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妹
小學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將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使之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是值得廣大小學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筆者的數學教學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為例,探討了將小學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優化班級管理,轉變教學理念
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和教師作為兩個重要主體,承擔著不同的職責。班主任主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安全教育以及班級事務,教師主要負責教學活動的組織。將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效結合,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優化班級管理,創建高效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結合,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轉變管理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為班主任的優勢,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同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做法,在班級管理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分組討論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數學學習。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轉變教學理念,做到以教育為主
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組織管理學生,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做到以教育為主,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等特點,將數學知識生活化,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另外,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例如,在教授“整理”相關內容時,筆者將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充分發揮這一節課的教育性,教育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要養成收拾和整理自己物品的習慣,把自己的物品收拾整齊,還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幫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讓家里變得更加整潔、干凈。
二、班級管理工作“數學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班級管理工作“數學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班級管理活動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理解和配合班級管理工作,進而促進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將數學教學融入班級管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班級管理中,這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促進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例如,在教授“鐘表”相關內容時,筆者將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成“我是小小設計師”的活動。在活動開始之前,筆者先向學生講解鐘表的構成,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鐘表”,并提醒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區別分針、時針和秒針的不同特征,最后讓學生在班級進行作品交流和展示。在此過程中,筆者借機滲透德育:“如果將鐘表當成是一個家,那么分針、時針和秒針就是家庭成員,只有他們三個齊心合力,鐘表才能正常工作。同理,如果把班級活動比喻成一個‘鐘表,那么同學們就分別是時針、分針和秒針,只有大家團結一心、步調統一,班級活動才能開展得更加順暢。所以,大家應該怎么做呢?”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對“鐘表”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強了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還明白了團結一心才能建設好班集體的道理。
(二)借助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在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例如,在學習“鐘表”的相關知識時,筆者除了讓學生學會認識時間,還向學生滲透“守時”“珍惜時間”的觀念,教育學生養成惜時、守時的好習慣。又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圓柱和圓錐”這一章節的相關內容時,筆者先向學生講解了什么是圓柱和圓錐,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或圓錐形狀的,然后讓學生思考從圓柱身上可以學到哪些做人的優秀品質。學生紛紛發言,有的學生說:“圓柱從頭到尾都長一樣,這告訴我們做人也應該如此,從一而終。”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應該學習圓柱堅定不移的精神,它在默默支撐著整棟建筑。”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我應該改掉有小動作的壞毛病,跟圓柱一樣認真、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這樣的將數學知識傳授與培養學生品質有效結合的教學課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還讓學生學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活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每個班級都是一個集體,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協助學生形成班集體觀念,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意識,促使班級氛圍更加和諧、融洽。在將小學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進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例如,在教授“相遇問題”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筆者在教學之前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和講述本組所學知識,在此過程中,其他小組學生可對該組成員進行提問。這樣既能加深各小組成員對所學知識內容和解決方法的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進而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尚未發育成熟,身上的種種習慣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責任,還肩負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使每個學生在文化知識、思想和情感方面都能得到豐富和健康的發展。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緊扣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教授“乘法應用題”相關內容時,筆者先讓學生自主思考乘法算式中包含了哪些知識點,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在班級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乘法算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圓的認識”相關內容時,筆者先讓學生自主畫圓,然后在學生畫圓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哪些方法能夠又快又好地畫圓。又如,在教授“測量”相關內容中,筆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測量活動,利用測量活動讓學生掌握測量方法和技巧。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對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有機結合,可以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轉變自己的教學和教育理念。教師還要在班級管理中融入數學知識,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將班級管理工作“數學化”,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的作用,通過合理地將兩者融合來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優質。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