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重要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對于學生今后就業與崗位技能提升而言意義非常。為了有效提升這一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就《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展開研究,希望借此為學生構建出一個立體化、高效化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立體化教學;中職
一、引言
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及網絡技術的廣泛普及,將人們帶到了全新的互聯網時代,使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計算機與互聯網更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專業也受到了許多關注,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該專業的重要構成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理論及實踐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但是傳統模式下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立體化教學實踐能有效改進這一問題,筆者就此展開了如下探索。
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一)課程特點
分析《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即可發現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程內容多、知識面較廣。課程涉及較多內容,包括計算機各硬件設備介紹、硬件評測、計算機硬件安裝、硬盤分區、系統設置、軟件安裝、故障維護以及日常維護等等[1]。
第二,課程知識更新速度快,時代特征鮮明。計算機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各種各樣的新產品與新技術更是層出不窮,所以只有定期革新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計算機信息技術及產品,才能有效做好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第三,實踐性。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計算機硬件結構,能夠獨立完成計算機硬件組裝、軟件安裝、計算機日常維護等工作,對于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有著較為顯著的促進效果,所以課程教學也應當圍繞著實踐性特點展開。
(二)教學現狀
分析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實踐現狀,即可發現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的實際應用,再加上課程內容多、課時安排有限,單純地理論講解不僅無法趕上教學進度,還會使整個教學氛圍更加枯燥,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點。
其次,在教師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好教學優化與合理設計,無法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導致課程實踐效率較為低下[2]。
最后,忽視了課程實踐性,在教學課堂上過分偏向于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這種背誦式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技術要點,也不利于學生今后就業及成長。
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意義
(一)增強教學互動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互動性,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中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和技能,有效提升課程實施效果。立體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理念有所不同,更提倡課堂良好互動、學生實踐參與,若能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有序開展立體化教學,就能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立體化的互動教學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優化《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還需借助豐富的立體化教學資源來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后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實踐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并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實踐探索,此過程與傳統理論知識講解有所不同,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操作與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的課程學習帶來了全新機遇,真正提升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效果[3]。
四、《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路徑
(一)基于職教政策,革新課程資源開發理念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必修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緊跟市場步伐,對新時代新技術有所了解,并熟練掌握臺式機配置、組裝、維護以及維修等相關知識及技能,還需要了解筆記本電腦選購常識、維護及保養方式等,同時學會一些簡單故障處理方式。這一課程雖然屬于基礎課程,但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教師及學生都有著較高要求。所以,教師實行立體化教學前要及時更新自身專業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與時俱進,盡可能為學生傳授最新、最前沿的知識,為開發課程資源樹立起全新理念。同時,在課程資源開發時,教師要克服經驗不足的問題,盡可能在企業合作與支持下有序開發立體化教學資源,包括建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配套數字資源開發、實訓設備配置等多項內容[4]。
(二)對接國家行業標準,優化課程內容
在開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實踐時,應當深入相關企業,做好相應地調研及走訪,與參與行業制定標準的代表企業形成較為良好合作,根據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改革《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內容,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內容覆蓋面較為廣泛,如IT產品資訊、硬件組裝與軟件安裝、臺式機的配置、系統備份與還原、故障分析與處理等,而且還需要兼顧臺式機與筆記本這兩種機型。
(三)注重教材建設及革新,提升教學內容先進性
計算機業界摩爾定律有提到,芯片的性能每18個月翻一番,價格降一半,這也從側面說明計算機硬件發展十分迅速。但就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施情況來看,所使用教材的革新周期大多是三到五年,更甚至還會更長,相較于計算機技術發展而言明顯滯后。因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實踐在推進時,應當做好硬件知識與技術的革新,教材內容也盡可能突出其實用性及可操作性,學校在為學生挑選教材時應當選擇最新出版、內容最為前沿且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教材[5]。除此之外,《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真實技術水平,再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通過網絡查詢、文獻翻閱等方式為學生編寫新教材,并保證教材內容的知識性、開發性及新穎性,確保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讓教材內容更加契合本校學生實際學習需求,進一步提升因材施教效果。
(四)精心設計課程實訓方案,合理借助多平臺開展教學
在開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時,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整個課程實訓方案,同時借助多平臺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有效提升課堂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中關村在線、太平洋電腦網、京東商城等平臺,來幫助學生了解如今市場主流電腦配件以及計算機各種性能參數,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變得更加新穎有趣,同時也為學生購置計算機打下基礎。以中關村在線模擬攢機主頁面為例,將其作為立體化教學平臺,能夠為中職學生提供較為良好的臺式機配置實訓方案,并且該平臺整個界面十分的友好,產品庫配件較為齊全,各種配件的詳細參數十分真實,價格也與整個市場保持同步。
