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切實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是教學的重點。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嘗試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文章分析了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原則、策略及細節。
【關鍵詞】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項目式學習
作者簡介:陳登樂(1980—),男,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浦口分校。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案,再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操作,讓學生深度探究所學內容。在課后,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的探究過程給出客觀的評價。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實施這一教學流程時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原則
(一)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并將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是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科學地設計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教學方案。
例如,在筆者教授蘇教版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6章第1節“獲取與加工圖片”時,碰巧遇上學校準備對校園內的宣傳標語進行改造,于是筆者利用這一契機設計了項目式學習活動。在課前,筆者先將相關的文字和圖片信息發給學生,并告訴學生在本次設計活動中勝出的作品將成為學校的宣傳稿件,被張貼到校園各處。由此,本次課程活動從單調的操作練習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這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隨后,筆者介紹了本次項目式學習活動的要求,并講解了完成任務的流程以幫助學生掌握圖像加工的基礎知識,從而順利發揮自身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設計任務。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身為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需要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多追問自己“這樣的教學課堂我是否會感到枯燥乏味”,并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采用更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時,教師也應當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設計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方案。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初中八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1章第2節“體驗動畫制作”時,筆者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動畫內容設計了項目式學習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與動畫制作相關的知識。在課堂上,筆者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電影作為課堂導入內容,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接下來,筆者將這一動畫片段分解,向學生講解這一動畫的各個部分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去制作這些片段,自己會如何操作。由于這些操作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段有密切的聯系,學生很快便理解了這些操作的原理。這樣的課堂有輕松、活躍的氛圍,學生完成了對知識的探究和應用,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提高了??梢姡〉昧己玫慕虒W效果,教師在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時,應當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避免照本宣科、逐字講解,而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
(三)重視學生的困惑
在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前,一些學生會不自覺地思考“我為什么要學這門課程,它可以幫助我解決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學生,使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專心學習,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這些困惑,并通過合理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7章第3節“制作視頻作品”時,筆者在課堂伊始便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看過很多短視頻,今天老師想問一下,大家認為短視頻作品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作用呢?”這樣的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夠引發學生對于將要學習內容的進一步討論,而且筆者可以據此引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很快,學生便想到短視頻作品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夠簡潔明了地傳播信息。在學生的討論結束后,筆者告訴學生本節課的中心任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以“美麗的家鄉”為主題的短視頻宣傳片。接下來,筆者分別講解了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如何完成文字排版、圖片排版和插入音頻或者視頻文件。在結合生活問題進行討論之后,學生會對學習活動有更高的熱情,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會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習知識的作用。
二、聚焦核心素養設計項目式學習活動的策略
(一)注重動手操作,鼓勵學生追求創新
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興趣。在具體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將上課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上,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追求創新,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1]。
仍以“體驗動畫制作”的教學為例,筆者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到班上的學生近來對《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一動畫作品十分感興趣。于是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自選片中任一角色進行改編。在改編的時候,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的喜好進行創作。這樣的課程項目可以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展現自我,對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非常有效。在制作動畫階段,由于對要制作的動畫作品充滿期待,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并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尋找多種方法克服制作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制作出了令人驚喜的作品。由此可見,讓學生動手操作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是幫助學生進步過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步驟。在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時,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多動手操作,給學生更多的課堂時間完成實際操作練習,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注重設置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不是簡單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時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自主學習以應對未知的挑戰。在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情境幫助學生形成靈活變通的思維,讓學生意識到,為了應對不同的情況,自己還需要主動去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2]。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2章第1節“認識計算機”時,考慮到計算機行業是一個在持續變化的行業,筆者主動與學生討論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使學生意識到這一行業的生機與活力。此后,為了便于學生理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筆者設置了一個了解人體結構的學習情境,將計算機結構與人體結構進行類比,讓學生明白,如果把計算機比作用零件組裝成的“人”,那么計算機主機就是“人”的大腦,處理其他區域傳來的指令,并向其他區域傳遞下一步指令;輸入設備相當于“人”的感覺器官,負責接收外界輸入的信息;輸出設備則相當于“人”的四肢,負責執行下一步行動。解釋完畢后,筆者又與學生討論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如何讓計算機的功能更加豐富。這樣用溝通的方式一步步設置情境,討論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能夠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讓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
三、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優化項目式學習活動的細節
(一)引導學生互助,培養合作意識
在小組中,學生之間往往會產生摩擦,但由此,學生可以發現自己思維的局限性,學生也會在與同學溝通、協作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所以在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時,教師也應當積極地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仍以“制作視頻作品”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筆者讓各個小組的學生自行進行組內分工,然后共同完成資料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視頻的制作、后期的檢驗和處理。由于每個人想要重點展示和宣傳的家鄉形象有所不同,所以在設計方案時,學生需要在小組內討論,將哪些內容作為展示的關鍵才能成功地宣傳自己的家鄉。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學生提出的觀點沒有被采納,也可能有學生對自己小組的選擇存在不同的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之間需要深入溝通、相互理解。教師應明白,在深入溝通、相互理解的過程中,學生會掌握溝通和交流的技巧,意識到自己應該換位思考,同時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認知會加深,團隊的凝聚力也會增強。
(二)適時干預,調整活動方向
由于計算機課程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考有時候會影響教師上課的進程,在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適時地收束話題,及時地干預學生的討論內容,保證課堂的節奏合理。
仍以“程序設計語言”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基礎的二進制轉化知識,但是由于剛剛接觸計算機語言,學生會有很多疑問,比如在筆者授課時,有學生提問:“計算機明明可以顯示出很多阿拉伯數字,為什么要使用二進制數字來解決問題?”盡管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思考和提問,但對于這些可以給出簡短、明確答案的科普性問題,教師應該簡要解釋。在解釋答案之后,筆者及時將學生的思維拉回主要教學內容:“大家有發現二進制是如何處理數字的嗎?這個過程中哪些公式或工具被用到了呢?”
(三)引導反思,完善知識體系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辈贿M行回顧總結,學生很難將知識融入自己的認知網絡,也很難在往后的生活中利用知識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完成小組合作探究后,反思自己和同伴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制作視頻作品”一節的教學中,收到學生上交的視頻作品后,筆者逐一播放了學生的作品,并在播放學生作品時,邀請學生到講臺上介紹作品的靈感來源和自己的制作感想,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在學習和合作過程中的感悟。在展示所有作品后,筆者還鼓勵學生點評其他小組的作品,發現他人作品的閃光點,分析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此類課堂討論活動中,學生能夠看到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
結語
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目前,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研究仍需要不斷豐富,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思路。結合實踐經驗,筆者分析了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原則、策略,教師可以據此改進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奎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20(2):74-75.
[2]王鼎.巧用微平臺,讓信息技術教學可視化[J].新課程導學,2021(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