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萍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運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差異化教學強調,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長處,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因材施教.教師在落實因材施教理念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引導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思考如何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
在初中階段,由于數學科目的難度不斷增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并且不同學生產生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對此,教師如果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融入課堂,降低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有效開展互動交流活動.此時,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進行優勢互補,在查漏補缺中提高個人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創新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適當引入一些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體驗翻轉課堂的樂趣,適當地進行深入學習.再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實踐類活動,讓學生充分結合個人的生活實際,體會初中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學習方式,為學生布置趣味性的探究作業.
一、開展差異化教學的關鍵點
在義務教育階段,差異化教學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教學方法.在反對的聲音中,有的教師認為差異化教學是將學生“分層”,這種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的行為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不應在教育工作中出現.在支持的聲音中,有的教師表示,差異化教學是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的表現.每名學生都是不同的,教師只有找準了他們的需求,才能夠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服務,讓其獲得進步和提高.對于所謂的“層級劃分”,差異化教學可以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展,這樣就不會對他們的自尊造成影響.所以只要應用得當,差異化教學所具備的教學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從辯證法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有爭議的內容,都是對社會有價值的,都是值得推敲和研究的.筆者認為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利大于弊的,但想要讓差異化教學的“利”得到完全體現,教師必須做好對差異化教學開展關鍵點的分析.
(一)一視同仁
一視同仁既是差異化教學的關鍵,也是保證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但教師并不能因此戴上“有色眼鏡”.因為每名學生都是珍貴的,教師的職責就是讓每名學生都能夠掌握數學知識,不斷進步.所以,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一視同仁,真正做到不偏不向,由此來保證自己教學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合理性.當然,有些時候教師可以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原則,因為適當地“偏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格外關注,這可以帶給他們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進一步挖掘出他們的潛能,激勵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差異化教學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二)隱蔽實施
隱蔽實施是差異化教學的重點,因為只有足夠隱蔽才不會被學生發覺,才能夠讓差異化教學按照既定的目標予以開展.對于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們渴望被認同,擁有超強的自我意識.如果在這一時期,讓他們發現自己在教師眼中是比別人“差”的學生,他們就很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所以,在差異化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隱蔽”這一點,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引導,逐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由此來實現對他們數學素養的培育.
(三)鼓勵為主
在差異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鼓勵為主是教學工作的要點之一.因為對于正值青春期的學生而言,激勵教育更符合他們的成長特點.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善于觀察學生的閃光點,并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在鼓勵過程中,教師要遵循能力越低鼓勵越多的原則,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樹立學習自信,讓其更為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過程之中.
二、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為了提高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結合差異化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分析,保證對每名學生都有所了解,且能夠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讓學生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去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并逐步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標,教師必須做好對教學工作的統籌設計,其中以下幾個方面尤為重要.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設置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需要運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那么設置小組探究性學習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時教師合理開展小組探究性學習、借助小組學習的方式推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可以讓學生形成全方位的數學學習印象,也能夠讓個人融入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知識點能夠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究.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擅長的內容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如果不能采用小組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讓每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會喪失教學的主動權,導致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過低,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充分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布置一些小組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推動學生進一步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為了彌補學生間的差距,可以讓學優生帶領學困生,這樣就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有些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知識時,可能會對代數的內容比較擅長,而有些學生可能會比較擅長幾何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將這兩部分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從而充分發揮差異化教學的作用.因材施教,就是要凸顯出學生的強項,讓學生能夠不斷發現自身的長處,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不斷地鞏固所學知識,樹立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的自信.
