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月 張民
摘? 要: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在成果導向教育這一核心理念下,對畢業要求達成度進行合理評價,是工程教育認證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在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體系中重視學校、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對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度不夠。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有必要導入讓學生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自我評價的機制。日本九州工業大學基于日本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制定的認證標準,開發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多功能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借鑒國外經驗,我國在面向工程教育認證構建學生自我評價系統時要充分認識到其作用和功能,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可實現學生對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從而將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畢業要求的達成。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自我評價;學習檔案袋;形成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6-0067-05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under the core idea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o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reasonably. At present,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n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by schools and teachers, but not to the self-evaluation of stud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 self-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tudents to test their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a multi-functional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 learning using e-learning portfolio based on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the 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when we construct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towa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we should fully recognize its role, function and utilization. It can realize the self-evalua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e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nd awareness, so as to combine the self-evaluation 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mple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student self-evaluation; learning portfolio; formative evaluation
為了構建中國高等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促進工程教育國際化,我國自2006年啟動了工程教育認證工作。2016年6月,中國成為第18個《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工程教育國際化邁出重要步伐。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288所高校1 977個專業通過了工程教育認證,涉及機械、儀器等24個工科專業類。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工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我國積極開展工程教育認證,推動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工程教育改革中,現有質量檢測與評價體系更多的是教育行政部門或第三方機構從辦學條件、教育結果等方面進行的靜態評價。現有的研究較少從學生自我評價的角度對工程教育質量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評價[1]。
一? 工程教育認證中導入學生自我評價的必要性
(一)?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評估要求
日本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ABEE)在2018年度之前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規定“要求學生對專業學習·教育到達目標(相當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的‘畢業要求)的自身達成狀況進行持續檢查,并將之反映到學習中去”。在新修訂的2019年度日本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更是強調了在學生持續對學習·教育到達目標進行自我檢查、反饋的基礎上,來實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22年7月最新發布)中要求“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并通過形成性評價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沒有對學生可以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自我評價和檢查的規定,并且評價體系中也不夠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工程教育認證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在重視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各方面評價的同時,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促進,也是需要和合理的。
中日工程教育認證都體現了“基于產出”的核心理念,強調“以目標為導向”,要求認證專業設定可衡量的畢業要求,并通過對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評價來檢測畢業生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要求,從而提高工程教育的培養質量。因此,客觀充分地對畢業要求達成度進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要求要恰當使用直接、間接、量化、非量化的手段來進行有效的評估。目前,我國高校各專業在如何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怎樣建立起內部質量評價機制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有基于課程評價結果的直接評價法和基于學習者體驗的間接評價法等。而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和檢查自己是否達到畢業要求這一間接的評價法對于客觀全面掌握學生的畢業要求達成度也是重要和可行的。
(二)? 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人才培養的要求
洪藝敏[2]指出長期以來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是針對教師教學視角的評價,忽視從學生的角度去評價,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的主體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根本提高。
