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琳

“請注意河里有幾位游泳的,是不是家長陪同,有沒有戴游泳圈……”這是江華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江華縣)沱江鎮第七小學值班老師通過大屏幕了解濱江公園水域游泳情況,給值守人員發出預警。
近年來,江華縣舉全縣之力,構建三網聯動、三防融合、三池同建、三督發力的模式,疏堵結合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江華縣先后被評為湖南省疏堵結合防溺水工作試點縣,教育部向全國推廣疏堵結合防溺水工作經驗。
“三網聯動”構筑聯防聯控“銅墻鐵壁”
“大伯,天氣越來越熱,一定注意孩子防溺水教育。”天氣變熱,該縣啟動防溺水工作,縣級領導、黨員干部等走進所聯系的鄉鎮開展防溺水工作。
江華縣委、縣政府明確構建完善逐級防控“立體網”、對點包聯“精準網”、聯村聯戶“親情網”的“三網聯動”責任體系,確保全縣學生生命安全。
近年來,江華縣按照“五五”工作法,創新黨員干部聯系學校制度,縣級領導帶頭包聯鄉鎮,鄉鎮領導包聯村,駐村干部負責統籌協調,構建逐級防控防溺水“立體網”,19000多名黨員干部深入學生家里開展重點學生走訪,與學校一同抓安全,覆蓋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生。江華縣充分考慮就近就便因素,按照“人員相熟、血緣相親、地緣相鄰、雙向選擇”的原則,構建聯村聯戶“親情網”,更有效地對未成年人進行監管。
“三防融合”立體布控不留死角
該縣濤圩鎮草嶺水庫是防溺水重點水域,水面寬、水質好,是游泳的好地方。該水域包聯單位按照有值守員,有救生員、救生圈、救生衣、竹竿、繩索等救援設備,有管理制度和警示標志,有視頻監控的“五有”標準配齊,并引導家長陪同孩子游泳。
同時,根據屬地管理原則,該縣所有重點水域盯緊每天重點時段,盯緊重點水域,盯緊重點水域“全時值守”和全域水域“一日三巡”,盯緊留守、單親、孤兒等重點學生群體去向,做到學生人人受監護、水域處處有看管,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溺水工作。
近年來,該縣把防溺水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按照“縣委主導+政府組織+村委主持+教師主講”的模式,開設快樂暑假、防溺水宣講等夏令營研學200余場,覆蓋全縣村村寨寨。
“三池同建”呵護學生快樂成長
江華縣以“疏”為核心,疏堵結合,打好“建池、培訓”兩張“牌”。在該縣大路鋪鎮老村,新建的簡易游泳場示范點成了孩子們的水上樂園。游泳池選址在一段地勢平緩的河道里,面積約200平方米,并配置救生設施、防溺水宣傳欄等設施。村里按照重點水域“五有”的標準進行管理。孩子們在家長和“救生員”的守護下,在泳池里嬉鬧戲水暢享游泳的清涼與快樂。
2022年暑假,江華縣委、縣政府共投入250萬余元建設縣級簡易游泳場示范點15個,設立防溺水工作站100余個,鎮村自建游泳場所10余個。該縣教育局負責防溺水的于化伸介紹:“村里配齊救援設施設備,聘請救援專業人員和全時蹲守人員蹲點值守,引導廣大學生在規定時間到有人值守的指定地點游泳,隨時監管孩子們,讓孩子們安全游泳。”
“屈肘,抱腿,慢收……”期末過后,該縣沱江鎮為人小學暑期免費游泳培訓班上,游泳教師莫香蓮耐心講解游泳技巧。
“劃水、蹬腿、憋氣、換氣、漂浮……”
孩子們有模有樣地學習仰泳、蛙泳。
目前,全縣培養的120多位游泳教師在暑假教孩子學游泳。
去年,該縣“以獎代補”的方式,所有學校建設支架游泳池或磚混結構游泳池。學校按照有教練員、有救生員、有管理制度、有課程安排、有管理團隊“五有”的標準規范游泳池的管理。
同時,各學校根據與校外私營游泳館、小區游泳館等的距離,達成合作,共建10余個校外游泳基地,讓更多的學生掌握專業的游泳技能及自救互救技能,實現學游泳、強體質,防溺水目的。
“三督發力”推動防溺工作走深走實
“一次督查,肯定會讓人行動上緊起來,思想上重視起來。”值守人員、鎮村干部紛紛肯定了督導、督查。該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和帶頭督導督查防溺水工作。組建“縣、學安委、鄉鎮”三級防溺水督導專班,做到鄉鎮、村自主督導,縣學安委常態化督導。
“查重點水域值日有沒有空檔,‘三巡有沒有按時……”該縣結合“鄉村振興”工作,駐村工作隊還戴上“欽差”帽子,對片區內重點水域駐點督導,壓緊壓實工作力度。
不到20分鐘,一根嶄新的救生竹竿到位。該縣縣紀委監委、兩辦督查室在橋市鄉一個重點水域監督時,發現問題,要求及時整改,以有力監督壓緊壓實防溺水工作責任,織牢防溺水“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