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華
摘 要:農業技術推廣對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文章分析了農業種植中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探討了當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為了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改變傳統種植理念、提高種植產量,需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適宜當地農業發展的農業技術推廣策略,提出通過提高推廣團隊綜合素養、加大投資力度、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等方式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種植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5-0142-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科技進步不僅推動了工業發展,還為農業技術發展提供了支撐。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傳統農業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抑制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農業技術推廣尤為重要。要改變農戶的種植觀念,結合農業種植與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科學種植,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
1 農業技術推廣的本質
農業技術推廣的廣義涵義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等技術的推廣,需要將農村新能源、農田循環水、農田水利技術等技術與先進科技不斷融合,促使農業種植等領域全面、快速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在農業技術相對落后的偏遠地區,人工種植方式大量存在,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還難以獲得較高的種植回報率。農業技術推廣是現代化種植理念、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及種植技術的推廣。其中,在種植技術推廣前,要改變農民的傳統種植意識,讓更多農民意識到農業技術推廣對提高種植質量和產量的重要性。農民只有接納現代化理念,才可以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如果農民不接受新的種植理念,會導致大量現代化設備成為擱置的“破銅爛鐵”。
2 在農業種植中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2.1 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科技進步推動了各行各業現代化發展,信息技術不斷融入不同領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模式。農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農業技術推廣需要融入科技,以科學技術手段提升農業種植質量和產量。先進農業技術包括自動澆水、大棚溫控、機器收割和機械播種等,可以有效減少勞動強度,使分散種植向集約化種植方向發展,不斷提升種植業的經濟效益。信息化管理可以讓種植人員實時了解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方便精準管控農作物生長,通過科學澆水和施肥等手段提高種植質量與產量。農業技術推廣的目的是讓更多農民了解到現代化農業技術能夠使種植效果更好,種植方式更便捷,促進更多農民加入到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加快普及農業信息技術。
2.2 提高農業種植產量
傳統的種植方式制約了農業種植產量,在我國農業種植發展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種植產量明顯提升,說明農業技術的應用對于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大量科研中可以發現,農業種植需要更多科學技術手段支撐,科技發展與種植產量具有正相關關系。在大量試驗記錄中可以發現,運用科學種植模式可以提高種植質量。為了擴大先進種植技術的應用范圍,需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以此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我國是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較大,在土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加快普及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產量。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切實保障農民種植收入,加速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發展。
2.3 促進科學種植理念形成
多年來的小農經濟模式更多依靠農民的種植經驗,沒有將科學的種植理念融入種植過程,缺少對種植結果的測試,無法使用控制變量法建立科學嚴謹的理論基礎,對于光照條件、土壤條件、天氣狀況等變化因素難以作出應對和調整,導致在種植過程中無法有效控制農業經濟效益和農作物產量。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在農業發展地區實現種植理念的轉變,普及更多科學種植方法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的積極影響,提高農民收益。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與農民溝通科研成果,使農民充分理解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農業技術的應用要點和內容。推廣人員可以通過實際種植向農民普及農業技術,使更多農民接受農業技術,主動改變種植模式。
3 農業種植中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3.1 缺少專業技術團隊和資金投入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技術推廣人員沒有明確分工,責任與職能混淆不清,在技術推廣過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學規劃,不能順利完成推廣工作。農業技術推廣需要統一分配并管理推廣過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統一推廣新的技術成果。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技術研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隔閡,研發人員與推廣人員交流不足,阻礙了農業新技術教學體系的建立。種植戶在接觸到農業新技術后不會使用,推廣人員也沒有進行良好的教學,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
3.2 缺少完善的推廣機制
在實際農業技術推廣中,缺少設施建設、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等推廣機制,無法確保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推廣渠道單一使農業技術推廣效果較差,農業種植觀念落后導致新技術的推廣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大量新技術不能夠被廣大種植戶接受。在部分地區缺乏推廣機制,推廣模式更新較慢,降低了農業技術推廣速度。
3.3 推廣模式不科學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有多種,包括網絡推廣模式、農業企業推廣模式和農業科研機構推廣模式,不同的推廣模式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作用。農業科研機構有較多的技術人員以及可以供農民學習的理論知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種植效率,但是這種農業科研機構推廣模式會耗費大量資金,需要配備更多技術人員,農民很難理解技術人員傳授的理論知識,會在技術推廣過程產生知識斷層,不適用于大范圍農業技術推廣。雖然農業技術能夠提升種植效果,但是在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將降低農業生產中農業技術的使用效率。
3.4 缺少信息化技術支持
