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詩 周德新
1.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技師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日益擴大的學校規模、不斷增加的學生數量以及追求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的需求,高校專職輔導員和學生的配比已遠遠無法滿足“總體師生不低于1∶200 設置輔導崗位”的基本設置。為彌補輔導員人員的短缺,追求錦上添花,很多高校便采取“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方式,聘用大量的專職教師來兼任輔導員一職。然而,專職教師本身承擔教學、科研、掛職鍛煉、編輯校本教材等各項任務,在帶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雙重身份爭議、角色沖突等不良狀況。專職教師存在哪些優勢,擔任輔導員又有哪些不足,如何揚長避短,既能兼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水準?本文認為可采用SWOT 分析法,對專職教師擔任輔導員一職從優勢(S)、弱勢(W)、機遇(O)、威脅(T)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和闡述,以期為建立高校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長效機制提供參考。
SWOT 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學肯尼思·安德魯斯教授于1971 年在其著作《公司戰略概念》一書中提出,又稱態勢分析法,即從strength(優勢)、weakness(弱勢)、opportunity(機遇)、threat(威脅)[1]四個維度對組織進行分析與決策。妥善運用SWOT 分析法,能夠從內外角度進行綜合評價和預判,有效規避風險和劣勢,充分挖掘和利用外界機遇與自身優勢,制定出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這也是本文基于SWOT 分析法對高校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這一現狀以及培養路徑研究的初衷。
1.思想開闊,激情澎湃
基于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身體素質、責任心和表現力等方面的考慮,高校往往選擇入校不久、與學生年齡相差不大的專職教師來兼任輔導員,不乏那些剛從象牙塔走出又考入高校就職的應屆畢業生。這些老師年齡相當,看待事物問題的眼光相對比較新穎獨特,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思學生所想,暢學生所言,能讓學生敞開心扉,真正從心底接受、心理相容;創新意識較強,能夠靈活運用新媒體(例如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通過網絡途徑開展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最新訊息,征集學生意見建議,因勢利導,解決傳統政治教育僅限于教材和面談模式的局限與弊端;且活力四射,精力充沛,積極性高,責任心強,又急于想展示自己和證明自我,愿意在教學崗位和學生管理崗位來回切換、一肩挑教學一肩挑輔導、嘗試不同角色的挑戰和突破。
2.具有專業素養和實操技能
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的優勢不僅僅在于實現對輔導員隊伍學源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能力結構等多方面的優化和整頓[2],注入新血液,提升新活力,還能帶來更多的學源背景、專業指導和實踐理念。這些老師熟知本專業的知識結構和技能要素,有一定的從業經驗,能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實踐操作、職業規劃、升學考證、生活訣竅等一系列的幫助,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合理定位學生的職業生涯,有效改善了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能儲備的不足,打破了傳統45 分鐘課堂管理的瓶頸;能夠做到潤物無聲地展開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充分利用授課的時間,以教學案例、教學活動等渠道積極傳播健康向上的思想內涵,有效克服專職輔導員只能依據思政課程或座談會的方式進行學生教育的短板;大力推廣和鼓勵所帶班級學生踴躍參加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重點培養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學生,引領其學習各項理論基礎與職業技能,通過競賽中的交流和切磋,促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弘揚工匠精神。
1.缺乏專項知識和管理經驗
掌握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是成功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石,然而相比專職輔導員,大多高校兼任輔導員的專職教師一方面主要以自身專業技能出眾,師范類、管理專業出身的較少,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專項知識比較匱乏,不能很好地運用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核心價值武裝頭腦;另一方面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時間較短,尤其是剛入校執教的應屆畢業生,雖擁有高學歷學位,但管理經驗幾乎為零,資歷尚淺,在處理錯綜復雜的學生問題時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像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摸著石頭來過河反而容易造成這些非科班出身的兼職者自信心不足,威懾力下降,做事風格日漸保守,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形成職業惰性。
2.時間與精力不足,工作難以統籌兼顧
目前,很多高校的專職輔導員在從事學生工作一定年限后逐漸轉崗,且學校規模日益宏大,學生人數不斷增長,導致輔導員隊伍一再呈現人員短缺的情形。為保障學生管理工作能正常運營,高校往往選拔一批出色的專職教師承擔輔導員相關工作,讓其作為輔導員隊伍的后備軍及時進行替補。由于輔導員工作對口很多部門,除了思政育人的核心任務,還有許多與學生有關的瑣碎事情,而專職教師本身任務繁重,高校對其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要求并沒有因此減輕,反而與日俱增,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迫使專職教師在兼任輔導員期間常常厚此薄彼,難以實現教研與管理長效雙贏,久而久之,一心難二用,逐漸喪失對工作的熱情和動力。
1.有利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從事輔導員崗位工作是極具創造性和鍛煉性的一次挑戰。作為專職教師任職輔導員期間,一方面能夠超越上課時間空間的限制,從生活中真實了解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家庭環境、知識水平、學業困惑、人際關系、情感矛盾、就業意向與心理壓力,并積極“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服務于學生,拉近與學生相處距離,營造良好和諧的心意相通的氛圍;另一方面能夠鍛煉自己耐心,沉淀自身的浮躁,提升創新意識、溝通組織協調能力、應急處理技巧和抗壓承受力等多方面職業素養,積累工作經驗,豐富人生閱歷,增強自身的榮譽感與歸屬感,也為校園維穩治安建設略盡綿薄之力。
