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園園,梁 琳
(西南石油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成都 6105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三全育人視角下,育人主體轉變為全員育人,有效引領課程思政的實施[1]。關于課程思政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的運用成為研究熱點,在宏觀理論層面,不同學者對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2],建設路徑[3]、課程思政政策解讀[4]、課程思政與三全育人的關系[1]等方面,進行了多視角研究。在實踐層面,課程思政建設主要體現在專業教師對單個課程的思政設計[5-7],或某一類課程思政的設計[8-9],在具體的專業課程體系內的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較少。依托群內單個課程思政設計,課程群思政建設進行總體布局,有助于發揮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作用,形成系統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
基于課程思政群進行思政建設,是在單個課程思政建設基礎上,創新課程思政建設的新設想。通過課程群思政建設,對專業課程進行全方位的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全面深入貫徹課程思政育人的思想,對課程群內所有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合理布局,形成完善互補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在課程群思政建設過程中,需要課程群的教師團隊形成統一的認識,具備長遠的眼界和格局,積極投入課程群思政建設的探索中,同時提升自身素質修養,共同打造高質量的課程思政建設團隊。課程思政建設團隊是開展課程群思政建設的堅強后盾和有力保障。
結合課程群中的課程特色,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念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市場營銷課程群的思政建設路徑,開展一系列的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學團隊思政素養提升舉措,打造高質量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形成課程群思政建設的運行機制。結合課程群中每門課程特征,有機融入提升學生素養和情懷的課程思政內容,設計相應的課程思政建設方案,形成互補的課程群思政建設體系,全面落實課程思政全過程育人的核心思想,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1 課程建設特色鮮明
依托學校雙一流建設學科,立足油氣能源行業和西部地區,結合新文科建設的需求,教學團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為基礎,課程群構成含“平臺課+核心課+選修課+實踐課”四類,共包括市場營銷學、創業管理、消費者行為學(雙語)、客戶關系管理、營銷前沿理論、市場營銷綜合實訓六門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油氣行業模塊、數字化模塊、研究模塊和實踐模塊,呈現出“行業化、國際化、數字化、前沿性和實踐性”的鮮明特點。
2 課程建設基礎扎實
多年來,市場營銷課程群教學團隊一直依托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一流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積極圍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進行課程建設,課程群教學團隊建設基礎扎實。市場營銷課程群中六門課程的建設情況(表1)中,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1 門、省級一流課程2 門。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5 門、校級精品課程示范課2 門、校級一流課程3 門。

表1 市場營銷課程群建設情況
3 課程建設定位明確
圍繞金課建設的“兩性一度”的要求和新文科“交叉融合”的建設需求,教學團隊的課程建設基于服務學科、服務專業、服務人才培養、服務行業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致力于“懂行業、善營銷、能實踐”高素質營銷人才的培養,構建“特色鮮明、省內一流、西部領先”的課程群,形成了一支發展潛力大、綜合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市場營銷課程群教學團隊。
多年來,教學團隊在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創新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能力、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和專業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四川省《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的實施意見》,課程團隊在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與能力提升、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教學團隊建設進行了一系列工作。
1 夯實高素質團隊師資建設
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為每位團隊教師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團隊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嚴于律己,高標準進行思想的錘煉和沉淀,保持團隊不驕不躁、從容不迫的工作狀態,深入領會教師崗位“凝心鑄魂、立德樹人”的基礎作用,堅持用正向積極的影響力去帶動學生,在平凡崗位上體驗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2 充分發揮課程思政育人作用
課程團隊圍繞市場營銷課程群的特點,突出對學生營銷價值觀的正向培養,全面規劃課程思政改革思路,系統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寫入課程教學大綱。貫徹“門門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覆蓋到團隊成員所授全部課程,融入教學資源、教學研究全部要素,貫徹教材選擇、課堂教學、考核評價全部過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市場營銷知識體系教育的統一,促進營銷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3 黨建引領教學團隊建設
將黨支部與市場營銷課程群教學團隊深度融合,利用教研室會議、勞模創新工作室、專業建設會議等平臺,每周開展相關學習活動和集體教研活動,持續組織團隊教師進行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專項培訓;開展“名師名課堂”,組建老中青結構合理的教研梯隊,落實教師人人入隊計劃;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教研和培訓、教學競賽、深入油氣企業學習和交流,助力青年教師順利通過信念關、師德關、學術關、教學關和實踐關,全方位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以提高課程育人質量和立德樹人的成效;依托四川省教科文衛體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教學科研沙龍活動,實現教研相長。
