吸納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走出去,鼓勵學生努力擴大知識半徑,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通過實踐磨礪道德品質,掌握真才實學,鍛煉過硬本領。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自信地走向世界,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型人才。
國際教育不僅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責任。作為校長,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為推進國際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積極營造國際化教育氛圍,拓展教育資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讓農村學生也能享受國際化教育的紅利。
劉志剛
黃驊市新世紀中學校長
教育的原點是育人,教育的根本要旨是促進人的發展。我們立足實際,堅持以生為本,踐行“五育并舉,特色強校”的理念,以“面向全體、注重差異、分層施教、扎實雙基、關注后進”的課程教學理念為指導,深入推進“體教融合”“藝教融合”,實行體驗型“教練技術”教研方式和“五位一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搭建完善的校本教研框架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全球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趨勢。我們與多個國家的學校建立聯合辦學關系,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經驗,為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奠定重要基礎。
唐敏
上海大學附屬嘉定留云小學校長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教育的意義就是去發現、挖掘、培養,讓每一個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當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更加深入。未來,我們需要從更多元的角度,以更開放的思維和更開闊的眼光看待國際教育,以滿足不同家庭對多元化教育的需求。
王海燕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執行校長
首先,我們堅持“課程育人”,以培養學生的大閱讀能力和多元思維能力為核心,以國家標準課程、中外融合課程、審美志趣課程、樂活創智課程為載體,構建必修和選修多元發展的課程群,在課程中發現兒童的勢能、發展兒童的潛能。
其次,我們倡導“共研共生”,著眼教師的成長需求,立足課堂教學,以名師工作室、項目工作室、青藍工作室為平臺,在系統建設中為教師構建最佳成長路徑,讓教師擁有感知幸福、創造幸福的經驗和能力。
最后,我們推崇“家校社協同”,依托“螢火”閱讀共建、“螢火”志工服務、“螢火”助學課程三大項目,努力構建家校社共育的美好樣態。
董彩鳳
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校長
我校以“奠基精彩人生,成就最好自己”為辦學目標,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教育。我們主張,不管學生將來成為哪一類人、從事哪一種職業,只要他力爭成為所在行業里的佼佼者,那便是精彩的人生,那便是最好的自己。
學校將現代教育理念所倡導的“五育并舉”與傳統儒家文化“六藝”思想融會貫通,以教師、家長、學生為課程對象,形成了包含三類十二項的博雅校本課程體系。在具體辦學中,學校借助地域優勢,依托“關學”文化思想精髓,向外延展豐富的人生職業規劃,向內賦能豐盈的人生價值定位,致力于培養具有淵博知識、高雅情操、創新思維、求真作風、國際視野和社會使命感的綜合型人才。
王婷婷
諸暨市海亮外語中學校長
國際教育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除了過硬的基礎學術素養外,還應該包含培養健全的人格、自律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以及找到自己的專業熱愛并持續點燃自己對于熱愛專業的熱情等。
教育應該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多地與社會的需求接軌、與未來的職業發展接軌、與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接軌。海亮國際教育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制定自己的辦學目標、設計自己的培養模式,在20年的國際教育發展歷程中,傾注眾多的教育資源不斷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養,努力培養適應國家、社會發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