2.有利于輔導員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專職教師在主宰教學活動、承擔知識教學、教材編寫和論文指導的同時,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肩負起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就業等多方面教育職責,及時彌補輔導員人員緊湊的缺陷,有效保障輔導員隊伍工作正常開展,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并拓寬自己工作思路,融入更多的工作圈,擴大自身的工作效能,既彰顯了各部門互助合作、協同共進的能力,又能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且兼職輔導員的雙重身份更是反映出教書育人,育人優先的原則,是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改革的生動體現。因此,專業教師從事輔導員工作,既符合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育人實效。
1.缺乏系統的崗位培訓
系統學習培訓對于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形成與職業化的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類培訓實踐項目較少,特別是針對“半路出家”的兼職輔導員的崗位培訓更是寥寥無幾,導致部分專職教師在出任輔導員時仍不了解輔導員的工作范疇和基本要求,無法領悟工作重心和核心要素,更加無法沉著冷靜、理清頭緒,讓自己快速進入角色;且培訓內容主要側重于相關政策內容與文件精神的傳達、灌輸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缺乏實用性、針對性的職業技巧,甚至在有些培訓中,沒有統一的培訓標準,沒有嚴謹的培訓大綱,沒有檢驗培訓質量的手段與方法,培訓內容也沒有任何層次區分,導致培訓效果不佳,未能凸顯個性化需求,輔導員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學與用常常相互分離,理論無法聯系實際。
2.缺乏針對性的考評專制
高職院輔導員既隸屬學校學生處和二級學院雙重管理,又要配合完成校宣傳部、教務處、財務處、保衛處、就業處、團委等部門發布的各項任務,因此,輔導員除了承擔學生思政教育日常工作,還肩負著學生資助評優、安全教育、就業指導、心理輔導、學費催繳、公寓管理等臨時性工作。為提升專職輔導員隊伍工作質量,教育部和高校均發布相應的規定或制度,然而隨著兼職輔導員的比例不斷擴大,部分高校有關兼職輔導員管理的制度和文件十分匱乏,對于考核機制和評價指標,往往與專職輔導員如出一轍,激勵措施不夠完善,容易降低兼職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導致其滋生出消極怠工的不良情緒,職業認同感偏低。
選拔優秀的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工作是一舉多得的有力舉措,既滿足專兼結合、足額配備到位的根本需求,也是國家對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規定。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校專兼結合的輔導員隊伍建設正處于不斷摸索和完善的初級階段,塑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建立長效穩健機制,是培育祖國未來合格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關鍵。結合上述對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的態勢分析,本文從個人與學校兩個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深化角色認知與實踐,強化職業認同感
作為兼職輔導員的專職教師,應當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確自身工作的雙重責任,提升自身職業認同感。一方面要客觀意識到個人發展除了要提升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強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使自己成為全能復合型人才,時刻秉持學習熱情,主動加入學管隊伍來錘煉自己;另一方面加強自身內涵的建設,自主學習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積極參加系統性專項培訓,多向經驗豐富的前輩取經,強化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技巧,善于借助外力,例如,選拔優秀班干部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充分發揮其模范帶頭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利用各類社交媒體來旗幟鮮明地開展網絡思政教育;與學生合作共同完成各類社會實踐等,循序漸進地開展育人工作,真正做到育己、育人、互育。
2.合理統籌規劃,學以致用,行以致遠
在雙重壓力下,專職教師出任兼職輔導員更是要學會統籌規劃,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制定自身學習計劃,嚴格按照規劃來完成自身內涵的建設,實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狠抓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提前做好各種突發事件的預警與應對;充分利用朋輩力量創造師生交流機遇,給予特殊學生積極關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上,依據學生認知水平、學業能力、綜合素養的不同進行因材施教;及時聯絡學生家長,實現家校共育、關愛合力;做好工作記錄與學生臺賬并進行科學分類,針對每一個學生問題學會總結與反思;另外,塑造良好的身體素質,加強身體鍛煉,野蠻其體魄,也是保障教師身心健康、工作干勁十足的必要手段。
1.加強培訓與交流,拓展發展空間
高校應當加強兼職輔導員的知識與技能培訓,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應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既能體現教育前沿理論,又涵蓋心理輔導、就業指導、危機處理等多項實戰演練;提供專項經費支持,建立崗前、崗中、崗后常態化培訓機制,將日常教育與專題培訓、內部與外部培訓、線上與線下培訓有機結合,多管齊下;探索“以舊帶新”的模式開展講座、訪談、沙龍、研討會等,實現新老輔導員資源共享、經驗交流;鼓勵兼職輔導員積極參加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學,研究有關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課題,提升科研創作能力;號召兼職輔導員積極參與掛職鍛煉、考證深造、外出調研等實踐活動,加強自身繼續教育。
2.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熱情
依據兼職輔導員職業的特殊性,高??蛇m度減少專職教師的教學、科研任務量,出臺有關兼職輔導員的管理辦法和考核評估等系列文件,并建立日常抽查與期中期末考察,過程性與結果性檢驗,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對兼職輔導員的評價以及兼職輔導員之間互評相結合的量化考核指標,強化執行結果,采取優勝劣汰的方式,對于工作無明顯成效的兼職輔導員進行約談或調離輔導員崗位,對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給予額外的物質獎勵,并在晉升發展、評獎評優、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傾斜,除此之外,一定的人文關懷和表彰贊揚也是對從事兼職輔導員工作的一種情感鼓勵。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有助于激發兼職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工作歸屬感和幸福感。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3]。研究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有益于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4]。本文借助SWOT 分析法對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進行態勢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以期為建立高校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的長效機制提供可行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