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歡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態度
一、精心設計教案學案,做好課堂“調劑師”
如何備好一節課,與教師已有教學體系與知識積累,以及教學的對象都密不可分,這就要求我們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備好課,精心設計好教案與學案。在學校實行集體備課以來,教研組內研討氣氛濃厚,老師們群策群力,備課質量得以提升,每次研討大家會提前安排好主備人和主講人,就每單元教法學法進行探討,每輪教學具體實施進行商討,并將上周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加以解決,對主備教師的初稿加以打磨,形成既能方便老師教學又能適合學生學習的正式稿,每個教師再根據執行情況對集體備課進行第二次修改形成個性化教案,寫好復備以及教學反思,并做好總結,以便下次研討。當然大家也要做好課堂“調劑師”,上課的時候關注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是否會適時做好筆記,是否會根據老師的指令來完成任務,要保證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換個角度看潛能生,強化“愛的教育”
不存在只有缺點沒有優點的孩子。身為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強化“愛的教育”。在老師家長同學眼中一無是處的學生基本沒有上進心,連起碼的自尊心都得不到保護,何來積極學習的心情與動力。一個被老師“嫌棄”的學生,他憑什么好好讀書,如果老師換個角度在公開場合肯定潛能生,你會驚訝地發現,他上課的精神狀態明顯不同,上課聊天睡覺發呆的情況會明顯減少。
我班的某男生因為厭學,選擇上課睡覺從不打開書本,不拿筆。有次,我終于看到了他交上來的作業。機會來了,我有點小興奮。“今天我想展示某某同學的作業,請拿到展臺上來。”“空白,空白”同學們小聲議論。“你們看,不是空白!盡管要寫單詞的題目沒有做,但他憑自己的能力做了10個選擇題,這證明他有想上進的想法,你們說對不對?”
“對!”沒有料到同學們不約而同用熱烈的掌聲溫暖著一顆冰冷的心靈。那一節課,我多次讓他回答簡單的問題,他的聲音由小到大,從膽怯到自信,準確率越來越高。
三、巧用獎勵機制,激發學生最大潛能
如果教師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學生不會看不到。每周,筆者都會利用積分的多少讓學生評出能獲取喜報的優秀者,讓優秀者推薦進步大的同學,一樣可以獲取喜報。得到喜報的同學能收獲來自同學、老師與家長的精神鼓勵加物質獎勵。每周每組寫出本組成員的進步明細交給我,我會當眾朗讀孩子們的進步以及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內容。有時學生會主動要求我給他們一個擁抱,那一刻,我有種幸福到窒息的感覺,相信孩子們的感覺不會比我差。可見,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肯定的贊美,可以溫暖多少充滿自卑、缺少自信的心靈。
最后,有營養的“雞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經常從網絡或者生活中選取一些勵志的話語來自勉與激勵學生。我發現學生“喝雞湯”時確實津津有味。當然“藥效”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但我會不定期給學生端來雞湯強化學習。
我常常想:在每個孩子的一生中,倘若能遇見一位既踏實認真又幽默風趣,既深入淺出又一絲不茍的好老師,那是多么榮幸的事啊!而能成為這樣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幸福感滿滿呢?讓我們一同期待、一起努力,爭做快樂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