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月紅 張勝超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新時代高校教學的課堂已經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室,進而轉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因為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豐富、不受時空的限制、能夠滿足大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因而越來越受到高校師生的普遍歡迎,但是各種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對教師教學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教師而言,要在完成傳統課堂的教案、備課等工作后,還要熟練掌握網絡教學中視頻拍攝以及剪輯、學習資料的下載與上傳等工作。并且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即時的線上教學模塊與學生進行互動,把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雙線交融[1-3],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與學生們互動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于學生而言,同樣如此。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為高校師生帶來許多便利,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善。大部分高校鼓勵教師做好線下授課的同時,要積極運用多種線上教學方法,探索更加高效和多元化的混合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和信息化技術結合起來,使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有機融合、優勢互補,創建多元化教育模式。
本次的調研對象為包頭師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大二167 名學生及從事微生物相關教學教師7 名。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調研方式,通過問卷星和面對面訪談的形式進行,同時輔以QQ和微信等軟件。問卷問題從大學生對線上教學滿意度及對高校未來教學方式的展望兩個著點設計,訪談問題選擇以教師自主回答的線上形式進行收集。問卷和訪談區分群體進行調查,通過分析問卷數據與教師的回答,從而更好地比較兩者對線上教學的共同點與差異面。
本次調研167 份問卷,有效問卷158 份,進行了7 份訪談調研,共回收訪談提綱7 份。并利用SPSS 進行數據的描述性分析和相關分析。
通過問卷形式對學生關于混合式教育的態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的統計數據總結繪制成柱形圖,如圖1、圖2。

圖1 學生對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接受程度

圖2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符合社會需求
通過柱形圖1 學生對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圖2 學生認知里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符合社會需求相關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混合式教育模式表示非常感興趣或者較為感興趣,表現出比較積極的態度。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他們心目中是否符合社會需求的調查,70.59%的學生對于混合教學模式認同感并不強烈,認為此種教學模式可有可無。
在對于問卷中混合式教育模式是否能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查,調查結果繪制成柱形圖,如圖3 所示。

圖3 混合式教育模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根據圖3 在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中可以看出,少部分同學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認為較為全面的新型授課方式可以改變學習態度。但大部分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只能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原有的水平不下滑;認為該模式能提高自己成績水平的學生不足參與調查學生的三分之一。這一情況充分說明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未成熟,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利弊影響仍是未知的。
根據問卷中學生們對線上教學平臺存在不足的調查,將反饋制成柱形圖,如圖4 所示。
根據圖4 能夠清晰看出,有將近七成的學生認為實施的線上課堂,仍存在很多需要提升與改進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視頻資源、教學設計、單元導學、課后作業等。有極少學生認為,實施線上教學最大的障礙就是教師的準備工作沒做好,直接盲目地將傳統教學的要求照搬到線上課堂,缺乏創新[4]。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希望教師在網絡授課時,及時與學生溝通并解決。
根據問卷中對學生們向往的教育模式的調查,結果總結繪制成圓形,如圖5、圖6 所示。

圖5 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

圖6 學生喜歡的線上教學時間
通過圖5 對學生向往的教育模式形式的調查,可以得出相對于傳統老舊的線下課堂或對設施很看重的線上課堂,同學們更青睞于將兩者完美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不難看出,大多數學生認為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還有助于同學們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利用空余時間完成線上課堂的任務,線下教學會更容易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參與度,以致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成效。從圖6 學生喜歡的線上教學時間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以筆者所在學校的網絡課時長大多為50 分鐘為例,時間不長不短。學生每天用于線上學習的時間大多都在2 ~4小時。但也有同學表示每天花在線上的時間為6小時以上,對此表示不滿,這部分同學占參與調查同學的3%。
通過問卷中對教師及學生在實施混合式教育模式遇到的問題的調查,數據統計制成柱形圖,如圖7 所示。

圖7 實施混合式教育模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對于問卷中對實施混合式教育模式遇到的問題如圖7 所示,可以看出,學生們的回答則主要集中在線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觀看視頻卡頓;課程師生互動較少;互動方式較為單一,不是討論就是連麥,但超過90% 的同學認為連麥過程會浪費全體參與網絡授課師生的時間,并且消息匯總也非常繁瑣;對于提交作業的方式多數同學也表示不滿。大學課程很多,每位科任老師都會選擇不同的線上課程軟件。每天的作業量也較為繁重,這就導致了學生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也有少部分同學站在積極的方面看待此問題,認為復雜的軟件操作,可以提高他(她)的操作水平,也不失為一項技能。
從問卷結果以及簡單對同學們的訪談中,不難發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它在打破傳統教學陳規的同時還擺脫了時間、空間和場地等限制,為學生創造了優良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學習平臺,但它也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
根據調查問卷的反饋,首先我們了解到實施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問題大都集中在線上課堂。例如,網絡課堂的時間把控、APP 卡頓現象嚴重,部分同學認為視頻講解卡頓會減少甚至喪失學習興趣;其次老師實施錄播課程,會使學生們覺得老師講課速度太快、課堂反應時間不夠,沒有給同學們留有充足的思考及消化知識的時間;還有大部分學生認為線上課堂較傳統課堂來說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課堂趣味性不足、閱讀思考的時間不夠等多方面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教師可以使用播放順暢的軟件,并要求學生將此軟件更新為最新版本,就可以大大降低APP 卡頓現象;同學們認為不同的科任教師使用不同的線上平臺,那么教師們可以私下溝通,統一使用一個線上教學平臺;學生們認為線上課堂連麥回答問題浪費時間,可以直接開麥回答,教師實施獎懲機制。這樣既減少了時間流失,又大幅度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認為線下課堂氛圍不高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課堂插入直觀有趣的實物,滿足學生們對視覺的沖擊,提高學習興趣。針對課上思考時間不夠的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配合,教師需要延長思考時間,而學生則需要課下預習、課上緊跟教師講課進度,認真思考,完成問題等等。
混合式教育模式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結合在一起,使其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在形式上它可以提供多元化教學,為廣大師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在功能上它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滿足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渴望;最后還可以彌補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及單一的在線教學模式上的缺陷。而且它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不僅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還要求教師在課程前期設計并分析知識,需要教師認真分析每一個板塊的核心問題;課程中期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課程末期還要求教師對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對學生而言,它要求學生有強大的自控能力與網絡操作技術來面對課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有不斷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新型教育模式。隨著科技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已經日益成為常態化,應用在各個高校的各門教學課堂中。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充分圍繞“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通過多樣化的混合教學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