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梅 陳婔 王燕



摘要: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技能提升為中心,通過發揮線上、線下教學優勢,利用PDCA質量提升方法構建適應互聯網環境的英語“三段式”教學模式。本文對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設計思想、設計原則、設計目標進行綜合分析之后,對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進行探索、分析,提出環環相扣、持續提高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線上線下相結合;“三段式”教學模式;大學英語
1. 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教學平臺已經日趨完善,近年來網絡教學平臺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大學英語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國家在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1],不斷提升師生信息技術素養,加快信息技術和教育的融合,逐步構建智慧教育平臺。近三年主流教育平臺功能、教學體驗得到大幅度提升,師生逐漸摸索出線上教學、學習的新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逐漸成為常態,借助網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將更加多元化、趣味化。近些年來網絡教學平臺逐漸成熟,師生對網絡教學平臺的熟悉程度逐步提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日益成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發展時間比較短,教學平臺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認真篩選和研究,逐步形成科學的教學模式。
線上教學聲音更加清晰,擺脫了時空的限制,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線下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濃厚,兩者結合可以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實現鞏固、強化的學習目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圍繞學習全過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精細化設計。探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個性化、零碎化、多樣化的教學目的。
2.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設計思路
2.1 設計思路
線上教學主要依托教學平臺、騰訊會議,在線教學平臺下發視頻、文檔等教學資料,還可以發送通知、私信交流,學習過程中可以開展隨堂練習、主題討論、分布任務、選人、搶答、簽到、直播、投票、問卷、學情分析、自動評分等,騰訊會議則可以實現較好的直播體驗。線上教學課前主要圍繞預習、課前測試、知識搜集;課中主要圍繞疑難、重點知識講解,隨堂測試、翻轉課堂、成果展示、小組活動都可以靈活穿插;課后則以內容鞏固為重點,主要完成知識點鞏固、課后測試、學情分析等。
“三段式”教學的三個環節依次遞進、環環相扣,課前和課后教學均圍繞課中教學,每一次課的課前、課中、課后為一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中、兩個教學任務之間,均重視收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教學評價,然后根據教學評價、學情分析調整教學重難點。依照PDCA質量提升理論,通過多次迭代循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不斷更新的教學模式。
2.2 教學目標
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仍然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認知和英語技能水平。當前不同地區的英語教學水平相差較大,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在課程設計時需要考慮不同基礎水平學生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在學習時花費的時間更多、學習難度更大,容易跟不上教學節奏。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利用網絡便利反復學習課堂知識、提前預習,通過測評、線上學情分析提前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重點。因材施教、持續提升,英語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才能持續優化課程設計,提升課程質量。
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三段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
3.1 構建思路
3.1.1 教學模式構建
英語學習可以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這“三段式”教學是英語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環節。結合線上線下教學特點,對三個階段的教學模式進行系統規劃和精心設計,構建一套高效的英語教學模式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方法[2]。互聯網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型如圖1所示。課中,教師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引領學生探索新知識,解決疑難問題;課前、課后,可以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開展碎片化、移動化學習,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及時尋求教師、同學幫助。通過學習通、智慧樹等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學習進度、測試分數、疑難知識點,以便監督學生學習情況,并改進教學方法。“三段式”教學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逐步提升。
3.1.2 教學方式和教學時間控制
為了提高教學模式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通過一個學期的線上線下教學探索,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5個班300名學生,重點統計對線上網絡英語教學的看法、課堂市場、授課方式、線上教學軟件和教學平臺選擇。
數據統計表明,9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只有1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不利于教學質量提升,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得到學生的相對廣泛認可。在線上課堂教學時間方面,學生認為課堂時間控制在30~45分鐘和45~60分鐘比較合適,這符合目前高校英語的實際情況,如圖2所示。在教學軟件選擇方面,認可度比較高的為騰訊會議,其次是QQ群課堂,兩者技術成熟、沉淀時間長、平臺穩定,可以直接打開聊天軟件使用,可以滿足學生上傳文件、群聊天等核心功能,此外對釘釘、雨課堂認可度稍低,如圖3所示。