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年版)中,許多理工科專業的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對質量保障體系部分都要求“建立對課程體系設置和主要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定期評價機制,評價時應重視學生與校內外專家的意見”。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中指出要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激發求知欲望,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OBE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國高等學校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推動課堂教學革命,重塑教育教學形態,同時在評價機制方面也開始嘗試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企業評價等。
基于此,重視學生學習的自我評價機制,可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完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 學生自我評價的作用
教育學領域的自我評價主要指的是學生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對具體的學習任務或學習過程作出自我判斷,是一種學習性的自我評價[3]。學生通過進行自我評價,參與到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可對自身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養成起到促進作用。
學生在中學時往往學習的是指定的內容,在選擇大學、進入大學時目的意識較弱,從而導致學生本身對達到學習目標和畢業要求的意識性不強。在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通過要求學生對學習目標和畢業要求達成度進行自我檢查,讓學生定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可督促學生選擇和學習有利于達到學習目標和畢業要求的科目,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生為了改善自己的學習,必須學會對自己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將其反饋到今后的學習活動中并加以活用。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上課的效果,提高自己學習的欲望,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因此,在工程教育認證中引導學生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自我評價,是符合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
二?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評價方式——通過“學習檔案袋”的形成性評價
所謂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的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觀察、記錄、反思而作出的發展性評價[4]。
做好形成性評價的有力工具之一就是學習檔案袋。學習檔案是學生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知識資料和在學習過程中所有形成性評價資料的匯總[4]。在學習檔案袋的基礎上,“電子學習檔案袋(E-Learning Portfolio,簡稱ELP或ePortfolio)”近十幾年在美國、加拿大等國迅速發展,今后將成為一種有力的評價和教育方式。以往課堂上的考試和評價,往往只能評價學生學習的一部分,而電子學習檔案袋不僅包括課堂,更是學生所有學習的記錄,通過整理電子學習檔案袋,有助于對學習者的各方面能力進行評價。同時,也有助于進行其他各類評價和對授課、教育的改善。
布萊克和威廉姆(Black,P&Willam,D.)指出學生自我評價并不是教學的一種奢望,而是形成性評價的必要組成部分[3]。雖然學生自我評價的評價結果在準確性和可信度上存在一定問題,但需要明確的是通過學生持續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者轉變為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要求“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并通過形成性評價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進行跟蹤、監督和評價,記錄跟蹤記錄和評估信息,以及根據畢業要求判斷學生的學業情況,都離不開學生的自我評價,都可以采用學習檔案袋的方式進行形成性評價。
通過學習檔案袋這種方式的形成性評價,既可以實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實現學生對自己學習達成度等各方面的自我評價。
三? 日本高校對學生自我評價模式的實踐
自JABEE開始工程教育認證以來,日本各高校為了通過認證、維持認證,不斷審視和改進教育方法、教育環境,根據JABEE認證標準需要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正確把握自己的狀況,能夠對學習達成度進行自我檢查,由此各高校積極構建學生支援體系。
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的情報工學部是日本國立大學中唯一的情報工學部,2005年全部5個學科通過了JABEE認證,2016年經過第3次審查,被繼續認定。根據JABEE認證標準的要求,九州工業大學經過約10年的探索,由最初紙質版的學習成果自我評價單,發展到電子化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后與教務信息網絡數據相聯動實現了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多功能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形成了較完善的體系。該系統創建過程中,被日本文部科學省立項為2007年度“特色大學教育支援項目”,先后有日本國內、韓國多所大學赴九州工業大學對該系統進行調研,并作為先進事例被JABEE予以推廣。
九州工業大學通過構建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促進了教務信息系統、課程評價、課堂出席系統、指導教師制度、心理咨詢顧問和就職能力養成等本校各項教育制度和系統的協調合作和整合。通過各個系統的聯動,使大學和教師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合作,對學生進行有組織性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達成度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實現了學生學習成果的積累,形成了一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性體系(如圖1所示)[5]。
四? 我國高校探索學生自我評價模式之思考
在工程教育認證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在國家人才培養方針的指引下,在工程教育認證評估手段有待更科學、更全面的要求下,導入學生自我評價,構建學生自我評價體系是必要、可行且重要的。學生自我評價體系在互聯網條件下通過和教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聯動,可創建一個面向校內師生及各管理部門的綜合系統,對于工程教育認證工作以及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可起到很大幫助。
(一)? 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必須意識到在進行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嘗試探索并實行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學生和教師在多方面有促進作用,見表1。
(二)? 電子化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可以實現強大的功能
1? 九州工業大學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的功能
九州工業大學開發的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可實現學生對學習·教育到達目標達成度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系統可顯示學習·教育到達目標和授課科目間的對應關系及學生已修完科目的成績。如圖2所示[5],學習·教育目標的各項詳細的條目,分別對應不同的科目群和不同年級學習科目的流程圖,由此,學生可以確認自己的學習狀況。而每個科目都可顯示教學大綱中記載的本課程的達成目標,即通過本科目可以學習到的能力。學生按照各個科目被設定的達成目標對學完的各科目的學習成果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自我評分(采用1~5級評分法),可對本科目已獲得能力進行自我評價,評價項目按不同的授課科目可設置多項,主要是針對理解度的檢查。
