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夢圓
(華東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上海 200062)

《人文主義地理學:對于意義的個體追尋》一書由享譽全球的華裔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段義孚先生編著,于2020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發行。書中段義孚先生回顧一生所思所想,從“地理”的站臺始發,途經許多美麗的風景,最終行至人文主義思想的廣闊海洋。本書不是純粹理性的知識或嚴肅的理論論述,而是一本閃爍著人生智慧的半哲學性隨筆。書中,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地理空間與個體情感、意義之間的復雜聯系。同時作者也對人類狀況進行了理性反思,試圖闡明“人”這一主體在地理中的定位以及人類與環境的本質關系,富有深厚的人文情懷。
本書內容新穎獨特,涉及心理學、哲學、文藝學、人類學、宗教文化等廣泛的學科領域,強調人性、人情、意義、價值和目的,關注人的終極命運。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為“接受教育”。前四章是作者人生早期的四個階段,敘述了重慶、悉尼、牛津再到伯克利的東西方教育經歷對自己生活觀和世界觀的影響。從第五章開始,作者跳出個人經歷,從更廣泛的人類經歷旁征博引。第二部分“自我、共同體和世界”大篇幅敘述了個人、社會與世界錯綜復雜的關系。在第三部分“弱點和罪惡”中,作者寫到人性的固有缺陷,還提到一些非標準意義上的其他罪惡,如飲食暴力、虐待動物,褻瀆自然等。第四部分“人的能力與潛能”從感官和心靈兩方面敘述了人類的能力及潛能。第五部分“個體”提到了個體以及個體與群體的特性與統一,論述了人的真實性和重要性。第六部分“零星的想法”談到了作者的宗教思想。
段義孚先生以清晰而流暢的筆觸,將讀者帶入一個關于地理空間與個體意義的復雜互動的世界,探索了個體如何通過情感聯系、身份探索和對生活意義的思考來賦予地方以意義。本書通過人文主義地理學的理論框架,深入剖析了地理環境與個體意義追尋之間的關系。作者在書中強調了人文主義地理學研究可以為年輕一代的學生、學者和教師提供有一條自我發現、自我實現甚至啟迪的道路,也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自身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機會。無論是對地理學、哲學還是社會科學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深刻的啟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