為了能夠讓中職學生真正地在課堂上學會組裝計算機,教師可以課程實踐期間依照“先模擬、再實戰”的思路組織實訓教學。例如,先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演示視頻,讓學生對臺式計算機組裝方式及基本流程有基本地了解;之后借助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為ITE課程開發的幾款游戲,來讓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模擬完成臺式計算機組裝及筆記本拆裝;最后再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在實訓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組裝,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最大程度優化課程實施效果[6]。除此之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借助VMware WorkStation或VirtualBox軟件來為學生構建實驗虛擬機,讓學生基于此來完成相關實踐操作,從而進一步提升課程實訓效果。要注意的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在推進時,要確保課程配套教材與實訓設備的有效統一,這也是優化立體化教學實踐的
關鍵。
(五)借助現代教學技術優勢,提升教學直觀性
在開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提升教學直觀性,以此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及發展。從信息論視角來分析,人的信道特性觸覺信道寬帶為1,聽覺為100,視覺為10000,所以要想交換信息就需要充分利用視覺信息。而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優勢,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感官、多類型的刺激,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實踐中。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一些交互性強、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并且借助展示臺、錄像機、VCD等設備,為學生講解與示范技術及知識要點,這樣不僅能夠豐富立體化教學課堂,還能進一步加大傳遞信息容量,而且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處在較為良好的學習狀態中。此外,人機交互還能讓教師及時獲得信息反饋,幫助教師掌握整個立體化教學課堂,有效突破傳統教學限制,讓學生在立體化教學實踐中真正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從而有效優化《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實踐[7]。
(六)引入先進教學策略,提升立體化教學效果
考慮到中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都較弱,教師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立體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借助建構主義拋錨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建構性的教學設計,讓立體化教學實踐因為先進教學策略變得更加有效,同時還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拋錨式教學要求教師能在極具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者是問題的基礎上,來讓學生回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感受語言,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及親身經歷,而非被動接受。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計算機操作系統安裝”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立體化教學實踐:
首先,1+2教學。具體而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述安裝操作系統前需要的操作,以及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在開機啟動時可能遇到的故障。
其次,正確導向。教師需要按照由表及里、由繁到簡等原則引導學生分析計算機故障,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問題分析及解決中,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及問題思考能力。
最后,合作學習。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立體化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即在課程時間期間引導學生圍繞著教學內容進行合作討論,借此深化學生理解與感知。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就“安裝準備及系統檢查”展開討論,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形成良好地認知,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效果[8]。
(七)拓展學生學習途徑,提升立體化教學效果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實踐期間,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讓學生在拓展中提升實踐技能,從而有效提升立體化教學實踐效果。
首先,讓學生向市場學習。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相關基礎知識之后,讓學生深入市場進行分析與調查,借此引導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市場意識,從而進一步優化立體化教學。
其次,注重與外界的交流。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立體化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與外界的交流,引導學生基于網絡來與外界形成良好地互動交流,讓學生在網絡分享與交流中拓展自身認知,從而進一步提升課程實施效果。
最后,校企合作提升實踐教學效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所以更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獨自完成計算機硬件組裝、軟件安裝、各種故障處理,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踐操作技能。對此,學校不僅要為學生建立專門的計算機硬件實驗室,還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借此拓展學生的實踐渠道,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效提升立體化教學效果[9]。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中職計算機教學重要內容,而做好立體化教學實踐則能讓這一課程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立體化教學課堂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要點,從而真正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對中職學生展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時,一定要充分意識到立體化教學實踐的意義,并且結合課程實際情況來為學生開發立體化教學資源、構建立體化的教學課堂,以此來有效優化課程教學,為學生今后實操與就業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陳霞 山東省淄博市工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蘇仲輝.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6(15):271-272.
[2] 胡有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模塊化教學的實踐[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9):39-40.
[3] 高莉.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與實踐課程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09,5(20):5464-5464,5469.
[4]米志強,侯小毛.試用三維教學法構建職業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07(6):1430-1430,1460.
[5]汪克峰.《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2(7):202-203.
[6]李成學.《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3,22(2):56-58.
[7]韋麗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實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8):99-100
[8]張博,蔣明音,丁麗.WebQuest模式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教學實踐[J].武夷學院學報, 2020,39(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