要想研發出更高效科學的種植模式,需要大量科研實踐,當前對于科研的投入力度較小,阻礙了其發展。農業技術推廣停留在紙媒等傳統媒介,無法大范圍推廣農業技術。傳統農業生產規模小,各地區農戶無法有效溝通,這種分散的種植模式不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各地區農戶的種植條件存在差異,應對不同地區的農民推廣不同的農業技術,信息傳遞速度較慢不利于不同農業技術推廣。由于種植戶的文化水平較低,信息接收渠道較窄,因此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種植戶無法及時獲取農業技術相關信息。而且農戶對新技術的信任程度較低,導致新技術的轉化率較低。另外,受到種植條件和地形地貌的制約,部分新技術難以應用于實際種植中,科研成果沒有被充分利用。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如果政府規劃與基層無法做到協調統一,會阻礙農業技術推廣。由于農業技術推廣缺乏科學化建設,導致在研究新技術時沒有因地制宜,缺少調查種植區域環境的環節,難以精準把握不同地區的農業種植需求。部分推廣工作缺乏創新,仍然使用舊思想研發新型農業技術,難以將新的種植理念和種植方法有效結合,無法適應新時代農業發展需求。
4 農業種植中農業技術推廣策略
4.1 提高推廣團隊綜合素養
農業技術推廣要組建專業的研發和推廣團隊,國家要重視吸收農業人才,組建專業且高素質的團隊,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研發適合當地的種植方案,因地制宜研發農業技術,不斷提高農業技術的應用水平。團隊中的相關人員要合理分工,不斷提高專業能力,使團隊內部形成科學的運行機制,加強團隊相關人員的工作意識,使其更加重視推廣工作中的服務意識,認真對待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建立獎懲機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熱情。技術人員作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主要負責人,要解決種植實踐中專業人員業務素養較低、人員數量較少和組成結構不合理等現實問題。在農業技術推廣團隊中,應培養高能力和高素質人才,使不同種植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質量、數量以及年齡構成符合要求。相關單位應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種植戶,積極改變種植戶依賴傳統種植模式的狀態,在種植戶中深入推廣農業技術[1]。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除了技術研發質量外,宣傳手段、推廣模式和相關政策也是阻礙農業技術推廣的因素。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提升自身素養,提高宣傳推廣能力。農業技術推廣需要國家支持,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形成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資金。另外,農業技術推廣需要更多的科技儲備和人才支撐,工作人員需要指導活動和實地考察,技術人員需要重視科技研發,這些都離不開政府資金的扶持,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科研經費會調動一線工作者的工作熱情,使其在工作中發揮主動性,更好地推廣農業技術。當地政府需要引進相關人才,并加大對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通過購買機械設備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當地建立農業技術應用示范基地,讓農民看到農業技術應用成果,使其了解農業技術應用優勢,從而對農業技術產生信心,同時吸引更多農業人才,使農業不斷發展。
4.2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
農業技術指導工作對于實際農業種植活動十分重要,在指導工作中要重視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解決現實問題。要積極解決農業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重視宣傳農業技術應用優勢,有效落實種植目標。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采取合適的方法指導種植戶應用農業技術,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推廣效率,優化相關機構和部門的技術推廣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信息高速流動。還可以建立農業示范基地,讓講解員一對一講解農業實用技術,增加種植實踐活動。可以組織農戶實地參觀優秀示范區域,將種植經驗與方法傳遞給更多農業種植人員。要想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應創新推廣模式,合理利用網絡宣傳和實地宣講等形式,通過在農業用地周圍開展演講會以及使用視頻建模讓農民身臨其境感受農業技術的先進性,使農民更容易接受農業技術。同時,可以選擇當地農戶生產基地作為測試點進行技術測試,讓更多農民看到農業技術的成效,主動運用農業技術完成日常種植項目。還可以選擇下鄉推廣,構建“學習型農村”,讓大學生返鄉支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依靠農業技術發展農村經濟,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2]。
4.3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在農業技術推廣中要重視互聯網的作用,在不同地區建立種植數字平臺,通過短視頻向農民展示農作物從播種到成熟收獲的全過程,通過網絡平臺宣傳的方式積極推廣農業技術。在網絡平臺推廣中,要結合當地種植環境和特點,因地制宜選取農業技術,最大限度發揮網絡推廣效果。對此,政府部門要重視網絡平臺的搭建和技術研發的針對性等問題,對于認知水平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農民,要做好農業技術培訓工作,不斷降低農業技術推廣成本,讓更多農民快速理解農業技術,調動當地農民的學習和實踐熱情,加速農民之間的農業技術交流,鼓勵農民結合自己的種植經驗創新農業技術[3]。通過網絡推廣農業技術可以讓更多農民掌握不同地域的農作物種植方式,擴大交流平臺,加快農業技術的發展。建立網絡學習平臺,能夠促進各地區農民互相交流種植經驗,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農業技術,加快農業技術的傳播速度。
4.4 借助農民的力量
農業技術推廣要更多借助農民力量,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要不斷協調機制、加強溝通及聯系,與當地政府共同完成農業技術推廣組織工作,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指導農民應用農業技術。可以選擇有經驗的農民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領頭人,對農民進行專業培養,采用技術入戶的推廣模式,建立農業技術示范區,深入推廣農業技術[4]。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不斷完善管理機制,鼓勵科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調查和分析土壤條件、氣候環境、種植特點,對農民進行現場指導,并大力推廣基礎農業技術,滿足其實際農業生產需求。在實踐中讓更多農民從中受益,鼓勵農民積極宣傳農業技術,讓農業生產者和科研工作者可以從農業技術中獲取更多實惠,使農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5]。
5 結束語
要重視農業技術推廣的應用,在農業種植中大力宣傳農業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提高推廣團隊的綜合素養。針對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結合當地種植特點進行解決,不斷更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案,形成高產高質的現代化農業種植體系,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戴曉霞.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種子科技,2022,40(22):139-141.
[2]毛新杰,張占偉.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22,40(21):136-138.
[3]田月.淺析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J].新農業,2022(16):97-98.
[4]張美琴.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中的應用[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9):82-83.
[5]趙艷芳.論“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22,40(1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