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慧



【摘要】目的? ?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載量、前S2蛋白(Pre S2)陽性率與乙型肝炎患者肝纖4項指標的相關性。方法? ? 選取上饒市第二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乙肝患者為研究對象,測定其血清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及血清肝纖指標[層粘連蛋白(LN)、透明質酸(HA)、Ⅳ型膠原(ⅣC)、Ⅲ型前膠原肽(PⅢ)]水平,按照HBV-DNA載量與Pre S2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低載量組、中載量組、高載量組及Pre S2陽性組與Pre S2陰性組,比較各組肝纖指標水平,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 高載量組血清LN、HA、PⅢ水平明顯低于中載量組與低載量組,且中載量組明顯低于低載量組(P<0.05),3組Ⅳ 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載量組Pre S2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余2組(P<0.05),中載量組明顯高于低載量組(P<0.05)。Pre S2陽性組患者血清LN、HA及PⅢ水平明顯低于Pre S2陰性組(P<0.05),2組Ⅳ 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與LN、HA、PⅢ水平呈負相關(P<0.05)。結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與LN、HA、PⅢ密切相關。
【關鍵詞】? 乙型肝炎病毒; 脫氧核糖核酸; 前S2蛋白; 肝纖維化;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575.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2-0115-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2.038
乙型肝炎(乙肝)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是我國流行最廣、臨床發病率最高、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性肝炎[1]。HBV基因中前S2區域與編碼形成的前S2蛋白(Pre S2)為當前乙型肝炎相關研究的主要課題,既往研究指出,Pre S2在HBV感染宿主之后肝細胞復制、機體對病毒的免疫清除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有調查顯示,全球因HBV感染發展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病變和因肝癌而死亡的病例數達100萬例/年[3]。肝纖維化是肝組織受損后肝臟之中纖維結締組織出現的異常增生現象,參與多種慢性肝病產生過程,屬于肝硬化病變必經之路,同時貫穿肝硬化發展全過程。有報道稱,我國肝硬化常見誘因為乙肝,由乙肝發展為肝纖維化的病例數約60萬例/年,臨床早期診斷并給予有效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4-5]。血清學檢測屬于肝纖維化評估主要輔助方式,相關標志物以層黏蛋白(LN)、Ⅲ型前膠原肽(PⅢ)、透明質酸(HA)與Ⅳ型膠原(Ⅳ C)為主,即肝纖4項。本研究探討了HBV脫氧核糖核酸(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與乙肝患者肝纖4項指標水平的相關性,希望為臨床早期診治乙肝提供一定指導依據。
1? ? 資料與方法
1.1? ? 臨床資料? ?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饒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與《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6]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具有乙肝病史或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超過6個月;入院前6個月內無抗病毒治療史與抗纖維化治療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腫瘤患者;患有其他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丙型或丁型肝炎等;合并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病、失代償期肝硬化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合并慢性腎功能衰竭或者結締組織疾病等其他纖維化病變。按照HBV-DNA載量將62例乙肝患者分為3組,3組性別、年齡及其母親HBV感染情況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 方法? ?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樣本,室溫靜置0.5 h后離心處理,分離血清樣本,-20 ℃環境之中保存待測。HBV-DNA檢測,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熒光探針)法測定HBV-DNA載量,相關試劑盒由廣州中山大學達安基因有限公司提供,采用PCR定量檢測儀(美國ABI公司,7300PLUS型)。按照HBV-DNA載量進行分組,1×103~1×105拷貝/mL為低載量組,1×105拷貝/mL~1×107拷貝/mL為中載量組,1×107拷貝/mL以上為高載量組。
Pre S2采取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相關試劑盒由上海科華實業有限公司提供。血清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肽(PⅢ)、透明質酸(HA)以及Ⅳ型膠原(Ⅳ C)水平的檢測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儀(MAGLUMI4000PIUS,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與配套試劑。
1.3?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檢驗使用Spearma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不同HBV-DNA載量組肝纖4項指標水平比較? ? 高載量組血清LN、HA、PⅢ水平明顯低于中載量組與低載量組,且中載量組明顯低于低載量組(P<0.05);3組Ⅳ 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 不同HBV-DNA載量組Pre S2陽性率比較? ? 高載量組Pre S2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2組,中載量組明顯高于低載量組(P<0.05),見表3。
2.3? ? Pre S2陽性組與陰性組肝纖4項指標水平比較? ? Pre S2陽性組患者血清LN、HA及PⅢ水平明顯低于Pre S2陰性組(P<0.05),2組Ⅳ 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 相關性分析? ? 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與LN、HA、PⅢ水平呈負相關(P<0.05),見表5。
3? ? 討論