堅持黨的領導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需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念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等進行系統設計。
通過政治學習,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提高思想水平與業務水平相結合的原則,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利用基層黨組織活動,組織師德師風專項學習和課程思政專項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全面深度挖掘和討論課程群課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師思想覺悟和職業價值觀。
加強資源建設,搭建新的資源庫和實踐平臺。組織團隊教師編寫教學案例,建設體現中國風格、特色鮮明的市場營銷教學資源庫。設計“營銷大講堂”“營銷智慧工廠實踐”“營銷經典悅讀”等多元化課程形式,邀請業內和業界人士走進課程,幫助學生走出校門。依托新商科智慧工場和協同育人平臺,開展凸顯課程思政的實踐項目。
培養教學能力,多平臺推進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引導教師在課堂內外潛心育人。在課程組和教學團隊基礎上,利用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平臺,依托“名師名課堂”+“勞模創新工作室”+“一流專業”建設資源,通過“以賽促教+以研促教”,借助各級教學競賽和教研項目,開展課程思政專項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研究,組織團隊教師參加相關教學競賽提高教學能力。
以“OBE”為理念,打造營銷專業特色質量文化。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理念,構建課程思政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質量常態監測體系和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采用引培并舉,多渠道、多形式大力邀請行業專家、外校知名學者加入團隊,組建一支師德師風過硬、教學科研水平高、特色鮮明的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根據課程思政建設任務,形成了以“思想、教學、科研”為基礎的“三基”工作、以“師資培養、人才成長、團隊評價、團隊文化”為主體的“四個”任務、以“服務學科、服務專業、服務人才培養、服務行業、服務地方”為目標的“五個”面向構成的“3-4-5”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運行機制。
1 夯實“三基”工作
教學團隊以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認真領會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任務,夯實以“思想、教學、科研”為基礎的“三基”工作。在思想上強化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育人理念,在教學上強化基本功底訓練,在教研上恪守學術規范,實現教學團隊建設全面進步和提高。
2 完成“四項”任務
圍繞“課程門門講思政,教師人人重育人”的具體任務,教學團隊緊密圍繞“持續豐富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成員、為團隊教師提供成長空間、量化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打造‘三全育人’的團隊文化”四個著力點,整合校內校外學習和培訓資源,多舉措提高教學團隊建設水平。
3 服務“五個”面向
市場營銷課程群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應圍繞“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能源行業和地方經濟”五個主體,服務“五個”面向,即服務面向學科建設、面向專業建設、面向人才培養質量、面向能源行業和面向地方經濟,用服務對象的任務來指導和促進教學團隊建設質量的提升。
1 課程簡介
市場營銷學課程圍繞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目標,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商業社會中的營銷倫理問題,培養學生的營銷洞察力、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和批判思維,重視培養學生正向營銷價值觀,為企業、社會和國家貢獻有價值的商業思想和行動。
2 課程思政解析
課程以“營銷道德觀、營銷科學觀、營銷大局觀、營銷學習觀和營銷智慧觀”的營銷大五觀為主要內容模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融入教學環節,將“法治教育、勞動教育、人文情懷、匠人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各模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營銷道德觀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營銷價值觀。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課程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課堂管理,創新教學方法。課前,通過聯系輔導員、申請智慧教室、制作座位牌,深度挖掘學習需求;課中,將情景模擬、PBL、啟發式和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融入教學過程;設計“干中學,學中悟”的創新教學模式;課后,堅持晨起計劃,開展企業家進課堂、組織學生參加營銷實踐,創造充實學習體驗。
1 課程簡介
創業管理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本,將學生培養成為創業管理的“專才”,更要讓學生成為有責任、有擔當、有創新能力和意識、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和貢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2 課程思政解析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和文化自信等思政內容與每一章教學任務和要求融合,將文化自信、傳統文化、職業道德、環境保護、團隊合作與溝通、契約精神、誠實守信和社會公德等,融入創業過程與實踐中,突出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價值及教育,樹立工匠精神。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互動式、討論式及情景模擬式等多種教學方式中,讓學生樹立熱愛祖國、服務社會、責任擔當的思想和意識,并指導未來的工作、生活、人生道路,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1 課程簡介
消費者行為學課程培養學生理解中外消費文化、消費者行為特征與差異,融會貫通中外企業經驗,關注能源行業和西部地區需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企業發展、個人命運與國家息息相關,堅定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奉獻青春和智慧的愛國情懷。
2 課程思政解析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課程突出“放眼世界,胸懷祖國”,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自信,五個認同”,特別增加了“中國經驗”模塊(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華為的“逆襲”等),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和前沿理論的同時,突破外文教材局限性,讓學生充分理解中外消費者行為的特征與差異,融會貫通中外企業經驗,既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又深植家國情懷。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課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形成了與“興趣感知→解釋探究→吸收內化→升階挑戰→知行合一”五段漸進式課程組織實施方案交互協調,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融合的“交互螺旋式”特色雙語課程思政模式。將課程思政貫穿于課堂授課、科研探索、實踐實訓、學科競賽和作業考核等各環節內容,以點帶面,融會貫通,將思政元素滲透進專業知識的傳授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
