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艷
摘 要:深度學習實際上是基于淺層學習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對于幼兒來說,深度學習是幫助幼兒發展高階思維的良好契機。自主游戲指的就是幼兒在相對特殊的游戲環境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游戲選擇和開展。自主游戲對培養深度學習品質有著促進作用,而深度學習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也能夠提高幼兒自主游戲的水平,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深入探究幼兒的自主游戲與深度學習,清晰掌握其科學內涵,同時還要在自主游戲實施的過程中全面挖掘幼兒深度學習的潛力,進而讓幼兒的自主性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培養幼兒的深度學習的良好品質。
關鍵詞:自主游戲 深度學習 學習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理念在不斷變革和創新。人們對于兒童學習的關注從“學什么”逐漸向“如何學”轉變。在培養幼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地提出,幼兒在學習活動以及游戲活動當中所表現出來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及良好的行為傾向是幼兒應該具備的最寶貴的品質。[1]學習品質的內核是有意義的、深層次的學習,這決定了幼兒的學習不能浮于表面,不能停留于機械的記憶練習或是重復性練習的淺層學習領域。要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需要有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式作為支撐,也就是說要讓學習主體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不斷提升,以此為特征的深度學習也便應運而生了。[2]深度學習的能力是衡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怎樣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學習變得有意義,如何在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深度學習的品質成為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一、研究現狀
何玲、黎加厚兩位學者早在2005年就專門針對深度學習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探索,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所謂深度學習,指的就是學習主體在對基礎性的知識內容進行把握理解后,對原有的知識體系架構進行引入和關聯,并且在全新的情境當中做出科學的判斷與決策。[3]2016年,馮曉霞在學術會議當中也專門做了以“區域游戲中的深度學習”為主題的報告,她選擇了“五月的風”作為具體的分析對象,對幼兒在建構游戲當中的深度學習進行了探索和分析。[4]2020年,朱麗芬在《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游戲環境建構》當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主張,認為對于幼兒未來的長足發展來說,深度學習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發揮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5]2020年,周起煌、湯廣全在《促進幼兒深度學習:應為·難為·可為》一文中提出幼兒深度學習要以改革游戲觀為重要前提和基礎,當前游戲活動流于形式,幼兒園落實促進幼兒深度學習計劃需系統優化游戲活動。[6]2021年,羅玲、周思維在《規則游戲中的幼兒深度學習策略研究》一文中說到幼兒掌握規則游戲策略種類較少,教師在游戲活動過程當中,應該給孩子們創造更多的游戲決策的機會,讓孩子們能夠更自由靈動地參與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7]
綜上,我們應該引導幼兒發現自主游戲的本質,充分發揮自主性。幼兒深度學習的特征是個性與共性并存,既有各年齡階段學習者深度學習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幼兒年齡階段的特殊性,所以幼兒教師在自主游戲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考慮到學齡前期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尚未成熟、無法獨立解決較為復雜的問題這一特點進行自主游戲中的深度學習。
二、幼兒游戲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及產生條件
學術界普遍認為:“深度學習實際上就是基于認知的一種學問活動,學習者需要以對高階思考的進一步發展和現實問題的處理為目標,以綜合性的知識為主要內容,積極主動地對新知識進行思考,同時將現有的認知轉化到一種全新的情境氛圍當中去。”[8]在幼兒成長的過程當中,幼兒才是深度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者、體驗者與實踐者,因此教師要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以及怎樣才能使幼兒進入深度學習這一狀態,即幼兒深度學習的條件。深度學習是一種與傳統學習方式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既是幼兒利用游戲完成內部自我構建的活動過程,也是推動幼兒認知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當中應該重點關注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觸發幼兒的深度學習,尋找合適的機會進入學習情境,結合兒童愛玩、好動的天性,將深度學習滲透到游戲中。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促發內在游戲動機