既往研究指出,肝纖維化進程主要為肝細胞反復受損以及細胞外間質不斷增加的過程[7],其中,間質合成涉及肝間質以及肝實質細胞,主要包含有膠原蛋白(常見為Ⅰ、Ⅲ、Ⅴ、Ⅳ型,其中Ⅳ型為Ⅳ C)、蛋白聚糖(常見為HA)與非膠原蛋白(常見為LN等),PⅢ主要反映肝臟之中Ⅲ型膠原合成情況,均在肝纖維化病變產生與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8]。LN水平可以及時反映機體基質膠原更新情況,LN和Ⅳ C水平綜合反映了肝臟部位纖維化狀態。本研究中,不同HBV-DNA載量組LN、HA、PⅢ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乙肝患者LN、HA、PⅢ水平可能與HBV-DNA載量有關。對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HBV-DNA載量能夠評估HBV復制程度,病毒復制期間會刺激免疫系統,引起免疫病理反應,造成肝細胞損傷,從而引發肝纖維化病變。本研究發現,HBV-DNA載量與LN、HA、PⅢ水平呈負相關(P<0.05)。乙肝是一種免疫介導疾病,在人體感染HBV后會出現免疫應答,處于免疫耐受期時,機體病毒清除能力較弱,因此HBV-DNA復制活躍,一般表現為HBV-DNA載量高水平[9]。然而,隨著肝纖維化病變逐漸加重,將會到達免疫清除期,血清HBV-DNA載量會在非特異性免疫清除作用加強的條件下呈現下降趨勢。免疫清除過程中會對肝細胞造成反復免疫性損傷,加快細胞炎癥壞死,進一步加重纖維化病變,因此在纖維化較重的時候,HBV-DNA載量反而較低。3組Ⅳ 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因為Ⅳ C表達水平在肝臟纖維化早期不會產生較大改變,待發展至肝硬化階段才呈現明顯變化。
HBV蛋白S編碼區組成包括Pre S1、Pre S2以及S基因,分別編碼3種不同蛋白,依次為小分子蛋白(主要指S蛋白,具有產生保護性抗體作用)、中分子蛋白(主要指M蛋白,即Pre S2+S蛋白物質)、大分子蛋白(主要指L蛋白,組成為Pre S1、Pre S2以及S蛋白)。既往研究表明,Pre S2與人體肝體細胞表面分布著聚合蛋白受體(PHSA2R),故提出了聚合人血清白蛋白(PHSA)可以介導HBV附著并且侵襲肝細胞,引起HBV感染的觀點[10]。Pre S2上存在PHSA2R結合部位,因此可能屬于PHSA2R活性主要分子基礎。有報道稱,血清Pre S2不僅關系到PHSA2R活性,同時亦與乙肝e抗原(HBeAg)、HBV-DNA載量等病毒復制標志物具有平行關系[11]。本研究中,Pre S2陽性率高載量組>中載量組>低載量組,表明HBV-DNA載量越高的患者Pre S2陽性率越高。本研究中,當HBV-DNA載量處于高水平時,依然有部分患者檢出Pre S2陰性,考慮可能由于HBV-DNA C區啟動子或者C區基因突變,導致宿主免疫功能提高。Pre S2測定不僅可為乙肝早期診斷提供指導,同時在乙肝急性期對患者進行連續動態觀察,有利于早期了解患者轉歸[12]。本研究結果顯示,Pre S2陽性率與LN、HA、PⅢ水平呈負相關(P<0.05),肝纖維化程度越低,Pre S2陽性率越高。考慮與LN、HA、PⅢ水平越高,HBV-DNA載量越低有關。
綜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與血清LN、HA、PⅢ密切相關,檢測HBV-DNA載量、Pre S2陽性率可為肝纖維化的診治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張國民,繆寧,鄭徽,等.中國2005—201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報告發病的年齡和地區特征[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8,24(2):121-126.
[2] TAGHIABADI M,HOSSEINI S Y,GORZIN A A,et al.Comparison of pre-S1/S2 variations of hepatitis B virus between asymptomatic carriers and cirrhoti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ffected individuals[J].Clin Exp Ophchalmol,2019,5(2):161-168.
[3] MEGAHED FAK,ZHOU X,SUN P.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BV and the innate immunity of hepatocytes[J].Int J Appl Mech,2020,12(3):285.
[4] 趙超群,蔡虹,陳龍,等.乙肝肝硬化肝膽濕熱及肝腎陰虛證物質基礎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0,22(4):1121-1131.
[5] 栗紅江,胡素玲,何久勝,等.瞬時彈性成像技術(FibroScan)檢測和血miR-21水平與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臟纖維化程度的關系及對預后的預測[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0,38(6):956-961.
[6] 王貴強,段鐘平,王福生,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實用肝臟病雜志,2020,23(1):9-32.
[7] YUAN L Z,JIANG J,LIU X,et al.HBV infection-induced liver cirrhosis development in dual-humanised mice with huma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Gut,2019,68(11):2044-2056.
[8] 吳智慧,丁媛.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韋抗病毒干預后肝臟彈性成像定量變化觀察[J].肝臟,2020,25(6):630-632.
[9] SHEN J Y,DAI J L,ZHANG Y,et al.Baseline HBV-DNA load plus AST/ALT ratio predicts prognosis of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hepatectomy:a multicentre study[J].J Viral Hepatitis,2021,28(11):1587-1596.
[10] TENG C F,LI T C,HUANG H Y,et al.Hepatitis B virus pre-S2 deletion(nucleotide 1 to 54)in plasma predicts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surgical resection[J].PLoS One,2020,15(11):e0242748.
[11] JENG? L? B,LI T C,HSU S C,et al.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albumin level with high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Pre-S2 mutant after curative surgical resection[J].J Clin Med,2021,10(18):4187.
[12] MA H,LIM T H,LEERAPUN A,et al.Therapeutic vaccine BRII-179 restores HBV-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in a phase Ib/IIa study[J].Jhep Rep,2021,3(6):100361.(收稿日期: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