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洵洵



【摘要】 目的:研究剖宮產產婦在圍手術期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事件發生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22年 8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診并選擇以剖宮產手術方式進行分娩的產婦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分別接受常規產科護理和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前后凝血功能、心理狀態評分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下床、疼痛消失、住院總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剖宮產產婦在圍手術期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剖宮產;圍手術期;針對性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cesarean section to prevent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CHEN Xunxun
Pun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Puning, Guangdong 51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perioperativ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esarean section parturients to prevent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80 postpartum women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at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2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Receive routine obstetric care and targeted care separately.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i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out of bed after surgery, the pain disappeared, and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received by cesarean section wome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period; Targeted care;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在實施剖宮產手術的時候,產婦需要長時間保持一個相對固定的姿勢,在手術切口應激反應、術中操作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下,會使產婦體內的凝血功能發生紊亂,使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的可能性明顯加大[1-3]。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剖宮產產婦在圍手術期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事件發生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 8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診并選擇以剖宮產手術方式進行分娩的產婦80例,根據圍術期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產婦接受常規產科護理,觀察組40例產婦接受針對性護理。對照組,初產婦23例,經產婦17例,年齡19~37歲,平均年齡(26.1±1.8)歲,孕周34~43周,平均孕周(39.4±0.8)周,早產10例,足月產25例,過期產5例;觀察組,初產婦22例,經產婦18例,年齡19~35歲,平均年齡(26.3±1.9)歲,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9.1±0.7)周,早產9例,足月產27例,過期產4例。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產科護理;觀察組:接受針對性護理:①術前:在剖宮產手術開始前,相關護理人員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剖宮產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相關知識,向產婦本人及其家屬進行介紹,使其能夠引起充分的重視。②護理人員需要陪同產婦進入手術室,在進入手術室前,要對室內的溫度、濕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在手術操作進行期間,對產婦的生命體征各項指標及情緒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鋪設專用的保溫毯,還可以選擇加蓋保溫被,對輸液進行適當的加溫處理。術后待確定產婦的生命體征能夠保持穩定之后,可以將其送回病房。③術后對產婦的生命體征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進行觀察,指導家屬對產婦的小腿實施適當的按摩,每次的持續時間控制在5min左右。 護理人員要定時協助產婦進行翻身,通常建議間隔2h翻身一次。盡量避免對靜脈造成損傷,使股靜脈穿刺操作減少,積極進行補液,防止血液過于黏稠。待產婦排氣功能恢復正常之后,指導其進食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盡可能多的食用富含蛋白、纖維素等成分的食物;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適當的給予肝素抗凝,指導其對雙下肢、髖關節進行適當的運動,選用間歇式充氣加壓泵進行治療,每次持續時間25min左右,每天進行兩次治療。對下肢皮膚的顏色、腫脹、溫度等進行密切觀察,定時對下肢周徑大小及變化情況進行測量。
1.3 觀察指標
(1)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2)護理前后凝血功能、心理狀態評分;(3)護理滿意度;(4)術后下床、疼痛消失、住院總時間。
1.4 評價方法
心理狀態:以HAMD和HAMA量表評價,共14個問題,56分為最高,分數高代表心理問題嚴重[4-5]。滿意度:選用我院自擬的,百分制,不記名打分問卷,對滿意度進行調查,<60分不滿意,≥80分滿意,其余為基本滿意。
1.5 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對照組8例,治療組1例,20.00%和2.50%,組間比較(P<0.05)。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術后下床活動、疼痛消失、住院總時間
治療組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2。

2.4 護理前后凝血功能、心理狀態評分
兩組護理后ATPP、PT,高于護理前,FIB低于護理前(P<0.05)。術后當天(P>0.05),術后3d(P<0.05)。見表3。

兩組護理后HAMA、HAMD低于護理前(P<0.05);術后當天組間比較P>0.05,術后3d組間比較(P<0.05)。見表4。
剖宮產目前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已經成為臨床產科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分娩手段,主要針對于一些明確存在高危因素的產婦[6-7]。在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實施護理過程中,通過健康教育,可使遵醫意識得以提升,幫助產婦更加全面的了解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指征,再加強心理建設,使產婦的配合度顯著提升,給予針對性飲食指導,使產婦能夠及時補充身體當中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補充液體,避免血液過于黏稠,指導家屬幫助產婦按摩下肢,適當進行鍛煉,鼓勵早期活動,避免久坐,預防血液淤滯,使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可能性降低,使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提高[8-10]。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充分說明,剖宮產產婦在圍手術期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事件發生,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變學指標,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縮短術后康復時間,使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靜,莫鶴鳳,何雅萍,等.家庭產科監護模式下母嬰床旁護理對母乳喂養及康復知識掌握度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1):70-71.
[2] 程海燕,張麗.母嬰床旁聯合移動學習護理模式在初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7):186-187.
[3] 黃志紅.快速反應團隊工作模式應用于重癥孕產婦救治中的優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0):191-192.
[4] 劉慧娟,田路路.5min緊急反應機制降低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產婦DDI的價值及其對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20,21(11):41-42.
[5] 黃瓊,潘斯,魏紅,等.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聯合康復護理對經陰道分娩產婦產后焦慮抑郁及盆底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3):117-118.
[6] 張穎莉,馬倩.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對初產婦自護能力、泌乳功能及新生兒喂養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32):184-186.
[7] 居曉慶,汪云,鐘韻,等.快速 反應團隊5min緊急剖宮產在降低決定手術至胎兒娩出的時間間隔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4):64-67.
[8] 黃海香,李海燕,林秋瓊,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20,38(1):119-121.