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王莉 孫靜


[摘 要]課程建設是貫通培養的核心工作之一,直接關系著貫通培養的質量。以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構建為例,針對“3+2”高本貫通培養課程設計進行分析研究,針對課程中存在的缺乏整體設計、課程銜接性弱、課程資源開發不足等問題,根據“3+2”高本貫通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就業為導向,科學設計出“三平臺、分方向、模塊化”螺旋式階梯形課程,建立合理完善的“理論+實踐”的“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關鍵詞]旅游管理;高職本科;貫通培養;課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9-0062-04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成為我國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幸福產業[1],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人民的新需求、產業的新標志。同時,隨著國際、國內旅游的有序開放,也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更高的標準、更新的期待。但旅游業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缺乏,成為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緊緊圍繞我國文化和旅游產業體系建設的需要,“3+2”高本貫通培養是有力解決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2]實施,“貫通培養”已由政策層面上升為法律規定,我國職業教育貫通培養更是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
一、“3+2”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培養內涵與意義
(一)“3+2”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培養的內涵
“3+2”高本貫通式培養是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實施[3]。高職院校與應用本科院校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3+2”高本貫通是指在高職院校學習3年,根據三年的學業成績和本科院校的專業課考試,考試合格后可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2年,達到本科畢業水平,并獲本科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如考試不合格,不能升入本科院校,達到高職畢業要求的則頒發高職院校畢業證書。
(二)“3+2”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培養的意義
1.國家大力推進高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需要
2001年國家批準普通高等學校從高職高專選拔優秀學生“專升本”。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4]中強調,要適度提高高職專科對口升普通本科學校的比例,并積極探索高職本科。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5]試點職教本科。2020年《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6]國家再次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2021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提出,要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吸引更多中高職畢業生報考職業本科學校。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2]第37條、第53條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確了中高職貫通銜接培養和高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制度。經過21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已經成功搭建一條“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新體系,構建職業教育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復合型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2.旅游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健全旅游綜合保障體系中提到要優化旅游相關專業設置,推動專業升級,完善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加強旅游管理學科建設[1]。健全適合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發展特征和需要的從業人員培訓機制,加大旅游業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和新技術、新業態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一支與旅游業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隨著國內外旅游業陸續恢復,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將走出傳統的資源依賴階段,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模式創新和人才投入,而人才的需求將成為疫情后旅游業快速恢復的第一需求。
3.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
面對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的現狀,學生及家長對學歷層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職業教育領域不再滿足于高職專科層次的教育,希望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經過20余年的職業教育“貫通培養”的探索實施,實踐證明,該模式在滿足學生繼續升學深造和高質量、充分就業愿望的同時,也是構建學習型社會和技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
二、“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缺乏整體設計
目前,大多數院校“高本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只是停留在學歷層次上的貫通銜接,缺乏實質性內容。對“高本貫通”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構建、教學資源整合等方面重視不夠。[8]尤其高職與本科的課程設置上,大多在原課程框架的基礎上簡單修改,存在兩個學段課程重復性高,教學內容差異性不強或差異性較大等問題,缺乏高本相銜接的課程和課程的整體設計、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銜接設置。
(二)課程資源開發不足
“3+2”高本貫通培養,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存在以下方面問題。首先,教材方面。高職階段主要選用職業教育版本教材,重技能性;本科階段選用的本科通用教材,重知識性;因此缺乏高本貫通培養模式下對應的一體化教材。其次,在師資配備方面。應用本科院校師資在教學中以教學和科研為主,以科研促教學,偏重學術性屬學術研究型教師。高職院校教師教學中以教學和專業實踐為主,突出職業性屬工匠型教師,缺乏適合高本貫通培養師資團隊的合理整合。在教學方法方面。職業院校以培養應用型服務類人才為主,應用本科院校以培養管理類人才,由于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存在較大差異性。
三、“3+2”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培養的設計思路
(一)整體設計
“3+2”高本貫通培養視角下,對標國家教學標準、《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9]等文件精神,以滿足旅游業人才需求,遵循“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主兩翼”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原則,從學生的個人成長角度出發,在“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進行頂層整體設計,構建“縱向貫通、橫向拓展”(見圖1)的“三平臺、分方向、模塊化”“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效果。
(二)分段遞進
根據“3+2”貫通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目標和分段培養目標,采用立體化、系統化的設計理念,整合對接院校課程資源,以學生的職業能力梯度發展為主線,構建“梯次分明、螺旋遞進”式課程[10],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標準等方面,保證各學段課程的獨立完整性的同時,實現“貫通培養”課程彼此關聯、逐層遞進,幫助學生實現從高職學習領域平穩過渡到本科學習領域。
(三)融合創新
在課程建設中根據旅游新業態人才需求,資格證考試大綱、職業資格標準和旅游管理專業特點,結合旅游管理專業貫通培養課程的課程結構,采用“嵌入式”“替換式”“融合式”等方法進行課程整合。基于“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和“兩性兩度”課程標準,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其融入“貫通培養”課程內容當中,進行課程改革。并根據學生學情、行業變化來不斷創新和動態調整課程和課程內容,更好地適應旅游行業發展需求。