家長與教師要關注幼兒生活與幼兒的生活需要,支持幼兒進行探索,提供環境與物質支持,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做好游戲準備,促進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幼兒的學習特點表明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表現得非常熱情,當幼兒對同伴關系、身邊的環境或自然現象表現出好奇心的時候,教師和家長應該積極挖掘這些資源,并且有效利用這些資源,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獲得更多體驗深度學習的機會。這需要教師以生活經驗為支撐,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創造學習環境,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深度學習目標的實現需要有真實的情境和結構層次豐富的游戲材料作為支撐,因此在設計自主游戲時,教師需要考慮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盡可能設計貼近生活情境的游戲。同時,教師要將問題貫穿于游戲的整個過程,使幼兒處于問題情境并不斷努力嘗試解決問題的游戲狀態中,不斷在面臨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進行轉換,最終實現能力的提高、知識的建構與遷移。
(三)建立合作、平等的學習共同體
從根本上來看,幼兒深度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互動交流的過程,也是教師主體和幼兒主體高質量交流的過程。對于幼兒來說,合作交流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既是學習的重要模式,也是實現深度學習目標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教師應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相互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從整體上來看,深度學習需要幼兒保持一定的專注力,并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此,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支撐和影響之下,游戲可以為幼兒搭建一個堅實的平臺[9],幼兒參與游戲的水平以及游戲開展的質量也會逐漸提高。鑒于幼兒身心發展水平都不夠成熟健全,教師應該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支持,引導幼兒進入深度學習的領域。
三、自主游戲與深度學習的關系
(一)自主游戲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在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當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進行游戲氛圍的創設,以便能夠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幼兒更多的決策權和自主權,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幼兒的潛能,讓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表現力得到全面發展。由此可見,自主游戲活動的設計開展有利于實現幼兒深度學習目標。
第一,游戲可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深度學習的環境氛圍。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之前要進行全面的準備工作,例如道具材料的準備、角色的分配規劃等等。游戲前的準備工作可以讓幼兒的新舊經驗得到整合,在大腦中得到新的圖式,并且能使幼兒順利地進入深度學習的學習情境中。例如在自主游戲“創意搭建”中,教師要提前準備好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積木以及一些建筑的圖片,在幼兒想象不出來怎么搭建時,利用建筑圖片給予幼兒適當提示,不讓幼兒處于空白的狀態。只有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后,幼兒才能夠對整個建筑物的結構有更清晰地把握。
第二,游戲“是一種愉快與嚴肅、手段與目的、自由與約束、假象與現實、練習與探索、活動與幻想并存的活動”[10]。幼兒是一群好奇心很強的特殊群體,在特殊游戲活動當中他們的欲望和好奇心往往會被大大地激發出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有利于幼兒進入深度學習狀態。
第三,自主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在游戲中幼兒有機會接觸很多常識,游戲中的情節、角色扮演、動作和游戲材料等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形象的模擬,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可激發幼兒積極感知。由此可見,豐富的游戲能拓展幼兒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的路徑和渠道。參與游戲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同時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在游戲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實現幼兒的智力發展。
(二)深度學習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通過了解深度學習的內涵可知,深度學習關注的是幼兒在問題情境當中能基于原有的經驗對新知識進行整合,進而提升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自主游戲中融入深度學習有利于提高游戲質量與幼兒的游戲
水平。
第一,由于思維具有較強的跳躍性與單一性,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時可能會表現出主觀隨意性以及自我中心性,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進行引導,創設適合幼兒進入深度學習的機會與情境。在這個引導過程中,幼兒通過教師引導將行為不斷內化,進入深度學習時對自主游戲有更清晰的理解,思維水平和生活經驗朝著更豐富的方向發展,提高自主游戲水平。
第二,深度學習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拓展與運用,進而引導幼兒進行游戲間的遷移。比如幼兒在觀察過程當中獲得一些感知,然后可以將已經形成的表象內容和觀察得到的內容進行整合、分解與概括,在頭腦中建立起新的圖式,形成新的經驗,為通過情境中的相同要素進行有效遷移打下基礎,有利于積累豐富的經驗,積極主動地參與一系列的形象思維過程。
第三,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對游戲的情境進行重新呈現、重新審視游戲過程以及游戲當中的表現,最后進行全面的總結、與他人相互交流游戲經驗等,為下一次的游戲互動積累更為豐富的素材。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合作、教師的科學引導以及創設的深度學習的情境與機會等方式,幼兒能夠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培養運用高階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游戲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
