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

[摘 要]文章從項目、風險、成本等多個角度分析公路工程管理的不足,分別給出解決公路工程管理問題的辦法,以期從項目管理頂層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全面落實路網監測,合理運行項目管理平臺,確保施工任務如期完成,保證設備質量、材料性能符合工程要求,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數額,使公路工程獲取更高收益,展現公路工程管理的積極意義,發揮公路工程的民生服務價值。
[關鍵詞]公路工程管理;預算;路網監測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31
[中圖分類號]U41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094-03
0? ? ?引 言
當前,人們出行量、物資運輸量逐漸增加,公路工程的交通運輸壓力相應增大,必然要求公路工程具備更高的運輸承載力,以滿足人們出行、物資運輸的各項需求。在此背景下,加強公路工程管理成為保證公路工程質量的關鍵措施。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有序落實工程勘察、制定養護流程、完善管理體系,能夠積極解決施工問題,以確保公路施工有序進行。為此,本文梳理當前公路工程管理的不足,給出相應整改方案,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 ?公路工程管理現存問題
1.1? ?項目管理方面
第一,項目管理人員流動性較大。當前,各公路項目的管理隊伍存在人員變動快、用工制度周期短、臨時調配經常發生等情況,致使工程隊伍松散,無法保證工作成效,不利于工程交接。從事項目管理活動的臨時隊伍,尚未整體規劃各項項目管理工作,各環節管理聯動性不強,管理成效甚微。
第二,路網監測需更新。公路工程的各項施工任務依賴于路網監測獲取完整的公路圖像,給出施工參考,確保施工有序進行。當前,路網建設初衷:保證各項公路工程信息高效傳輸,從數據上傳、數據接收、數據處理、生成報告等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圖像信息提取等多項技術,有效處理采集的數據與圖像,生成路網報告,便于管理者獲取施工路段的通車需求,并將其作為施工規劃的重要參考。路網監測體系的完整性、技術先進性,是建成智慧管理體系的關鍵,具有輔助決策的管理功能。比如,當前部分地區的公路系統中,監測設備存在更新不及時、性能損壞、運維未跟進等問題,出現交通攝像畫面不清晰、路政巡查定位功能缺失等情況,削弱了公路項目的管理質量[1]。
第三,項目管理平臺協同性欠佳。項目管理期間,管理者需從造價、人員等多個視角,分配工程任務,明確工期。管理實踐中,需要多個部門的真實數據,而項目管理平臺存在協同性問題,無法有效處理各部門的工程數據,由此增加了項目管理工作的難度。
1.2? ?風險管理方面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工期超時、資金量不足、突發事件發生等風險問題。若公路項目未如期完工,會增加施工成本,出現索賠事件。未如期交工的原因有材料供應不及時、人員不充足、設備故障等。資金量不足帶來的工程風險,是指施工實際產生的資金量遠大于預算量,造成資金短缺,無法進行后續施工項目,直接影響工程進度,出現較大的工程管理問題。突發事件的發生,風險性較高,如安全管理不到位、自然災害等。因此,公路須加強風險防控,消除主觀類風險,減少客觀風險帶來的損失。
1.3? ?成本管理方面
第一,投資預算不全面。公路工程進行成本預估時,要充分展現項目資金管控的積極作用,以增強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參照公路工程成本管控實況,前期預估的資金數額不準確,與實際資金使用量存在一定出入,后續較多的工程變更問題降低了成本管控效果。
第二,設計方案不完整。公路工程前期規劃時,設計人員并未正確認識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致使設計方案內容不完整,缺少一定專業性,側重于工期、質量等方面,由此降低工程造價的整體管控。在實踐中,公路項目前期規劃環節,應從工期、造價、用料、市場價位多個方面有效把控項目成本,選出最優的成本支出方案,以保證工程設計質量。
1.4? ?工程檢測方面
公路工程檢測是落實工程管理的關鍵流程。如果檢測中存在采樣不規范、檢測人員技能不高、檢測監管不到位、檢測技術不適用等問題,將會降低檢測結果的真實性,直接削弱工程質量管理的有效性。為此,規范檢測流程,以數據視角強化工程質量管理是公路管理的關鍵。