四、“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計
(一)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成立由雙方貫通院校、企業行業專家、教育專家等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研究旅游市場人才需求情況,共同完成“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貫通培養一體化教材,重新制定課程標準、審定教學計劃和實訓教學環節等工作,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貫通課程實施過程中,貫通院校間建立定期溝通機制,跟蹤學生學習動態,監督課程完成質量,對貫通培養課程進行實時動態調整,切實提高貫通培養教育質量,為旅游管理專業“3+2”高本貫通培養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做好保障工作。
(二)進行課程整體設計
始終圍繞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復合型旅游人才的專業定位,堅持“一主兩翼”人才培養目標,遵循因材施教和持續改進、動態調整的原則,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學習規律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就業為導向,把握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兩大重點,包含“顯性+隱性”課程的“三平臺、分方向、模塊化”“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見圖2)。
1.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提升貫通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在“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貫通培養的顯性課程中主要包括有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實踐課,完成學生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發展。隱性課程主要通過校內社團活動和金牌導游(名導)進課堂、專家講座、行業培訓等第二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實現顯性課程與隱形課程相互結合,形成良性互動,全面提升貫通培養的實效性。
2.分方向、模塊化設置課程,提升貫通人才培養的前瞻性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根據我國旅游和黑龍江旅游人才需求側的轉變,對新技術、新業態旅游人才的培養,滿足學生個性化、特色化發展的需要。在“3+2”貫通培養課程中職業發展平臺的專業特色課中高職學段分為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景區服務與管理、導游、冰雪旅游、研學旅行、旅游電子商務、會展服務與管理七大方向,在本科學段分為博物館文化、鄉村旅游、康養旅游三大方向,并在對應方向中設置模塊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未來職業生涯規劃選擇模塊課程,提高學生適應旅游產業發展新變化的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與就業質量,拓寬學生的職業發展空間。
(三)深化“三教”改革
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11]中明確提出“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在“3+2”貫通培養中“三教”改革的核心是教師,重點是教材,載體是教法,目的是全面提高貫通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1.組建多元化、雙師型師資團隊
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培養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共建由企業專家、金牌導游、行業專家、教師等組成的結構合理、師德高尚、理念先進、實踐能力強、業務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的高水平、高素質,雙師型師資團隊。
2.扎實推進教材一體化建設
教材是課程教學的載體,在人才培養方面起著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2021年,教育部印發《“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12],明確提出促進高職專科和高職本科銜接教材建設。加大對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課程教材的統籌力度,以規劃教材為引領,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大批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式教材等,有效滿足旅游管理專業高本貫通教學改革的需求,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高質量“貫通培養”教育教材體系。
3.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針對貫通培養學生的知識獲取、學習路徑的不同,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整合高本貫通院校教學力量和教學資源,從單一教學轉向多元教學場景發展,并使用翻轉課堂、任務驅動等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場景化等教學手段來進行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語
“3+2”高本貫通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建設是緊緊圍繞高本貫通人才培養目標和旅游管理專業定位,為學生搭建成長的立交橋,在技能等級、就業能力和學歷層次等方面實現了人才培養的階梯式的遞進,“高本”貫通培養的課程科學、合理的一體化設計,正是完成本專業貫通培養的關鍵所在。此外,貫通院校以貫通培養課程建設為契機,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模式等改革,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區域旅游產業經濟的發展。 同時,對其他高本貫通院校課程構建提供全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國發〔2021〕3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EB/OL].(2021-12-22-)[2022-1-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0/content_5669468.htm.
[2]《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2011〕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11-12-19)[2012-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112/t20111219_129633.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EB/OL].(2022-4-20)[2022-4-21].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14-5-2)[2014-5-2].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6/t20140622_170691.html.
[5]《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19-1-24)[2019-2-1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6/t20140622_170691.html.
[6]《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教職成〔2020〕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20-9-16)[202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7]《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EB/OL].(2021-10-12)[2021-10-12].http://www.gov.cn/xinwen/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8] 王偉,趙春霞,李志文."3+2"專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中培養質量保障措施探索[J].科技視界期刊,2019(36):230-231,242.
[9]《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19-6-5)[2019-6-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10] 崔永紅.高職專業“五板塊”課程體系結構[J].現代職業教育,2020(11).
[1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EB/OL].(2019-1-24)[2019-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12]《“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教職成廳〔202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21-12-3)[2021-1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112/t20211207_585534.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