通過學生自己評分,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教育到達目標和授課科目間的關系,認識到自己對每個科目的理解度,培養自我管理學習的能力,同時對于教師改善授課也提供了可參考的信息。
2? 學生自我評價系統的強大功能
參考九州工業大學開發的學生學習自我評價系統,我國高校在自主研發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中可明確顯示畢業要求和對應科目之間的關系,以及各個科目的達成目標,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畢業要求,明確課程學習與畢業要求達成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學生可對各門課程進行自我評價,進而對自己是否能完成畢業要求進行自查,可以督促學生從僅僅為了獲得滿足畢業條件的學分而學習轉變成要考慮學習目標和畢業目標的實現從而進行有計劃的學習。
同時,通過該系統可以明確各專業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對說明專業畢業要求與認證標準的關系也可提供有力的依據。
學生自我評價系統除了可以進行學生對自己的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達成度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外,還可以增設其他附加功能。例如,①學習意識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功能。圍繞學生的學習意識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可對未來的構想、學習的計劃性、成果、解決方案等進行自我檢測,同時可要求學生記述對自己學習意識的反思結果,通過和以前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結果相比較,來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提升。②學習成果存儲功能。作為一個電子學習檔案袋,該系統可記錄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活動內容和各項成果,可以包括畢業研究、實習資料、參加校內學習情況,也可記錄學生的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等課外活動。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各類成果儲存在此系統,可以科目或范疇等條件進行檢索、閱覽或添加評論,也可實現學生學習履歷書的導出。③自我總結的功能。學生對系統中記載的自己的學業、目標、學生生活、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活動等進行自由記述,以自己的各項評價為基礎對學習成果和狀況進行總結,由此可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同時有助于改善欠缺的地方,使學生真實感受到自己的成長。④教師評價功能。在系統中,指導教師針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可給予指導和建議,作為和學生交流的一種途徑來加以利用,從而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三)? 使用學生自我評價系統符合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可促進學生對畢業要求的達成
學生自我評價系統通過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可以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可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根據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要求,為“通過形成性評價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提供依據。另外,使用自我評價系統讓學生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等方面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可以實現自我評價對自主學習的促進,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可以進一步促成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對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這一畢業要求的達成。
(四)? 多功能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有利于改善教學過程中的弊端,完善教學質量監督機制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為提高教學質量,進行學生評教等多種形式的問卷調查,但最終的結果和反饋只有相關職能部門能看到,任課教師并不能看到學生的反饋。這實際上是教與評與反饋的脫節,三者并沒有實現聯動機制,沒有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有效閉環。
多功能學生自我評價系統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各項評價可以反映出實際存在的各種問題,而相關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和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使一線教師真正看到學生所求和教師所教的差距,進而加以改進,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在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改進工作,完善教學質量監督機制,促進專業的持續改進。
五? 結束語
在互聯網和各類軟件極其發達的條件下,在我國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導入學生自我評價體系,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多功能學生自我評價系統,可補充和完善認證工作中的評價體系,從而提高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水平,促進工程教育認證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及智能終端設備的迅猛發展,教育即將從3.0時代邁進4.0時代。在教育4.0時代,信息存在及傳載形式會發生變革,各種智慧教育平臺應運而生,教師會利用網絡教育平臺進行教學,學生們也可以利用網絡終端而采用多種更廣泛的學習方式。為了迎接教育4.0時代,我們應該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生的能力,同時,在教育評價方面,也應該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自我評價,由學校、教師、學生自身開始重視到通過構建學生自我評價系統來逐步實現,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相信在教育發展的新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終將會實現。
參考文獻:
[1] 孫艷麗,趙延斌,周玲,等.學生自我評價視角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滿意度調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3-148.
[2] 洪藝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學質量標準[J].中國大學教學,2017(10):88-91.
[3] 李靜.指向自我調節學習的學生自我評價研究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8):48-58.
[4] 孫力華,李偉宏.學習檔案袋在英語學習形成性評價中的作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6):144-146.
[5] 九州工業大學.學生自身の達成度評価による學修意識改革[R/OL].http://www.tgp.kyutech.ac.jp/torikumi/torikumi.html.
基金項目:青島理工大學2022年度本科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專業認證的探索與實踐”(W2022-053);2021年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需求引領、產學協同、跨界融合——邁向新文科的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Z2021029)
第一作者簡介:孫明月(1979-),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學、日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