1 課程簡介
客戶關系管理課程基于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維教學目標,突出“以人為本”的客戶管理思維,結合時代背景和企業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客戶關系管理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感。
2 課程思政解析
理論模塊:講好愛國企業家故事,探索商業倫理價值,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明確企業在處理客戶關系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強調合理利用客戶消費數據,強調企業應避免惡性競爭,禁止買賣、泄露消費者消費信息,防止損害客戶利益的事件發生。
實驗模塊:數據挖掘實驗培養學生嚴謹論證、不迷信權威的科學精神,結合實驗結果客觀分析企業客戶關系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方法。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校企聯合、賽學融合讓學生體驗“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過程。利用網絡資源創建知識點闖關小游戲、動畫視頻等資料發布至學習平臺,增加學習趣味性。通過大班授課、小班分組案例討論,進行課堂問卷調查或行為測試;保持答疑互動,融入行業最新咨詢及學術成果發起討論話題,引導學生習慣性地關注且嘗試從專業視角辨析日益更新的商業現象。
1 課程簡介
營銷前沿理論課程明確立德樹人、思想育人的根本方向,培養學生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端正方向,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用于實踐,以創新的視野思維開拓道路。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 課程思政解析
通過創新課程內容,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改進課堂管理等方式,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將前瞻性思維、辯證性思維、創新意識、企業家精神、正確的消費觀和經營觀等分別融入各專題化教學內容中,將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合、營銷倫理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奉獻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一是教學內容融入思政,結合理論發展趨勢和企業營銷實踐,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設置前沿理論專題,重塑教學內容。二是教學方式呈現思政,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善用案例分析、文獻研究、情境模擬和團隊學習等方法更好地實現課程思政。三是自主學習內化思政,采用大量的主動學習模塊,以問題導向和任務驅動式教學來幫助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與創新學習的能力。
1 課程簡介
市場營銷綜合實訓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和標準,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完善實訓課程思政內容,培養學生課堂外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實現思政教育全過程、全覆蓋。
2 課程思政解析
本課程構建市場營銷實訓體系,將課程思政要點和內容的互補,確保思政教育覆蓋實訓全過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愛國精神、服務人民、工匠精神、誠實守信和低碳節約等思政內容,融入到每節課程中,深刻領會思政教育內涵和形式,提升思想認識水平,豐富自身思政素養和儲備,結合現實企業案例和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完善實訓體系的思政內容,探索思政融入實踐教學的模式和途徑。
3 課程思政建設方法
采用文獻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方式,參觀學習知名思政教育基地、調研走訪國內一流思政專業和經管類專業,利用調研式、討論式、互動式和探索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對日常經濟社會活動分析過程中,自覺自愿地學習思政內容,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突出“課程思政+三全育人”團隊建設特色,充分挖掘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中蘊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建設服務于新時代高素質營銷人才培養需求的師德師風過硬、教學科研水平高、育人效果突出的市場營銷課程群教學團隊,在團隊中形成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的工作格局。
課程建設方面,全方位建成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持續優化現有省級課程示范課和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推進教學團隊中全方位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涵蓋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程,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
資源建設方面,全要素形成課程思政教學資源。以教育資源全要素為主要抓手,積累課程思政素材,建設含教材選用、教學大綱、教學案例、教學視頻、教學研究和實踐資源等內容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豐富優質教學資源,更新教學案例,以“講好中國管理和營銷故事”為思路編寫課程思政教學資源。
師資建設方面,全員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教學能力。切實提升團隊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課程思政培訓,培養團隊教師成為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和教研骨干,形成一個政治素養高、師德師風過硬、業務能力強及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學課程思政團隊。
質量保障方面,全過程保障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理念,以教學管理全過程為抓手,建設教學團隊教育質量常態檢測體系,形成團隊課程思政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煉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經驗,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