(一)創設有挑戰、促探索的自主游戲,引發問題,激發動力
學前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比較迅速。這一特點也就直接決定了幼兒游戲對于具體情境的依賴性。幼兒需要在直接的感知體驗過程中以及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挖掘問題、把握問題的動機。教師可通過創設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幼兒在深度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教師在創設自主游戲中的幼兒發展目標與游戲難度時要高于幼兒的現有水平,不要讓幼兒感覺輕而易舉就能完成任務,要讓孩子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感覺,即教學要走在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前面,讓幼兒基于現有水平努力嘗試、努力探索到達最近發展區。在自主游戲中教師雖然鼓勵幼兒去自主發現,但是要隨時關注游戲過程并尋找游戲中的教育契機適當進行引導。
(二)游戲貼近生活、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留有再造和想象空間
在游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必要的游戲材料和相關的游戲內容。自主游戲教學不僅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還要讓他們的生活經驗得到豐富。對偏離生活的游戲內容幼兒會感到乏味且游戲難度大,這會大大降低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與游戲帶來的愉悅感。在材料選擇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不同年齡幼兒的不同訴求,材料的投放應體現層次性,給幼兒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例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喜歡玩同樣的游戲,教師應該提供數量足夠多的高結構玩具,但是對于大班和中班的幼兒來說,教師應該提供豐富多元的、低結構的半成品,留給幼兒足夠的創造空間與想象空間,讓幼兒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三)賦權幼兒,教師為導
教師要學會放手,要給幼兒更多的權利,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這是實現高質量深度學習的核心要點。[11]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幼兒,并且給予幼兒更多的權利。例如,在自主游戲正式開展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同時也可以為幼兒的獨立嘗試創造空間氛圍。當然在自主游戲正式開始之前,教師也應該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需要對幼兒的性格特征更加了解,對自主游戲的核心內容有較強的把控力。當幼兒成為游戲的主體,他們對于環境的掌控感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做好游戲總結,把握深度學習尺度
幼兒教師要全面把握深度學習的基本內涵以及核心本質,借助于自主游戲教學活動的創設,讓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問題意識得到增強。游戲結束后教師應進行反思,不斷從游戲中汲取經驗,不斷探索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
對于幼兒來說,自主游戲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活動,在自主游戲中滲透深度學習的理念、融入深度學習的內容可以讓其優勢與游戲價值全面彰顯。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的注意力水平等來提升幼兒深度學習的基本方式,并且要對這種方式的全面實施進行深度的探索和持續的探究。
五、結語
深度學習的精髓在于培養學生成為“探究者”與“思考者”,而不是機械的“記憶者”。自主游戲所營造的自主氛圍為促進深度學習提供了一個支撐平臺,同時,深度學習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自主游戲充分發揮其游戲價值。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自主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機會與支持策略,為幼兒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創造契機。
參考文獻:
[1] [4]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紀紅麗.建構游戲中促進大班幼兒深度學習的行動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22.
[3] 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代教育, 2005(5):29-31.
[5] 朱麗芬.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游戲環境構建[J].福建教育,2020(38):9-11.
[6] 周起煌,湯廣全. 促進幼兒深度學習:應為·難為·可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1):119-124.
[7] 羅玲,周思維.規則游戲中的幼兒深度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21(48):19-20,27.
[8] 安富海.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9] 黃靜.在體驗活動中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J].學前教育研究,2021(4):93-96.
[10] 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87-96.
[11] 王金英.深度學習視角下大班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提問研究——基于公開課視頻的分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