3.2 課前準備工作
師生在課前都要充分準備,學生以預習知識為主,教師以備課、學情分析為主。備課時,要考慮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掌握多媒體、網絡平臺的使用方法,還要針對課程內容合理設計課程活動和課程節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前將重難點、注意事項通過教學平臺發送至學生,另外還要收集學生在課前階段的學習進度、測試成績、學情分析,動態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調整課程內容,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應重視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視頻錄制、視頻資料選擇,爭取通過課前準備階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中階段教學打下基礎。教師提前推送視頻和文本資料、發布討論話題,讓學生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
3.3 課中現場教學
課中教學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在“三段式”教學模式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線上教學模式也是線下教學模式的一種延伸。教師現場開展教學任務,講解疑難、重點知識,教學過程中可以現場開展小組交流、團隊合作,學生及時與教師溝通,反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課前學情分析結果,調整教學方案,課程結束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制定課后教學內容。
(1)課堂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增加互動。在課堂教學時,利用“騰訊會議”的隨機點名功能,邀請學生回答問題、反饋知識掌握程度。學生課前需要完成預習任務,在課堂中隨時可能會被選中,因此課堂教學中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思路能跟隨老師。通過課堂互動,也可以增加課堂的吸引力,并且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隨堂練習加深知識掌握程度。隨著線上教學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線上平臺可以快速發放測試題,并自動完成測試結果統計。課堂結束之前,發布選擇、判斷類的測試題,學生在手機端直接打開試卷進行測試。對教師而言,可以進行學情分析和知識鞏固,有重點地講解易錯、困難的知識點;對學生而言,可以快速測試知識掌握程度,通過教師講解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3)線上教學補充線下教學。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模式的補充,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靈活開展教學活動。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屏幕展示PPT課件內容,學生掃碼進入課堂之后,教師可以一鍵完成課堂點名,并且將課件推送至學生手機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難點、疑惑點可以直接截屏保存知識,便于課后復習。學生可以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在相應PPT頁面反饋“不懂”或“收藏”,從而在課后梳理知識點,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此外,“雨課堂”等教學平臺具有彈幕、小組討論功能,學生可以在公屏上隨時反饋自己的學習感悟、學習結論,教師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授課[3]。
3.4 課后教學鞏固
課后以鞏固知識、測試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為重點。線下教學具有靈活性、碎片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觀看教學視頻、學習資料,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目前主流的教學平臺均支持向老師發送私信功能,教師也可以群發消息通知。課后教學內容需要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題目下放,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注重知識的歸納、整理。討論區發布英文帖子、布置討論單元話題,并結合線上測試、寫作練習,能夠有效提高英語書面交流能力[4]。教學評價可以設置在課后環節,利用線上平臺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意見、建議。評價既可以利用測試功能,也可以發送調查問卷,系統均可以自動完成評價匯總,使用起來簡單、高效。
結語
現代大學英語教學,重視對學生語言知識、人文知識、跨文化交流能力、語言綜合利用能力的培養,對聽、說、讀、寫、譯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國際視野的拓展,需要成熟有效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發揮線上教學靈活、多情境的優勢,又可以發揮線下課堂學習氛圍濃厚、溝通交流高效的優勢。“三段式”教學中課前、課中、課后教學內容環環相扣,通過PDCA循環持續優化教學模式,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知識儲備量也大有裨益。在線測試、自主講課、互動提問、教學跟蹤、直播等信息技術,為學生考核、評價和教學模式優化提供了有力工具。大學英語“三段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和課堂信息化高效教學的需求,可以為當前信息化教學范式形成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陳振嬌,熊璋.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EB/OL].(2022-12-5)[2023-8-20].https://m.gmw.cn/baijia/2022-12/05/36208293.html.
[2]陳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思考探索[J].現代英語, 2022,(12):17-20.
[3]費珺,徐曉晴.后疫情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J].科教導刊,2022,(14):104-106.
[4]蓋穎穎.大學英語混合式寫作的產出導向教學實踐--以對比觀點式寫作為例[J].德州學院學報,2022,38(1):102-105.
作者簡介:韓秀梅,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旅游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度科研項目——線上線下三段式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和評價研究(編號:Hrky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