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添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2級護理專業四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試驗組采用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并分析兩組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學習興趣、綜合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教學滿意度等。[結果]試驗組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智慧教學;PBL教學模式;“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高職院校;基礎醫學;新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5-0117-04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基礎醫學的重要課程,也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橋梁課程,該課程知識主要為學生后續深層次學習臨床知識奠定基礎[1]。“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包含的知識點多、信息量大、內容復雜深奧,特別是其中的“免疫學基礎”部分的知識更是晦澀難懂,對高職學生來說具有較大學習難度。因此,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不足、上課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這使得課程教學目標難以有效達成[2]。與此同時,在新課改背景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學時安排由原來的76學時降為32學時,這進一步加大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難度。在此情形下,如何選擇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內在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成為本課程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智慧教學是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為最終目標,其采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對線上教學過程進行全記錄與跟蹤,并通過對后臺數據的統計、分析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從而達成課程教學信息化的目標[3]。智慧教學模式既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又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4]。“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多種高效課堂輔助教學軟件,如云班課、騰訊會議、雨課堂等,它們的出現有力推進了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前進步伐。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一種基于問題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強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授課教師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要緊緊圍繞學習目標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完成對相應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該模式目前已經被眾多國家引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我國許多課程教學也開始逐漸進行應用嘗試[5]。PBL教學模式強調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對教學任務的優化、分解,使之轉變成情境問題呈現于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對情境問題進行探究,并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與知識應用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與創新意識[6]。在基于PBL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計導向問題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并從學生思考問題開始,將課堂知識、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評價貫穿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以及課堂學習效果[7]。
為走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教學困境,筆者依托本校護理專業,將智慧教學軟件———云班課與PBL教學模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往,關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應用智慧教學軟件結合PBL教學模式的研究較少,下面筆者對本次教學改革嘗試的具體實施過程與心得體會進行詳細闡述,以期為高職院校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與參考經驗。
1.研究對象
筆者以自己所任教的護理專業22級1班~4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對象總體為實驗樣本,并通過抽簽的方式確定了22級護理1班和4班為試驗組,22級護理2班和3班為對照組。研究對象中試驗組共有學生98人,其中女生90人,男生8人;對照組共有學生96人,其中女生91人,男生5人。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相關研究條件
(1)時間:本次研究的時間為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
(2)教材:在本次研究中,兩組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均為劉榮臻與曹元應主編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病原生物與免疫學》。
(3)教師:在本次研究中,兩組學生由同一教師授課,即筆者。
(4)課時:在本次研究中,兩組學生學習的課時相同,均為32學時。
3.研究方法
(1)對照組。針對對照組,即22級護理2班和3班的學生,筆者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緊緊圍繞教材,運用PPT等傳統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并在課前、課后布置相應作業。
(2)試驗組。針對試驗組,即22級護理1班和4班的學生,筆者采用智慧教學軟件(云班課)與PBL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且在教學過程中依據PBL教學理念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具體教學過程如下。在課前預習階段,首先,筆者通過云班課平臺,按照學生意愿,將試驗組的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都包含6人~7人,其中一人為組長,其余學生為組員。然后向學生提出要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各小組成員要分工協作、相互監督、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其次,筆者根據PBL教學模式“問題”的導向作用,將“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轉化設計,使之轉化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并通過云班課軟件將相關文字、圖片、PPT、微課視頻等學習資料推送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接收學習任務和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并在學習完成后將本組的學習成果以主題匯報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后,筆者通過云班課平臺與各學習小組保持經常溝通,以便及時了解各小組的自主預習情況,并能針對各小組遇到的學習困難給予有效指導。另外,筆者還借助云班課的后臺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對各小組的預習情況進行觀察,以便及時掌握各小組的預習進度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可以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進入課堂教學環節后,各小組組長要先對本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分享和匯報。筆者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會針對各小組匯報的內容,引導學生提出新問題,并圍繞新問題展開課堂討論。在課堂討論過程中,筆者會借助云班課平臺的適時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對學習問題進行探索,以便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在完成課堂教學后,筆者使用思維導圖對課堂知識點進行即時梳理,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識框架,并用云班課的即時分享功能對本堂課所學的新知進行鞏固與拓展,以提升學生對新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4.評價方法
對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習成效,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第一,理論知識考核。在課程教學結束后,筆者以閉卷考試形式對兩組學生進行相同內容的理論知識考核,試卷卷面總分為100分,試卷的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題及案例分析題等四種類型,答題時間為120分鐘。考核完成后,筆者邀請同一名本專業授課教師對試卷的所有題型進行批改及分數統計。第二,教學效果問卷調查。在課程結束后,筆者針對兩組學生以不記名的形式發送相同內容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質量、提高課程學習興趣、提升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等五個方面,每個方面20分,合計100分。學生可結合實際學習情況給出自己的評分。第三,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在課程結束后,筆者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教學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學生采用打“√”的方式進行回答。第四,教師評價。授課教師,即筆者,依據智慧教學軟件(云班課)平臺的統計數據,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兩組學生的線上和線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5.統計學方法