2? ? ?解決公路工程管理問題的辦法
2.1? ?項目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一,用責任制應對人員流動問題。公路項目管理人員確定后,采取責任跟進方式,明確項目負責人,防止出現中途換人的情況,確保管理者與項目的匹配性,以降低管理人員變動率,穩定管理隊伍。在公路項目出現材料運輸、設備損壞、工程質量、施工變更、后續養護等方面的多種問題時,應以責任制為指導,找到項目管理責任人,高效處理項目問題[2]。
第二,升級路網監測體系。路網監測體系高質量運行可以提高公路項目管理綜合水平,有助于提供優質的出行服務。借助數據挖掘技術、多媒體平臺,更新監測設備,以此強化路網監測的整體功能。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有效獲取各時段通車數量,梳理免征費用的車輛數據,整理成周期性、月度性、年度性的數據報表,成為項目管理的有效資料。比如,某地區國慶節期間通車數量有逐年增加的現象,在后續進行國慶節公路項目管理時,可放開多個通車口,減少通車擁堵。監測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出現監控質量問題。項目管理者須依照全面的運維方案,有效檢查數字監測設施的性能,作出相應的運維處理,確保各項監測設備的使用質量。比如,某公路使用移動式監測車輛,用于監測項目揚塵情況,運行至今累計行駛11.56萬小時。此設備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是設備部件磨損嚴重、傳輸通信技術需更新。項目管理期間,管理者應保證路網監測設施的正常運行,確保各項設備功能完好,及時更換受損部件、故障設備,力爭獲取高質量的監測信息,以制訂有效的項目管理方案。
第三,優化管理平臺功能。利用多媒體平臺,全面接收社會面的公路問題,如路況擁堵、路況施工等。接待人員要利用線上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官網客服等,答復路況信息。比如,某地公路項目接待處,2018年路況回復231次,2019年路況答復332次。進行平臺優化,聯合多個路網系統,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將路況信息呈現在導航地圖中,以更新管理平臺功能,減少駕駛者獲取路況信息的時間,以更高效、快速的形式提供出行服務。在內部管理時,引入現代管理平臺,加強數據統一管理,發展協同辦公模式,采取電子簽名審核方式,進行遠程辦公,提高項目各平臺數據交互的高效性。
2.2? ?風險管理對策
公路風險管理時,可從風險識別、風險轉移、風險防范多個角度給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風險識別時,管理者須參照完整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風險分析,鎖定風險點位,給出可行的應對方案,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借助安全管理、質量檢查等多項工作,形成風險防范機制,以降低施工事故、材料質量不足、設備故障等風險發生的概率。
例如,某公路進行風險防控時,以《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為指導,邀請多個行業管理者,以數據挖掘方法分析各類施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發生次數少”“發生次數較高”等),參照風險危害性(“一般危害”“較大危害”等),給出風險嚴重級別,整理成風險評價方案,如表1所示,以此作為風險管理的判斷依據。
表1中,“1”表示風險較低,具有可控性;“2”表示中度風險,須制訂有效的風控方案消除風險;“3”的級別較高,危害性較大,應引起管理者重視,及時開啟應急方案,有效應對風險;“4”是最高級別的風險,管理者應在限定時間內,給出風控方法,合理控制風險,減少損失。
2.3? ?成本管理對策
公路工程中的各項資金管理工作,應保證資金規劃的全面性,提高成本管控的有效性。應對項目中存在的預算不全、管控不完整等問題,管理者可從多個環節入手,全面落實成本管理工作,防止出現資金管理疏漏問題。
第一,工程決策環節。關注成本管控的合理性,從多個工程規劃中,選出路徑短、用時短、成本小、效益高的策劃方案,以保證工程決策質量。比如,某公路施工時,有多個單位出具施工方案:A方案預算為10.12萬元,工期63天;B方案造價為11.22萬元,工期55天;C方案各項支出合計為9.98萬元,工期58天。經過成本、工期對比后,可選擇C方案。參照方案中使用的工藝、材料、設備,管理者須進行全面分析,出具報告,詳細列出投資估算數額。從前期規劃中防范工程風險,以期獲取較高的成本管控成效[3]。