例如,教師可以先充分觀察班級中的學生,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很多小的類別.劃分類別時,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長處及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布.有些學生在教師測試幾何的相關內容時成績比較高,那么就說明該部分學生比較擅長解決幾何中的相關問題;而有些學生在教師測試代數的相關內容時成績比較好,那么就說明該部分學生可能比較擅長解決代數問題.因此,為了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將學生科學分類,這樣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彰顯出學生之間的差異,保證教師在差異化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為學生進行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
(二)微課的運用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會利用微課進行教學,但是可能不會注意到微課在差異化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運用優勢.而教師如果在差異化的教學過程中不進行思考,那么就會導致其所開展的差異化教學失敗,而如果一旦差異化教學開展失敗,就很可能使學生覺得教師認為自己在數學中無法表現突出而忽略自己,出現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的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及師生關系.教師在差異化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夠表現出分層教學的特點,一旦表現出這些特點,就可能會導致學生不愿意聆聽教師講課,降低教學效率.對此,微課能夠幫助教師開展差異化教學活動.學生能夠結合微課潛移默化地接受差異化的教學安排,他們能夠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所要學習的微課,從而滿足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習效率.在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趣味化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融入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先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課后講解,讓學生在課后學習相關的內容,進而使其能在課堂上高效學習,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在微課的講解中為學生設置一些基礎性內容,也可以設置一些提高性內容.針對提高性內容,教師需要讓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課堂講解.而對于一些比較基礎的內容,教師可以讓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講解.教師這樣進行翻轉課堂,不僅不會讓學生體驗到過多的差異化內容,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融入初中數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在一些幾何內容的視頻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幾何知識學習得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還不會讓代數比較好的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信心,從而有效地構建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課堂.微課教學是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但又不會給學生帶來過多負擔的一種高質量的差異化教學模式.
(三)生活實踐課堂的開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有效利用個人的生活體驗提高自身數學學習的效率,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初中數學的學習活動之中,在教師的差異化教學安排下,進行全方位的學習.生活實踐課堂的開展,能夠有效地讓學生體驗到初中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意義.但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可能不知道如何為學生開展生活化的教學,也不知道如何在生活化的教學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進行深度的思考才能幫助學生適應普遍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解生活化的初中數學應用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選擇性講解,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些學生可能對生活中的某些實際應用不感興趣也不了解,而有些學生可能會對這些內容比較熟悉.對此,教師在進行相應的教學時,就可以讓了解得比較深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充分地發揮出這部分學生的優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融入課堂環境中.
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相關內容時,有些學生可能會事先了解一些“二次函數”中的相關內容,還會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并且有的學生可能還會了解一些二次函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對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解二次函數在生活中有哪些實際應用.比如最常見的應用方式就是二次函數的圖像是拋物線的形式,生活中許多物體的運動路徑都是拋物線形狀的.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這些方向上進行舉例,從而構建高效的生活化實踐講解課堂.另外,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可以挑選部分內容讓對其比較了解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比如,子彈在實際生活中就是以拋物線的形式運動的,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對軍事比較感興趣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特別是對于一些平時數學學習得不是特別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該部分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融入數學課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差異化教學的特點.
(四)趣味化作業的設置
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趣味化的作業,才能夠讓學生有效進行課后鞏固,確保教師設置的差異化教學課堂能夠發揮最大化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作業探究,從而設置高效化的作業學習方式,讓學生融入趣味化的作業探究中.小組的設置能夠幫助教師最大化地發揮趣味作業的作用,從而確保學生進一步融入課后的學習過程中,為教師全方位的教學打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學生完成一節課的學習之后,可以及時地為學生布置一些小組合作探究作業,以免學生面對個人的探究作業產生學習壓力,幫助學生有效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生能夠在完成小組作業的過程中,和他人有效進行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印象.教師可以先從學生小組組長處了解學生需要什么類型的作業,再有效地布置趣味化的探究作業,從而實現趣味作業布置,完善差異化教學模式.
結 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需要應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本文具體地闡述了差異化教學的具體方式,展示了從課堂教學到課后作業的設置方法,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構建高質、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讓學生融入課堂.同時,教師運用上述方法也能為學生構建趣味化的課堂,從而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教師的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畢海威.論如何有效實施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J].教育界,2020(20):34-35.
[2]單愛平.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1):45.
[3]姬映斗.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20(10):83-84.
[4]趙秋月.淺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差異化教學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