筆者收集各項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采用t檢驗對兩組學生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P<0.05表明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對比
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理論知識考試總分的平均分,以及試卷上各種題型的具體得分的平均分情況,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理論知識考核中,試驗組學生的總分平均分,以及各種題型的具體得分的平均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意味著,采用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組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效果調查問卷結果反饋
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的整體評分情況,具體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采用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試驗組學生對課程總體感覺較好,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質量、提高課程學習興趣、提升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等五個方面的評價分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給出的評價分數,且經統計分析處理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意味著,學生更喜歡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認為它能提高教學質量,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情況,具體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采用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試驗組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且經統計分析處理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意味著,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教學效果也更令人滿意。
4.教師評價
教師對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的表現的具體評價情況,具體如表4所示。

從智慧教學軟件平臺(云班課)后臺統計數據來看(見表4),在兩種模式下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堂中,學生的出勤率基本持平,均保持了較高的出勤率。但在課堂活動參與率、任務完成率、作業及格率與優秀率方面,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均高于傳統模式,特別是在課堂活動參與度方面差異最為明顯,學生在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活動參與率為94.8%,而在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活動參與率卻只有36.4%。這意味著,智慧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這種以問題為導向并且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設計,更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PBL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石,以問題為導向,突出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學習動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8]。從2000年起,我國的一些高等醫學院校已逐步開始應用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已經得到一定的認可。2016年,有學者將PBL模式引入“醫學微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結果顯示PBL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醫學微生物學知識。2019年,有學者將PBL模式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結果顯示PBL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分析判斷精神。2022年,有學者將PBL模式引入“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結果顯示PBL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課程中可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問題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將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的能力。由上述PBL教學模式的應用實例可知,PBL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促進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但是,單一的PBL教學模式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常常難以順利開展。另外,在單一的PBL教學模式下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也難以被及時、準確記錄下來,教師也難以給出及時、準確的反饋和評價,因此教學效果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智慧教學平臺可以有效彌補單一PBL教學模式的不足。在智慧教學中,學生不需要被限制在傳統的課堂與教室內,其可通過智慧教學軟件網絡平臺的優勢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并且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可使學生將更多的課外時間應用在學習上,這可以有效解決本課程學時不足的問題。另外,在課前、課后,學生都可以通過智慧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在平臺上與老師和同學交流。而在課堂上,學生可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協作學習,教師則可對每個學習小組進行個性化指導。由此可見,智慧教學與PBL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可以發揮智慧教學的優勢,又可以使PBL教學突破時空限制,實現學習的自由化與個性化。云班課則是智慧教學軟件中的優秀代表,具備功能強大、教學手段豐富、軟件成熟度高等優勢,可與PBL教學模式相互融合,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在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率、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學生對課程教學滿意度等方面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智慧教學與PBL教學模式的結合既有助于彌補單一PBL教學模式的不足,又有助于發揮智慧教學的優勢,可以促進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轉變,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轉變,值得在其他課程和專業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馮小蘭,周敏瑜,黃培健.對分課堂與分組實驗應用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課堂的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2(05): 118-121.
[2]羅秀針,林碧聰,鄭金華等.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探討[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1): 119-120.
[3]李志峰,張柯.化智為慧:智慧教育時代高校智慧教學之“愚”及其治理[J].江蘇高教,2022(12):115-121+150.
[4]翁靖華,劉惠玲.基于智慧教學的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3(04):79-82.
[5]許曉敏,楊淑麗.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模式對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23):62-65.
[6]梁蓓蓓,吳鍇,繆偉偉等.PBL教學模式在藥學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課程建設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12): 138-139.
[7]蒲丹.“基于問題學習”在線教學方案的實施效果[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1,41(02):139-142.
[8]黃珊.PBL+CBL+雨課堂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7):111-11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Taking the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as an Example
Zhang Yongtian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 This study focuses on four classe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202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s PB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sessment scores, learning interests,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ie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All indicato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B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can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smart teaching; PBL teaching mode;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ic medicine; new teaching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