第二,工程設計環節。工程設計初期,應保持公路工程定價的合理性,有效獲取市場差價,提高造價方案的市場適用性。公路項目中產生資金支出的項目較多,會增加一定設計難度。為此,在設計實踐中,應綜合考量各方權益,保證資金分配的合理性,確保各項施工任務有序推進。借助多個工程文件,全面落實設計工作,及時發現工程風險,深入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高效解除風險。運用動態管理思想,結合工程實況,持續優化造價方案,跟進市場動態。比如,公路項目使用的材料,市場價格有一定浮動,上下浮動約為30元。在前期造價設計時,設計者應給出成本范圍,增強設計方案的市場適應能力,有效控制后續變更的次數。
第三,工程招投標環節。公路工程的具體功能,以標底為主要參考。前期編寫標底內容時,以各項價格為參考,給予有效的價格范圍,便于招標單位作出選擇。招標期間,主要查看施工單位的工程規劃能力、企業資質,以保證工程質量,降低返工可能性。招標前期,工程管理者應結合實況判斷報價的合理性。部分投標者,為增強報價方案的競爭力,采取降價系數、明顯降價等形式,以減少報價數額。招標管理者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以合同約定價位為參考,明確各項材料、設備的報價數額,嚴格檢查各投標方的企業資質、專業資格證明等,有效防范索賠事宜。標書評選時,招標管理者須有效應對不平衡報價問題,規范招標流程,給出可行的定價方案[4]。
第四,工程施工環節。公路施工期間,可能出現延期索賠、設計變更等問題,由此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加強施工管理是保證工程質量、防范索賠的關鍵措施。管理者須加強前期圖紙校對,聯合多方成員現場勘查,獲取工程信息,預測可能出現的設計變更問題,規范預算審批流程。當投資出現異常時,可使用掙值法進行調整。掙值法是對比項目施工與前期規劃的出入,從工藝內容、工期、工程質量、資金消耗多個方面展開對比,合理規劃剩余施工任務,有效控制成本。
第五,竣工決算環節。公路竣工后,管理者須匯總工程各環節的文件、材料,完整存儲。查看設計變更記錄,核對工程量,防止數據虛報問題發生。以工程圖為參考,仔細核對工程數據,審查變更方案的合理性,及時排除重復計算問題。管理者以定額規定為前提,仔細審查各項支出的規范性,嚴防資金濫用。
2.4? ?檢測管理對策
公路質量檢測中,管理者須規范采樣流程,匯總采樣數據,合理選擇采樣點,保證采樣的有效性。采樣員可使用專用設備,規范存儲樣本,提高檢測結果的管理決策功能。比如,在無損檢測中,檢測結果須如實展現試樣結構完整性、試樣性能等數據,便于管理員及時確定公路項目的質量問題。加強檢測人員能力管理是保證檢測質量的重要途徑。檢測人員須掌握檢測設備的操作方法,明確各項檢測要求,按時按量完成公路檢測工作,出具內容完整、評價規范的檢測報告,為質量管理提供有效依據。比如,射線檢測設備逐漸成為公路性能的測定工具。此設備操作具有無損優勢,操作人員須規范操作設備,準確判斷公路內部缺陷位置、嚴重程度等。檢測完成后,管理者會做出“驗收成功”“返工”等決策。為此,加強檢測管理,從規范采樣、人員檢測技能管理、設備學習等方面,逐步提升檢測質量,以提高工程質量監管的有效性[5]。
3? ? ?結束語
公路項目管理工作表現出管理項目多、數據類型多等特點。管理實踐中,須加強頂層設計,以通信先進性、數據交互性、平臺協同性為出發點,完善項目管理平臺的功能。利用信息共享、遠程辦公等手段,從路網監測、項目安全、成本與質量各個方面,有序落實公路管理工作,嘗試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出行方案,積極防范路面損壞、監測設備故障等問題,切實保證人們出行安全。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斌.新形勢下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22(21):127-129.
[2]張建宏.現階段公路工程建設管理問題[J].建材發展導向,2022(16):136-138.
[3]李亞勝.大數據下公路工程造價管理創新[J].四川建材,2022(5):149-150.
[4]字星芬,賈雄.公路工程管理中質量與進度的合理控制
[J].工程技術研究,2021(22):164-165.
[5]劉愛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要點分析[J].四川建材,2021(9):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